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神话传说

第一章 太昊伏羲纪

伏羲氏,又称包牺氏,号太昊,为三皇之首,人称天皇。

其母华胥氏,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子。有一天,九河神女华胥氏去雷泽郊游,途中发现了一个本属于雷神的巨大足印。出于好奇,她将自己的脚踏在大脚印上,当下就觉得有一种被蛇缠身的感觉,回家之后就有了身孕。这一怀就是十二年,后来便生下了人首蛇身的伏羲。

伏羲天生聪慧,自幼就有因风而动的神力,还能够沿着生长在都广之野的作为天梯的建木“上下于天”。

那时侯,人们靠采集食物、捕捉野兽为生。当一个地方的野生果实和野兽吃光了,人们就要移居到其它的地方,逐水而居。如果哪天没有摘到野果、捕到野兽,那么就要挨饿。看到这种情形,身为部落首领的青年伏羲氏便引导人们建造房屋,放弃穴居、巢居而开始过定居生活,拒吃生食而选择熟食,用狩猎获得的兽皮制作皮衣用来抵御风寒。他又模仿蜘蛛网,创制了捕鱼的网。他的臣子句芒,则根据这个原理,创制了捕鸟的罗。人们有了网罗,就可以把空中飞的、陆上跑的、水里游的,活生生的捕获,然后通过人工训练成为家畜后饲养、繁殖,这样就可以暂时缓解一下食物紧张的问题。伏羲又用树木制作了乐器琴瑟、发明了陶陨,并创造了《驾辩》的乐曲。后来他还发明了书契,取代了以往的结绳记事;又以日月的运行规律为标准制作了历法,用来记时。伏羲还将其统治的疆域划分为小部落,并任免官员分而治之。各部落又规定姓氏,并制定了一整套婚姻制度,倡导男聘女嫁的婚俗礼节,男女必须经过结婚仪式方可成家,使血缘婚改为族外婚。

太昊伏羲氏凭着无穷的智慧帮助人们过上了更安定的生活,得到了万民的景仰,被拥为联盟的“***主”,定都宛丘,以龙纪官。

伏羲晚年有一天来到卦台山上,突然听到一声奇怪的吼叫,只见卦台山对面的山洞里跃出一匹龙头马身、身上还有非常奇特花纹的龙马。这匹龙马凌空一跃就跃到了卦台山下渭河中的一块大石上。这块石头形如太极,配合龙马身上的花纹,使得伏羲感悟顿生。他仰观天象、俯查地理,有感于人们对狂风骤雨、电闪雷鸣的困惑,参照千年白龟的背纹,依仗飞禽走兽的足迹,总结一生的成败得失,穷毕生智慧,画出了(干)、(坤)、(震)、(巽)、(坎)、(离)、(艮)、(兑)八种悬挂符号的先天八卦图。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卦卦衍生,包罗万象,含括世间因果关系。

后来,伏羲肉体仙逝,精魂升天后作了东方的天帝。他的臣子木神句芒,便做了他的属神。句芒人头而鸟身,驾驭着两条龙。他们***同管理着东方青土树木的原野一万二千里的疆域。

第二章 神农纪

一、炎帝神农传

太昊伏羲氏成为东方的天帝以后,又有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芦氏、昊英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等十五世,皆袭太昊之位成为联盟首领。期间最为优秀的首领是葛天氏,他教民自治,各有分工。其部落成员均能歌善舞,被誉为当时的“和谐社会”。经十五世数百年之后,又一个大神神农氏降世,后来成为继伏羲氏之后又一个“天下***主”。

神农氏,姓姜,名伊耆,又号烈山氏,以火德王,故称炎帝。

炎帝的母亲名女登,是创世大神女娲的女儿。她在梦中梦到有神龙缠身,后来便怀孕生下了炎帝。炎帝自幼聪慧,三岁就懂的稼穑之事。刚出生时,完全不需要半点人力,自然涌现出了九眼井。这九眼井的水彼此相连,若是取出其中一眼井的水,其它八眼井的水都会波动起来。

