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聊斋志异》里的狐狸精都喜欢一贫如洗的穷书生呢

《聊斋志异》里面之所以有这么多狐狸爱上穷书生的故事这与蒲松龄的经历,他的身份、他的想法是有莫大的关联的。蒲松龄的一生可谓是可以用?书生?一词贯穿。

蒲松龄少年得意,在他19岁的时候,他曾经应童子试,考中了秀才,甚至还夺得了县、府、道三场考试,三个第一,曾几何时,都是被看作是神童是赢在起跑线上的。然而,还没能得意许久,在蒲松龄之后的50多年岁月里面,他竟然再也没有考中过,但是他并没有放弃,直到72岁的时候才补了贡生,要知道在古代的时候,能活到72岁的都能称之为是高寿了,然而蒲松龄在这种时候他的仕途才有了增长。

要说书生的故事,书生的滋味,蒲松龄应该懂得比任何人都多,尝得比任何人都多。在他闲余的50多年生活里面,蒲松龄最大的爱好就是有着一颗八卦的心,他平时会摆上茶摊,支上这个茶摊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像过路的人打听各方的八卦新闻,了解各个地方的奇闻异事。而也正是蒲松龄这一颗八卦的心,让他听到了四面八方的奇异故事,从而成就出来了《聊斋志异》。虽然在蒲松龄的这本书里面描绘的大多都是各种各样的妖怪,鬼怪,尤其狐狸精是他描述最多的,但是 这些鬼怪这些狐狸精,在蒲松龄的笔下并不坏,甚至相比起人类而言,这些妖怪还好得多。有许多狐狸精爱上书生,最开始都是源于报恩,因为一个意外,因为一个巧合,书生在无意之间或者是在他上辈子的时候救了狐狸,狐狸就想着报恩,通过自己的能力来报答书生,比如让书生高中状元、富甲一方,这大概也是蒲松龄对于自己目前状况的一种期盼,他可能也正期待着哪天能够突然也钻出一只狐狸精,告诉自己是来报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