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增长运营是什么?
如果你最近上招聘网站看运营的岗位,最多的差不多就是亚马逊运营岗和用户增长运营岗位。为什么会现在这个样子呢?去年疫情海外很多人只能待在家里面,同时由于电商覆盖率低,亚马逊的商家和数据大幅提升,当然还有独立站也是大爆发,笔者也尝试做过独立站,不过目前的情况是要求专业团队才能做得起来。流量越来越贵,因此对很多APP或者小程序来说,低成本获客就有很大的需求,特别是那些本身盈利水平比较差的APP,买量是不可能买量的。因此能看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设置了用户增长运营或者增长裂变岗位。1.传统运营模型的转变一般来说运营模型可以用AARRR来替代,这个AARRR模式指的是(获取-激活-留存-变现-推荐)。这在一开始的野蛮生长,有大的市场红利的时候是很奏效的,高举高打,快速占领市场份额。在APP数量爆炸性增长,同时留存率走低,获客成本高企的情形下,AARRR模型进化成了RARRA模型,具体就是(留存-激活-推荐-变现-获取)。首先是要给用户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同时体验要好,与此同时引导用户去分享。2.分享裂变的玩法目前分享裂变的玩法在电商和用户量比较大的国民级产品上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对于很多小CP只需要总结目前的主流玩法是什么,然后结合自己的产品进行微创新,再根据数据进行微调就差不多是一个合格的裂变方式了,下面来看看都有哪些主流的裂变玩法,虽然一些说过很多次了:A.口碑裂变。这是把产品的某一个功能或者体验做到极致,让用户自发传播,成为自来水,比如海底捞的服务B.拼团裂变。这个PDD已经让家喻户晓了,单买价格比较贵,两个人拼团会便宜很多C.裂变。朋友注册可以活动优惠券、或者积分兑换券;同时朋友也会获得更多的奖励,相对不是而言,这个瑞幸咖啡用得熟D.助力裂变。比如PDD的帮我砍一刀、每年快过年智行火车票的加速包抢票之类的E.分享裂变。比如产品有一个好服务,限时可以分享给好友享受,相当于让用户免费体验服务,在教育课程视频领域用得比较多F.分销裂变。就是分享给用户,用户做了那些行为可以获得利益,一般都是用户消费的分成,只能做二级分销,三级就是传销违法的G.打卡类。基本上是用户完成一个任务,特别是学习类的,让用户发卡分享到朋友圈H.分享红包。在美团和滴滴在15和16年每单消费完之后分享红包到微信群,好友就可以抢到折扣券了I.内容分享类。在一些文章或者视频看到高潮部分的时候,要求分享给好友才能看接下来的部分3.用户分享的心理基础用户不会无缘无故去分享,肯定有什么动机去驱动用户分享?有直接利益方面的,还有一些是纯心理驱动的,有些是几种心理***同驱动:A.利己心理。分享之后自己就能获得好处,比如积分、代金券、解锁新功能、砍价之类的B.利他心态。这是互利互惠的心理,比如有好的内容分享给好友,有优惠分享给好友,觉得对他人有切实帮助的C.谈资。人的交流需求,或者是社交货币。比如一些大众话题、八卦、娱乐、或者其它interesting的内容D.炫耀心理。现在很多人说朋友圈已经变为一个装逼的空间。觉得分享的内容可以给自己贴金E.表达自我。用户看到一些符合自己标签的内容、或者是一些自己想表达的内容,通过别人之口表达这是用户增长,分享裂变的一些基础内容,挺空心化的。具体的还要根据产品来做实际实施。产品能提供满足用户的需求,把体验做好这是基本的要求。在做的时候还要考虑分享裂变的入口,分享的方式,以及分享的内容呈现都关系到最后的效果。需要数据来反馈以及不断持续地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