炎帝人身牛头,龙颜大唇。身高八尺七寸,身材瘦削。身体除四肢和脑袋以及五脏六腑之外,都是玲珑透明的。

炎帝部落居住在岐山姜水一带,原为西戎族的一支游牧民族,靠采集狩猎为生。当时,山上的五谷和杂草生长在一起,药物和白花开放在一块儿,哪些粮食可以食用,哪些草药可以治病,谁也分不清。人们每天上山打猎、下水捕鱼,天上的飞禽越打越少,地上的走兽越打越稀,连水中的鱼儿也被捕的失去了踪迹。人们弄不到食物了,就只好挨饿。如果谁要得了病,那就只有等死了。

到炎帝时,大地上的人口已经繁育的很多了,狩猎捕鱼得到的食物和地上出产的被人们熟悉的粮食作物都已经不够人们食用了。炎帝便领着臣民们到山上尝百草,一连尝了七七四十九天,踏遍了九九八十一条山岭,终于辨认出百草中“稻”“黍”“稷”“麦”“豆”也能充饥,世称“五谷”。于是,炎帝和他的臣子们教会了部落所有的人辨认出这五谷,以便于以后采集。

后来有一天,炎帝外出,发现空中出现了一只遍体通红的大鸟。炎帝奇怪地端详着这只从未见过的大鸟,发现鸟的嘴里还衔着一束九个穗头的谷子,就更加奇怪了。这只神奇的大鸟仿佛认识炎帝似的,飞到炎帝身边,轻轻一晃头,谷粒纷纷落在地上。大鸟又绕着炎帝飞了三圈,然后飞走了。炎帝认为这里面定有蹊跷。于是他就天天守在地边观察起来。没几天,泥土里钻出一棵棵小苗,小苗一天天长高,接着每棵苗上都结了一个穗,沉甸甸的,迎风摆动。这真是人们平时吃的谷子。炎帝终于明白:原来粮食是可以种植出来的!炎帝决定自己去教导人们如何自己种植粮食。一段时间以后,炎帝部落不再四处迁徙过游牧生活,开始定居下来过上了农耕生活。

在炎帝的领导下,人们不断总结农耕生产经验,改进生产工具。最原始的刀耕火种,只能广种薄收,而且一块地经过多次种植后,土地就变得贫瘠起来,收获的粮食也越来越少。一段时间过后,部落又要重新迁徙到一个新的地方。为了不再让人们遭受迁徙之苦,炎帝决定改进这种耕作方法。

一次,炎帝和大家一起来到一片林地围猪。林地里,凶猛的野猪正在拱土,长长的嘴巴伸进泥土里,一撅一撅地把土拱起。一路拱过,留下一片被翻过的松土。野猪拱土的情形,给炎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经过反复琢磨,炎帝在刺穴用的尖木棒下部横着绑上一段短木,先将尖木棒插在地上,再用脚踩在横木上加力,让木尖插入泥土里,然后将木柄向后扳,尖木随之将土块撬起。这样连续操作,便耕翻出一片松土。这样一改进,不仅深翻了土地、改善了地力,而且将种植由穴播变为条播,谷物的产量也大大增加。这种工具,炎帝称之为“耒”。

后来,在一次翻土过程中,炎帝发现弯曲的木柄比笔直的木柄用起来更省力,于是他将“耒”的直柄用火烤成省力的弯度,成为曲柄,使劳动强度大大减轻。为了多翻土地,后来又将木“耒”的一个尖改为两个,成为“双齿耒”。经过不断改进,用来翻土的木“耒”,其尖部又被改做扁形,成为板状刃,称为“木耜”。木耜的刃口在,破土的阻力大为减小,还可以连续推进。木制板刃不耐磨,容易损坏。后来有逐步将它改成石制、骨制或陶制,有的制成耐磨的板刃外壳,损坏后,可以随时更换,这就是犁。为了适应不同的耕播农活,有将耒耜的主要组成部分制成可以拆装的部件,使用时,根据需要进行组合。有了先进便捷的农具,炎帝部落开始大面积播种百谷。

炎帝种植庄稼时,曾用石片在地里敲着、走着、喊着:“草死!苗长!草死!苗长……”。很有效,好多人都模仿他这样做。后来,人们变懒了。天热时,用绳子把石片吊在树上,人们坐在树下敲着、喊着。人变懒了,草也不死了。没办法,人们只好有拿上铲子去地里铲草。地晒干了,铲草也费力气。有的使劲猛了,铲子也弯了,翻过来继续扒,居然比铲着更得力。从此又发明了锄。

