演员夏雨获得过多少次影帝?分别在哪?什么影片?
5次~~!
1994年 《阳光灿烂的日子》
获得第5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届最佳男演员奖
获得第3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
获得第1届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
2002年 《警察有约》
获得2003年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
夏雨档案:
生日: 10月28日
出生地:山东青岛
身高: 176公分
体重: 65公斤
血型: B
星座: 天蝎
属相: 龙
最喜欢的颜色: 灰色 红色 黑色
最喜欢的花: 雏菊
最喜欢的动物: 变色龙
最喜欢的玩具: 变形金刚
最喜欢的食物: 日本料理
最喜欢的影星: 尼古拉斯凯奇
最喜欢的运动: 滑板 台球 乒乓球
最喜欢的城市: 开普敦 青岛
电影作品:
2003年 《独自等待》、《电影年代》、《自娱自乐》
2002年 《警察有约》获得2003年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
2001年 《卡拉是条狗》、DV电影《太阳花》
2000年 IMAX电影《熊猫之梦》(好莱坞制作)、《我的兄弟姐妹》
1999年 《那时花开》
1998年 《西洋镜》获得第13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提名
1994年 《阳光灿烂的日子》获得第5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届最佳男演员奖
获得第3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
获得第1届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
电视剧作品:
2002年 20集电视连续剧《点燃我生命的是你》
38集电视连续剧《啼笑姻缘》
2001年 30集电视连续剧《天下第一丑》
30集电视连续剧《佛跳墙》
20集电视连续剧《经典爱情》
其它奖项:
2003中国青年年度娱乐人物
夏雨其实很温柔 如果站在川流不息的大街上,人来人往中你不会一眼就注意到夏雨。接近他,与他交谈,他抓耳搔头,时而自己刮鼻子,紧张的样子好像他要找你签名留念似的。一个22岁的乖乖男孩。 第一次见他前,我多少有点胆怯,这么年轻就出了名的明星,不好接触吧。等到这个酷哥轻声细语地开口讲话,一下子我的脑子里就跳出“亲切感”三个字。 夏雨说话的时候,语调温柔,眼睛专注,很吸引人。长相平凡却拥有如此强大磁场,是不是当今最时尚的男人类型呢?面对夏雨,明白了男人是不需要漂亮的。 一部《阳光灿烂的日子》,似乎为夏雨的生活也洒下了灿烂的阳光。
有人认为他的一鸣惊人,得益于他的长相,这并不是夸他英俊,而是过于平凡的脸和独特的气质都有幸酷似著名演员姜文。对此夏雨只是无奈:“长得像,就是天生的,我有什么办法。”他又道出一点被大家遗忘的细节,就是《阳光灿烂》的几位少年都是照成年演员的长相挑的,只是在这些成年演员中姜文最有名而已,因此夏雨备受关注。像姜文也并不令他烦恼,夏雨很崇拜姜文,认为“姜文挺帅,很有男人味。” 夏雨是极其独立的人,可独挡一面:“我在中戏学习的四年中,学费、生活费都由我自己支付。”尽管承受如此大的经济压力,好学的他还是在上学期间拒绝了许多片约。
如今,刚从中戏毕业的夏雨,又在他主演的第三部电影中“花开”。红极一时的威尼斯影帝,到现在却只有三部作品,人们甚是奇怪!夏雨对此极其坦然:“原因很多。其一就是我第一次拍电影时,什么都不懂,一个镜头最多拍了35条,所以我觉得趁年轻的大好时机多学点儿东西。再一个就是现在给我们这种年龄写的戏太少了,有也是青春偶像剧,我又不是帅哥,他们也不会找我拍。而且我看到一些有成绩的年轻演员也在25岁以上了,挑大梁的大部分都30以上了。因此既然没合适的我就更应多学点儿东西。” 夏雨拍片还有“两大奇观”。奇观一:三部片子的投资逐部减少,好像违反了某种规律(与夏雨本身无关,或许是现今电影不景气);奇观二:三部电影的导演都是第一次导片子。
