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科技公司总是以35岁的员工说事?
因为招聘35岁以上的人,没有经济效益。一般来说,人年纪到了35岁以上,家庭的任务比较重,上有老下有小加家庭的经济压力大,所以这种人对工资的要求会比较高,不如年纪小点儿,但是也能干一样活的人。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35岁以上的人心眼比较多,通俗点讲,就是会计较,懂得权衡,懂得揣摩老板的意思,懂得拍马屁,懂得挑轻减重,懂得八卦,懂得争功劳,懂得推脱重活,懂得自己的重心是在家庭,而不是在工作,懂太多内涵了,就是不愿意卖力干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5岁以下的人,社会经验或者人生阅历或者各方面的还比较青涩,这个时候是卖力的好时候,特别是30岁以下的,最好是27岁以下的,所以很多互联网公司或者发展比较快的公司,基本上年龄的结构比较低,很多互联网公司就是20出头的小伙子,一大堆人的平均年龄可能就是二十四二十五岁,
年轻人,培训一下,就能上岗,朝气蓬勃,干活抢着来,形势一片大好。
而你让一堆35岁以上的人聚在一起,八成互相猜忌,使劲斗,合不起来的,大家都有很多招数,有各种人情,客气呀,互相之间一大堆这种套路,唯一相同的就是不愿意干活,说的好听一点,就是借力用力,说难听一点,就是好吃懒做。
从这个角度看,要说年轻人沉不住气,那年长者就太沉得住气了。
当然也不是说35岁以上的人就没有用武之地,35岁以上的人基本上要干什么工作比较好呢?
要干一些35岁以下的人不能完成的工作,譬如说干管理工作,干一些领导职位,这些工作很综合,要求很高,不是一般的35岁以下的人能干的,但是这种职位职位有个毛病,就是这种职位,一个公司就那么三五个,要不了那么多人。
而社会当中35岁以上的人具备这种能力的也不多,整个社会来讲,最简单的工作就是卖力气的工作,只需简单的经验,但是综合经验又有综合的技术水平又高,这种人比较少,
所以35岁以上的人要找工作,你必须要建立一套自己的有别于他人的方式,管理上的呀,或者技术上的深度呀,要比别人超出很多,否则的话你就没有竞争力了,年轻人,他要个5000,你要个15000,同样的工作内容能满足,要你干嘛呢,如果拿同样的工资,你年龄大家庭开销大,你心里又不痛快。
很有水平的人,35岁以上,40岁以上,45岁,50岁都没问题,工资要多高有多高,上不封顶,所以讲到底还是水平问题,
但是没办法,这个社会它统计下来就有这样的规律,大部分人还是处于中低水平,所以中低水平的人找工作35岁以上,你就很有难度了。
所以经常有一句话,就是说35岁以后不要乱换工作。甚至有些地方30岁以后就不要换工作,因为你的竞争力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随着年龄的上涨而下降,下降,再下降了。
最后插一句:为什么年轻人才有资格谈爱情,因为年纪大了之后,心眼太多,套路太多,套路太多的爱情还会是真爱情?职场也一样,套路太多的工作,还会是真心工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