工具改进了,农业生产技术也得到显着提高,粮食连年丰收,一度有了剩余。

后来,过上了安定的农耕生活的炎帝部落越来越强大,部落中心也开始向东迁移,最后定居在中原地区。炎帝部落入住中原以后,引起了原本就居住在中原地区而且势力也很强大的黄帝部落的强烈不满。黄帝轩辕氏为了驱逐炎帝部落以获得更广阔的领地,公然向炎帝部落发起攻击。大战再所难免。炎帝以蚩尤为大将,夸父为先锋,统领所有炎帝部落联盟、蚩尤部落的九黎族和夸父部落的夸父族全体成员,迎战以黄帝亲自挂帅,应龙、力牧为先锋的黄帝部落于阪泉。战斗你来我往,互有损伤。但终究因黄帝计高一筹,炎帝部落不敌而落败。失败后的炎帝接受了黄帝的提议,两部结盟,联盟再次扩大,归顺的部落也越来越多。然而原属于炎帝部落的蚩尤所带领的九黎族不齿炎帝的懦弱,始终不服黄帝的领导。大战再一次发生了。黄帝带领着炎黄联盟与蚩尤带领的九黎族在冀州和涿鹿展开了殊死的搏斗。最终,强大的炎黄联盟击败了九黎部落,并擒杀了其首领蚩尤。

蚩尤被灭以后,黄帝的威望空前提高。于是,炎帝将天下***主的帝位禅让给黄帝,炎帝则和自己的得力助手火神祝融迁往南方,教民农垦。定都不老山,成为南方一万二千里的天帝。

炎帝时代后期,炎帝为了解救病痛之苦,决定再次遍尝百草,希望能够分辨出可以医治百病的草药用于救死扶伤。炎帝有一条郝鞭,用来鞭打各种各样的药草。药草一经它的鞭打,不管有毒无毒、或寒或暑,各自的性质都自然地显露出来。他根据这些药草的不同秉性,给人治病。为了能更准确的掌握各种药草的性质,他又亲自去品尝药草。尝草的时候,曾经一天身中七十二次具毒。由于炎帝的身体是玲珑透明的,从外面就能看见五脏六腑,所以尽管尝药中毒,也能够预先知道中毒在哪一部分,并能及时找到解救的方法。

一次,炎帝在深山老林里采药,被一群毒蛇围住。毒蛇一起向炎帝扑去,有的缠腰,有的缠腿,有的缠脖子,想致炎帝于死地。炎帝终因寡不敌众,被咬伤在地,血流不止,浑身发肿。他忍痛高呼:“西王母,快来救救我!”昆仑山上的西王母听到炎帝的呼救声后,立即派青鸟衔着一枚救命仙丹在天空中盘旋窥瞰,终于在一片森林中找到了炎帝。毒蛇们一见到王母的使者大青鸟,都吓得纷纷逃散。

青鸟将仙丹喂到炎帝的口中,炎帝逐渐从昏迷中清醒过来。青鸟完成使命后翩然腾云驾雾而回。炎帝感激涕零,高声向青鸟道谢,哪知一张口,仙丹落到地上了。落地的仙丹顷刻间就生根发芽,长出一棵青草来,草顶上还长着一个红珠。炎帝仔细一看,与仙丹完全一样。放入口中一尝,身上的余痛全消。于是他高兴地自言自语:“终于有治疗被毒蛇咬伤的药草了!”人们给这味药草取名“头顶一颗珠”,又叫“延龄草”。

炎帝尝百草时,随身还带着一只能看到五脏六腑、七经八脉、帮助他识别药草药性的獐鼠。一天,獐鼠吃了巴豆,腹泻不止。炎帝把它放到一棵青叶树下休息,过了一夜,獐鼠奇迹般地康复了。原来是獐鼠吮吸了青叶树上的露水解了毒。炎帝摘下青树上的青叶放进嘴里品尝,顿感神志清爽、甘润止渴。炎帝便教人们广种这种青树,并取名叫“茶树”。