夏雨对表演的理解平常中透着锐利:“所谓‘演技’无非是说台词的技巧和节奏的处理。所以也就是无所谓什么演技,特别是对电影就更不重要了。电影演好是要靠自己的情绪,不是靠技巧就能达到的。”但他并不否认技巧,“舞台剧是靠演技的,舞台的节奏,效果很重要,而不像电影那么真实,可以剪接,舞台剧的一切都要演出来让观众看懂。”
随便针对一个话题,夏雨总能滔滔不绝地讲下去,让采访经验不多的我暗自庆幸。但是他不承认是个健谈的人:“我这人就是有点儿怪,有时情绪不好,还不如朴树(朴树很沉默,不爱说话)话多,我真是一句都不说,可是情绪一来,特能说,刹都刹不住。”噢!我真幸运,赶上夏雨“今儿个真高兴!” 但是他话少的时候,还会给人亲切的感觉吗?我猜想着,不禁希望下次有机会看一看他的另一面。 在川流不息的大街上,你从人群中认出了乖乖男孩外表下包裹着独立人格的夏雨,然后就会禁不住想更多的探究他。
近看威尼斯金马奖双料影帝夏雨:隐身贵族
有的人生来就像贵族,就像有人再富也像草根,即使他戴着江诗丹顿穿着菲拉格慕。贵族与草根最根本的区别不是财富,不是出身,而是他们的心。一个真正的贵族至少具备两个特征——有着高贵的自尊和面对顺境逆境时都能宠辱不惊的那份风度。
于是,即使幸福不能百分百,即使前行的道路并不一定阳光灿烂,即使隐身于看似平凡的外表之下,他也会在这个世界上优雅地活着……
隐忍,但不放弃坚持——“我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一半男孩一半男人”
“其实只是拍戏时膝盖脱了臼,不知怎么就被道听途说成了惊心动魄的车祸故事——这是你需要接受的一部分。为什么演员叫做艺人,因为你的任务就是娱乐大众。我们生活中是需要这些佐料的,只是希望能够把握这个尺度。”
夏雨就坐在对面,平静而且谦和,话并不多,兴奋时也不会手舞足蹈,与印象中永远咧着嘴笑的灿烂男孩相去甚远。新片《猛龙特警队》不日将全线上映,除却片中重量级帅哥云集不说,单是上面那幕“夏雨遇难记”就被媒体渲染了半年,按照娱乐媒体潜规则,似乎只有灾难来得更猛烈些,演员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的神奇形象才能更突出,影片才有更多谈资。
夏雨浅浅一笑,不去谈媒体的职业操守。他隐忍着接受了成长中不得不接受的条件与兑换。两年前他还抵抗着,希望17岁永远停驻,但渐渐地他发现自己与朋友之间可分享的快乐越来越少,他们开始迷恋GOLF,但他还停留在滑板时代;他们开始谈论事业家庭车子房子,但他只想向人炫耀自己新收藏的变形金刚……看似庸俗的、琐碎的差异,其实预示着个体之间心理年龄的巨大落差,慢慢地夏雨开始明白,“也许你可以选择不长大,但你身边的人不都是彼得·潘,你不可能天天都跟16、7岁的孩子玩,你必须要加入到社会圈来。社会要求你必须付出你的责任感,现在,你,夏雨,必须长大。”
因为身陷俗世的纷争,又做不到出尘,那么只有尽量把持自己,既要跟稳别人的脚步又要练就泰山崩于前而岿然不动的隐忍心态,试图超出才不用担心被踢出局,这个劲儿,很难拿。
他指着一本商业杂志的封面说,你看,这是外界想要的我,虽然这不是我,但我依然做到了——杂志封面上,我们心中的“彼得·潘”被打造成“成熟商业巨子”,梳着油头,西装紧扣,志得意满的微笑着,嘴角矜持。
这是一个花样美男和成熟绅士风行的时代,他在中间有些尴尬。加之《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马小军”的青春形象太过深入人心,这个并不“美男”又不“老成”的大男孩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两难境地,经纪公司权衡再三,决定将他向成熟一列“丰满”——他再三强调,这是丰满,不是转型,因为此形象与彼形象并非对立而是并行不悖。
