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始道之命名
文始道:为什么不叫文始派、隐仙派、楼观道?
关于咱们“文始道”这个名称为什么所有人都不熟悉,熟悉的都是“文始派”“隐仙派”“犹龙派”“楼观道”等等这些个名字,为什么?
这就是真传与外行的区别。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古人对于命名是非常讲究的。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就重点讲到了道和名的重要性。历朝历代任何一个道门的命名都要带一个“道”字来为自己正名,以示自己是正宗、是真道、正道、嫡传。天师道、太平道、全真道等等,都是一个“道”字,都是以正道嫡传来自居的。我是真道、正道、大宗、嫡传黄老道,我是根、我是本,你们都是分支、别派、小宗、旁门,你们是枝、你们是叶。所以都是自称为“道”,而称呼其他派别为“派”,即便称对方为“道”,也不称呼对方的正名,而称呼他的俗名,以示蔑视。
比如天师道。天师是张道陵的尊号,而“正一明威道”是张道陵得传李老君道术的名称,所以天师道的正规称呼叫天师道或者正一明威道。而称呼他五斗米道就是俗称,就是蔑称。而称呼他正一教、正一派、天师派等等,就是把他当成道门的一个小宗、旁支来看的一种称呼,就没把他当正统来看。
全真道也是这个逻辑,凡是嫡传的弟子,都说自己是全真道。而那些不入流的弟子或者外人都称什么全真派、全真教。
在这里我们顺便把教和门,这两个字也说一下。门和教二字有类同的意思,道门之所以这么自称,是相对于佛门而言的,以示二者不是一个系统。凡是说门或教的,都有视对方与自己根本就不是一个系统的这种逻辑存在。比如佛教、道教、儒教、洋教(天主教、耶稣教等等),用一个“教”字来区分自己跟对方根本就不是一个知识理论系统,是两姓旁人。就像世俗里的张家门、李家门、王家门等等,不一姓,不是一个宗族,没啥瓜葛。凡是说什么“佛儒道是一家”的,那都是外行。你可有说儒道是一家,但是你不能说佛道是一家。古往今来如果说对佛法内行的,恐怕也只有玄奘一人了吧,因为玄奘当年打败印度无敌手的。玄奘怎么看佛道二教,他说“佛教道教理致大乖、安能用佛理通明道义”,啥意思?玄奘的意思非常明确,佛道属于两个教、两个门,是两个理论系统,尿不到一个壶里。
当我们明白了以上这些个逻辑,就会明白“文始道”这个称呼才是嫡传正宗的自称。而那些个“隐仙派”“犹龙派”“楼观道”等等都是外行的称呼。而“楼观道”这个名称,他虽然也有一个“道”字,但是那是以地名来命名的,那也是外行不懂“文始道”内涵而只得以地名来称呼的一种表现。所以,当您看到一个人自称什么全真派、正一派、文始派的,那就直接可以视他为外行或者是个不入流的弟子,就行了。
也正因为“文始道”这个名字不为世人所公知,才恰恰说明了“文始道”自古以来就是一门秘传。
文始道入门誓言,其中一条就是:不得向外人称名“文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