炎帝晚年还发明了陶器,创造了五弦瑟,最后不幸误尝断肠草中毒,由于毒性太强,终于不治身亡,死后葬于长沙的茶乡之尾。终年五百余岁,在位一百二十多年。炎帝和其正妃,赤水氏之女听沃生有儿子炎居,炎居有儿子节幷,节幷有儿子戏器,戏器有儿子火神祝融。祝融降生在长江流域,娶妻生下了水神***工。***工天生与父亲性格不合,后犯上作乱,与父亲祝融大战三天三夜,不敌后怒触不周山。***工有个儿子术器,天生异相,他的头顶平整如削;另外还有一个儿子叫后土,乃土地之神,后成为中央天帝黄帝的属神。后土生下时间神噎鸣,噎鸣有十二个孩子,他们是困敦(子年)、赤奋若(丑年)、摄提格(寅年)等十二太岁神。后土还有位孙儿,即逐日的夸父。

炎帝仙逝后,被黄帝册封出任南方的天帝,和属臣、兽身人脸的火神祝融及其它几个护身臣子,***同治理着南方一万二千里的疆域。

二、火神祝融传

祝融,姓姜,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

从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到了炎帝时,人类已经普遍用火烧烤食物,用火取暖,用火驱赶毒虫猛兽,用火打仗。可在当时,雨季很长。长时间降雨后,找不到干木材,钻木取火的方法就不能奏效了。这对早期靠游牧渔猎的炎帝部落来说极为不便。人们在雨季迁徙中必须带着火种谨慎行路,到一个新的地方,头件大事就是燃火烧饭,过后还得把火种小心保存起来。

后来,炎帝部落的祝融部再一次东迁途中遭遇大雨,火种被扑灭了。人们陷入了又冷又饿的境地,只好在一个大石洞里暂住下来,等雨过天晴之后在做打算。谁知一连几天,雨丝毫没有停的意思。人们在石洞里饥寒难忍。失去了火种,无法生活作饭和取暖。饿的实在支持不住了,青壮年人们便开始吃生肉,老人和小孩却只能用冷水泡蘑菇吃。祝融着急万分,想用钻木取火的的方法取火,可是带来的木材在途中全被浇透了,钻了很长时间,也没钻出火星。眼看天就快黑了,祝融累得满头大汗,毫无效果,一气之下,便把手里的石钻狠狠地扔了出去,不料,石钻碰击到石洞的岩石上,溅出了好多的火星。

祝融心里顿时由忧变喜。他一时忘记了疲劳,他把缠在腰间的腰围解了下来,用劲撕开,从容掏出一团花絮,又找来好多岩石块,将这些芦花絮放在石块下面,然后用力相互碰击,只见火星不断飞溅。再击石,火星溅落得越来越多,点燃芦花絮的声音也越来越大。祝融用口轻轻一吹,随着一股浓烟,蹿出了火苗来。取火成功了!有了火的人们又重新燃起了生存的希望。石洞里的大人小孩无不欢呼雀跃起来。

祝融发明了“击石取火”,比燧人氏的“钻木取火”更先进、更便捷了一步,人们也不再为保存火种而发愁。因为祝融的巨大贡献,人们尊称祝融为“火神”。

三、水神***工传

***工,姓姜,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人面蛇身而朱发。

***工是继神农氏以后,又一个为发展农业生产而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工氏是个治水专家,他的治水方法是把高地铲平、低地填高。在平坦的地面上修筑堤坝。

***工和他的儿子后土对农业都很精通。他们都专着于研究农业生产中的水利灌溉问题。在详细考察了土地情况以后,发现有的地方地势太高,田地浇水很费力;有的地方地势太低,容易被水淹没。为了改变这种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局面,***工通过长时间的实践,终于发明了筑堤蓄水的方法。具体做法是:把地势高处的土运到低地上添平。这样将洼地添平以后可以扩大种植面积;高地削平,利于水利灌溉,对发展农业极为有利。

由于***工和他的儿子后土对农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得到了广大世人的尊敬,被拥戴为部落首领。

然而此时在南方,由于火神祝融发明了击石取火的方法,使人们不再遭受洪涝与饥寒之苦,因此火神祝融部落深受广大民众的爱戴,火神祝融的威名更在水神***工之上。这引起了***工的强烈不满。

他难以下咽这口气,在属臣九头怪相柳和熊罴怪浮游的鼓动下,***工带领着自己的水神部毅然向祝融的火神部发起了强烈的攻击。其子后土并不赞同父亲的做法,并竭力劝阻。然而其做法并不被***工所理解。他依然向火神部落发起了攻击。