在他心中,当一个人是“男孩”时候可以用一种完全感性的态度去生活,但是当你作为“男人”出现时,你就需要变成一个非常理性的人,绝不能再由着性子乱来,你必须有责任感、宽容心、幽默感……“我这一辈子都希望自己不是一个完全成熟的男人。”
隐忍地接受成长,但不放弃心中的坚持,精神贵族的第一品质。
血脉,逃不掉的艺术气质——“父亲赠予我的最宝贵礼物”
按照夏雨“成熟男人”的概念,他的父亲显然不在其列。号称“天涯白云”,经常背着画夹四处流浪,从未想过在任何一个地方多作停留,“这样的自由应该仅限于没有家庭没有牵挂、不必负任何责任的人。”看似轻描淡写的言语中隐约地透露了些许无奈,但他仍旧会毫不犹豫地说:“父亲对我影响最大,我从他那里继承了优秀的遗传基因。”
在家道森严的祖父母眼中,父亲是最头疼的一个。世代书香,唯有父亲不听劝告地跑去话剧团少年班学表演,无奈祖父只能每天派警卫员押解着他去上学。叛逆的父亲最终与祖父决裂,抱着自戕的心态跑去当兵,当时16岁的父亲和祖父之间有着一段激烈的对话——“不让我学表演,那我就去当兵!什么兵最苦最累?”“铁道兵。”“好,那我就去当铁道兵!”
谁知这一去就是10年,回来时已是物是人非——“文革”期间祖父被打成“走资派”,所以父亲虽说转业被分到话剧团,却再没了演戏的权力,只能画一些演出海报。即将而立之年的父亲索性刻苦拜师学画,最终成为一名出色的画家。
“父亲是家里唯一具有艺术细胞的人,这也是他赠予我最宝贵的礼物。”
但是父亲赠予他的礼物并非仅此一件。他依然天南地北地漂泊,但心里始终牵挂着儿子。也许他最了解自己的儿子,也许他想通过儿子实现自己当年未能实现的梦想。1994年,父亲给正在找演员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剧组寄了一张夏雨的照片。于是夏雨有了和姜文的合作,有了迄今中国唯一的三大A级国际电影节之一威尼斯影帝桂冠。
60岁的父亲依然像40岁一样年轻,甚至没有一根白发,他依然天南地北地漂泊。也许有了父亲这个参照物,才有夏雨“70岁依旧穿花衬衫玩滑板”的梦想。
没有问到他曾经残缺的家庭。但夏雨是个善于在人前化解痛苦的人,他会很自然地提到幼时在乡下的“泥猴”生活,这个经历就像他理解的宗教,“我不信任何一尊神,但我相信宇宙中的神奇力量。任何一种宗教作为得救之道,是让人们能够坦然地翻越一把刀的锋刃,而不是在人生这场带着镣铐的舞蹈中再重重压上一副枷锁。”
我想,或许夏雨也曾痛苦过人生中某些的缺失,但无疑慢慢学会了宽心接受,因为他体会到生命中的缺口,仿若背上的一根刺,时时提醒要谦卑,要懂得怜恤。“每个人要生存都要学会适应社会,不可能让社会适应你,在这个适应过程中,我体会了很多东西。”
较之父亲的反叛,夏雨继承到了更多的东西。
高贵的自尊——“我习惯自己主宰自己生活中的一切”
15岁夏雨便独立门户,一个人生活。“很小的时候便被寄养到亲戚家,姑姑姑父都是特别正统的知识分子,对我要求非常严格,渐渐地大了,不想再被约束,特别渴望一个人自由自在地生活。”
夏雨搬出来住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姑姑住房并不宽敞,4个人挤在一间12平米的房子里,他和姐姐睡在一张床上。懂事的夏雨知道如果爸爸再去求大姑的话,他们仍然会收留他,但是他不愿意再麻烦人家了。
——懂得恰到好处地维持自己的尊严,这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坚强的大气,更是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
