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狮酥制作过程

醒狮酥的制作仅需六个步骤:准备适量面粉、糖、鸡蛋、油等原材料;

将材料混合,揉成水面团;擀压面团,将其叠层;制作头部的微小配件;用蛋清液将这些配件粘连;最后下锅炸三分钟。

制作者需先将水、油、面粉混合而成的面团揉成套在手上似薄膜而不破的状态,行内称之为“揉水皮”;进而用仅有油和面粉合制而成的油酥做间隔,待后续炸制时便可形成酥层。

紧接而至的开酥是最重要的环节——将水油面团包住油酥,层层叠叠,把一斤面叠成72层之厚。开酥,最忌面层厚薄不均,这考验着操作者的整体协调性和基本功,正因如此,这项步骤也成为全国高职技能大赛中式面点操作的必考项目。

开酥好坏决定了成品的成功与否,只有细密紧致的面团才能在炸制中形成层层分离、一碰即碎的酥脆效果。

前不久,一款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佛山“黎家狮”为原型的国潮酥皮面点“醒狮酥”在网络走红,丝丝缕缕的鬃毛、饱满宽大的额头、炯炯有神的眼睛等。醒狮酥将广东经典醒狮文化与淮扬中式酥点结合,将醒狮狮头塑造的活灵活现、俏皮可爱。

醒狮酥的制作过程极其复杂耗时。一只小小的醒狮酥,不过人的手掌心大小,制作过程却颇费功夫——半斤面团只能出一只醒狮。即便是熟手点心师傅,前后也要花3个小时才能做出一只。

醒狮酥起始于酥,醒狮有黑白红黄四色,便有四块酥。两块方方正正的直酥,再加上两块层层卷起的圆酥。

这大块红酥,是用来捏头;白酥则是用来捏眉毛胡须;一圈白一圈黑的,用作眼睛;红黄相间的,则是舞狮时寓意吉祥的铃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