大战之时,***工和祝融斗了起来,上天入地,顿时天地间狂涛滚滚、烈炎腾疼,水火交融,互不相让。战争一直持续着,从天上一直打到凡间,九头怪相柳和熊罴怪浮游也来帮助***工。相柳人面蛇身,浑身青色,长着九个脑袋,虽然性情残酷贪婪,但是却对主子***工很忠诚;浮游全身棕红色,形状象只大熊,足智多谋,什么坏点子都想得出,唯一的缺点就是专听主子的话。面对***工上下三人的攻击,祝融也临危不惧,谨慎的迎击着他们的一招一式。

入夜后,***工鼓动起大江大河里的各种水族生物,组成浩浩荡荡的兵马,前来攻打祝融。没多久,火神祝融的援兵也到了,个个脚踏火轮,手持火把。祝融随即整顿好阵容,摆开了日月雷火天雷阵,自己也边回到人面兽身的本相,亲自坐上云车,前面驾着两条火龙,斗志昂扬地向水神***工的阵营冲杀过去。他们喷出的火焰映红了九重云霄,那火是乾坤火,那烟是紫霞烟,那雷是流星雷,雷火交加,隆隆作响,地为之动容,天为之变色,连地狱中的十殿阎罗也被惊吓的魂不附体。

水神***工终于敌不过愤怒的火神祝融,败下阵来。队伍四处溃散,性急的浮游正想逃跑,却被突如其来的无行真火烧着,顿时三魂荡荡,七魄悠悠,被地狱泰山王收去了。相柳早于浮游一步逃走,一直逃到昆仑山北面躲了起来。

由于***工师出无名,所以在这场战争中,人们的立场都站在火神祝融这一边。失败的***工仍旧不甘心,不甘心失去人们的理解和支持。他决心不惜牺牲自己,用生命去换取自己的尊严。他来到不周山下,为表示自己的坚强决心,他决定用自己的头颅将不周山的峰顶撞下来。他驾起双龙飞到半空,猛地一向将头向不周山撞去。一声巨响,可怜的不周山,这根撑天用的大柱子立即拦腰折断了,整个山体轰隆隆地崩塌下来。顿时世界陷入一片汪洋,人们又陷入到灾难之中。

***工倒下了,虽然其行为不被人们所理解,然而这种为了尊严不怕牺牲的精神,却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工死后,中央天帝黄帝念其精神可嘉,册封他为永远的水神,并册封***工之子后土为社神,出任黄帝的土正之官。

四、邪神蚩尤传

蚩尤,姓姜,是炎帝神农氏的苗裔。是九黎族(夷)的首领,上古的邪神。

蚩尤有兄弟八十一人,分为八十一个氏族。个个身高数丈、铜头铁额、四眼六臂、牛腿人身,满口钢牙利齿,每日三餐以铁锭、石块为主食;头上双角峥嵘,耳旁鬓发倒竖,坚利胜过铁枪铜戟,一头抵来,神鬼莫挡。而且个个神通广大,能呼风唤雨。蚩尤还善于制作兵器,他们通过在庐山脚下发现的金属矿藏,制造了锐利的长矛、牢固的盾牌、轻巧的刀剑、沉重的斧钺、强劲的弓弩。后来,在与黄帝的三大战役中,由于蚩尤的九黎部装备优良,使得在战争的初期,一度使黄帝陷于苦战。涿鹿之战中,蚩尤作法,使得云雾四起,黄帝部顿时陷入混乱之中,战斗节节失利。幸得黄帝部的风后发明了指南车,及时扭转了败局,并且一度大败而生擒了蚩尤。黄帝擒住蚩尤之后,诏告天下,将其在青丘之地杀死了。为杜绝其灵魂重聚之后在造冤孽,将其身手异处而葬。

五、战神刑天传

蚩尤惨死的噩耗传到南方天庭,炎帝抑不住淌下了两行凄清的泪。炎帝的眼泪本为蚩尤而流,无意中却激起了一位巨人的雄心。那巨人是炎帝的武臣,酷爱音乐,曾创作《扶犁曲》、《丰年词》,为炎帝祝寿。炎、黄大战,他在帝都留守。

蚩尤二次举兵北伐,他跃跃欲试,却被炎帝制止了。此刻,听到蚩尤的死讯,看到炎帝的老泪,他再也按捺不住那颗悲愤的心,冥冥中似有声音在回荡,召唤他去北方,去找黄帝决斗。