在中戏读书的四年,是最挑战他尊严的四年。威尼斯影帝、金马奖影帝,新加坡国际电影节影帝三项桂冠把他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却也给他带来不少尴尬。“是老师教你还是你教老师?”类似的调侃此起彼伏,任夏雨羞涩并且诚恳地再三强调“我真的是因为什么都不会才来学的”,依然无法改变别人先入为主的态度。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只要夏雨做小品作业,全校的学生都会涌去看,这让夏雨感到莫大的压力。“我一紧张就让人失望,让人失望就更紧张。那时,我一度找不到自己,很难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当时别人也会说,夏雨也就那样。”
与此同时,老师也没忘“为难”他,大力号召其他同学“向夏雨学习”,对他要求之严格可谓惨绝人寰。这让他感到无奈和尴尬——“影帝”只是个普通男孩,他有着正常人都有的缺点,上课也会偷懒,作业也会不完成,也会睡懒觉不做晨功——然而一旦犯了错误,他就是反面典型。
强烈的自尊让他对这种时刻站在聚光灯下被审视的日子产生了厌倦,甚至一度萌生退学的想法。好在尊严是一把双刃剑,它到底说服了夏雨,不要灰溜溜地离开。他对自己说:“如果不想做这一行,就应该在拍完《阳光灿烂的日子》后就离开。如今考上中戏,别人已经拿你当一个演员看待了,此时离开,不就承认我干不了这一行吗?”
到底还是挺了过来,大学四年片约不断,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角色大多仍是“马小军”式的人物,尽管那时他很需要钱,但他还是一概拒绝了。他不想让人觉得他是靠运气吃饭的人,那四年他基本没有拍戏,也没怎么在公众面前露面,希望大家彻底把他忘了。他只是在等待一个机会,等再出手时,能让人真正认为:夏雨有本事。
顺境逆境都宠辱不惊——“我是个顺应命运的人,习惯被命运推到某条路上,然后里所当然地走下去。”
2005年5月14日,在第十二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上,夏雨凭借在影片《独自等待》中的出色表演,荣获最佳男演员奖。领奖的夏雨显然有些语无伦次:“我觉得我非常幸运能够在电影百年华诞的时候获得这个奖,我真的很激动。我想这是一个青春片,讲的是一群年轻人的故事……我不知道现在该说什么,真的很激动。所以我还是那句话,感谢所有支持我的人,继续努力,希望所有的导演给我机会。”
夏雨很少流露出这样的兴奋,他一直懂得如何将心态放平衡,面对顺境逆境时都能宠辱不惊——无论是当年突如其来的三座影帝桂冠,还是大学毕业四年后第一部大作《西洋镜》在东京电影节的铩羽而归,再到后来凭《警察有约》荣膺金鸡百花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我是个顺应命运的人,习惯被命运推到某条路上,然后里所当然地走下去,不喜欢给自己定目标,不喜欢背负着任务生活,只希望一切都顺其自然,是毁是誉都坦然接受。再说拍电影的目的是为了给观众看,而不是拿奖,否则有什么意义呢?”
当年《西洋镜》参展东京电影节,夏雨随剧组一同前往。一到东京,夏雨就陷入当地媒体的包围圈里,日本最大的媒体《读卖新闻》则在最显要位置刊登:“夏雨最有希望获奖。”在电影节闭幕现场,夏雨也被安排在离领奖台最近的位置,而他也一遍又一遍地默念着领奖词。
最终……
那是他至今都非常喜欢的一部作品,却遭到惨败。挫折与打击一起袭来,好在夏雨没有结束自己,也没有结束才华,真相依然在他手里,表达方式也依然在他手里,扛过去,由此获得了新生。
即将而立之年,他仍旧不会长袖善舞,喜欢一个人在家躲清静,闲暇时也只是喜欢玩滑板、游泳、健身,不习惯给自己订立目标,只是说:“30岁之后我有几件事情要做:精通一门外语、变成电脑高手、学会一门乐器、学会画画……”没有是一个与远大的人生目标有关,也许这才是真正的贵族。宠辱不惊,精神大于物质——他的气质是不受外界影响的,不管他生于哪一个时代,他身上都会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独特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