那巨人左手持盾牌,右手提战斧,悄悄离开南方天庭,踏上了不归路。他知道,路途的尽头就是生命的尽头,但他义无反顾,他要用勇气和热血向天地间的一切证明,炎帝不可侮,炎帝的后裔和部属不可侮。

巨人孤身行千里,势如破竹,直杀到中央天庭的门外,指名道姓,要与黄帝单挑独斗。黄帝忖道:炎帝部下,个个桀傲难驯,此人单骑闯关,尤其大胆,若不立斩树威,恐南方臣服无日。他亲自出马,舞动昆吾剑来斗巨人。两个在云端里剑斧交加,各赌平生本事,剑起如闪电破空,天为之变色,斧落似流星坠毁,地为之动摇,从天庭杀到凡界,又一路杀至西方常羊山,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黄帝一时间赢不了那巨人,急中生智,朝巨人身后瞪了一眼,大声喝叱:“五虎将还不上来拿下那厮?”巨人一惊,心神微散,手中的战斧略松了一松。说时迟,那时快,黄帝的昆吾剑已削在他的脖子上,轰的一声巨晌,硕大的头颅落地,把坚硬的山地砸出了个大坑。

巨人一摸颈上没了头颅,心中慌张,急忙放下斧、盾,弯腰伸手,往地上乱摸。那高挺的大树,突兀的岩石,在那双巨手的触摸下折断了,崩裂了,直弄得尘土纷扬,木石横飞。黄帝怕巨人摸着了头颅接上,赶紧手起剑落,将常羊山一劈为二,那头颅骨碌碌滚入山内,大山又合而为一。

黄帝得胜回朝了。摸索不到头颅的巨人捡起斧、盾,复挺身直立,他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做刑天。刑天不甘心,不服气,他还有足够的勇,足够的力,他只不过被阴谋的剑偶然砍去了头。刑天赤裸上身,把两只乳头当作眼睛,把肚脐当作嘴巴,他的双乳似乎冒出了凶光,他的肚脐似乎唱起了战歌,他挥舞着盾牌,抡圆了战斧,与看不见的敌人作殊死拼杀,在无物之阵中战斗不息。直到最后战死。

刑天倒下了,但其英勇的战斗精神永远被后人赞赏,世人誉其为战神。

六、帝女传

炎帝***有三个同父异母的女儿,大女儿不知其名,世人称之为少女;二女儿瑶姬;三女儿女娃。

大女儿少女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美貌超俗绝伦,无与伦比。她没有别的嗜好,却偏偏嗜好学习道家的仙术。他的师傅就是很有名气的赤松子。

她向赤松子问道,赤松子告诉她:“凡世间青、赤、黄、白、黑五色,容易使人眼花缭乱;宫、商、角、征、羽五音,容易使人耳聋发聩;甜、酸、苦、辣、咸无味,容易使人胃口伤败。如果能只求温饱,不求声色之欲,对人类就有益了。”

少女被赤松子那清风道骨的神韵所吸引了,同时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于是,一有时间,她就向赤松子问道的所在。

赤松子又对少女说:“你看见外面的那挂车了吗?三十根辐聚集安在一个辕上,在辕中有空处,这才有车的作用。就象揉合陶土制成器皿,在器皿中有空处,这才有器皿的作用;象开凿门窗建造房屋,在屋室中有空处,这才有屋室的作用。所以说,任何一个东西,如果它那实有的部分能够给人带来便利,必须靠它的空虚部分起重要的作用……”

后来,赤松子教导少女服食一种叫水玉的宝贵药物来锻炼身体。又在自己自己升仙之际,让少女亲自来观看。她看到赤松子在熊熊的烈火中猛烈地燃烧着,赤松子本人的身体也随着烟气忽上忽下,终于脱胎换骨,成了第一个将凡体修炼成仙人的人。

赤松子成仙之后,少女决定前往西海昆仑向西王母求道。一路上,巧伏巨莽,智灭烈豹,为的是心里只存在一个“道”字,这一切的磨难通通被西王母看在眼里,深深地被她的这颗一心向道的诚心打动了。于是,派青鸟将她迎到瑶池,亲自赐予她白玉膏和视肉,以助她早日修道成仙。

二女儿瑶姬心地纯洁,相貌美丽,人小心大,多思好动。就象是云中的雁,永远不甘寂寞。

她好憧憬,好做花季少女粉红色的梦,几度梦中,英俊的公子已经骑着马来接她了,却屡屡被灵鹊儿惊醒。常言道天嫉红颜,佳人薄命,四姑娘无端地竟缠绵床塌,患起那无名的绝症,花园里、小河边,再也听不到她银铃也似的笑声。炎帝虽是医药之神,但药能医病,不能医命,姑娘终于香消玉殒。她的尸身葬在花团锦簇的姑瑶山上,香魂化作芬芳的茎草。茎草花色嫩黄,叶子双生,结的果实似菟丝。女子若服食了茎草果,便会变得明艳性感,惹人喜欢。

茎草儿在姑瑶山上,昼吸日精,夜纳月华,若干年后,修炼成巫山神女,芳名瑶姬。大禹治水,一路凿山挖河,来至巫山脚下,准备修渠泄洪。陡然间,飓风暴起,直刮得暗无天日,地动山摇,飞沙走石,层层叠叠的洪峰,像连绵的山峦扑面而来。禹措手不及,撤离江岸,去向巫山神女瑶姬求助。瑶姬敬佩禹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的精神,哀怜背井离乡、倾家荡产的灾民,当下传授给禹差神役鬼的法术、防风治水的天书,帮助他止住了飓风;又派遣侍臣狂章、虞余、黄魔、大翳、庚辰、童律、鸟木田,祭起法宝雷火珠、电蛇鞭,将巫山炸开一条峡道,令洪水经巫峡从巴蜀境内流出,涌入大江。饱受洪灾之苦的巴蜀人民,因而得到了拯救。

瑶姬站在高高的崖上,举目眺望,凝视着七百里三峡,凝视着滔滔东进的流水,凝视着江上的鸟,江畔的花,江心的帆,协助大禹指导人们治水。后来,由于劳累过度,瑶姬终于倒下了。倒下的瞬间,变成了十二座秀峰,即名为翠屏、朝云、松峦、集仙、聚鹤、净坛、上升、起云、飞风、圣泉、登龙和瑶姬的巫峡十二峰。

女娃是炎帝的小女儿,聪明伶俐,调皮可爱。

有一次,女娃象往常一样又乘船到东海来玩,她看着海上碧蓝的天空,,天空中洁白的云朵,云朵下深邃的海水,海面上翻飞的水鸟。这一切,都让她那么开心。她喜欢大海,是因为海洋也象她的性格一样沉静。

忽然,海面波涛翻滚,掀卷起排天的巨浪,眨眼间就一万里远、一千里高,奔腾呼啸着从四面合拢,把女娃困在了惊涛骇浪之中。

原来,女娃乘小船误闯进东海海眼的禁区,邪恶的东海魔王乘机激活了守护海眼的海阵。大浪滔天,扑面而来,然而面对猛烈的风浪,女娃也没有丝毫畏惧,她沉着地划着桨,顺着风涛巨浪的走向,稳稳地撑着船。巨浪将她掀到高处,又抛向低谷,她努力地挣扎着,奋争着,想从风涛巨浪中摆脱出来。但是,四面合围来的风浪太凶猛了,太狰狞了,太无情了,她被风浪旋卷地筋疲力尽,永远也回不来了。

女娃就这样葬送在东海之中了。她死后,她的灵魂迅速浮出水面,化做了一只飞鸟,在海水中破浪腾空,飞翔在无边无际的海面上。这飞鸟的形状生的花头、白嘴、红足,人称精卫,住在北方的发鸠山上。

精卫站在山头上,每天都能看见海水。她现在痛恨海水,痛恨海水夺去了她的生命,更痛恨那邪恶的东海魔王。她决定要凭着自己的不懈的努力,填平东海。

她每天从发鸠山飞到西山,衔来小石子、小树枝,再投到东海里;然后再飞到西山,再去寻找小石子、小树枝,每天往返数十次……累了,停下来,擦一擦眼泪,梳一梳羽毛,又展翅飞向天空了。

她迎着长风,借长风的力量;迎着流云,借流云的速度;迎着暴雨,借暴雨的长嘶;迎着雷霆,借雷霆的怒吼。日日穿梭在西山和东海之间,势必要把东海填平!她向大海投去愤怒,投去仇恨,投去积怨,也投去了青春和生命的代价。第一部分 上古竞于道德篇

第一卷 创世卷

第一章 盘古纪

一、盘古传

万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