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写杨过有后人吗?
有后人。
在《倚天屠龙记》中曾出现过一位黄衣的女子,自称姓杨,并住在终南山下活死人墓。在少林时临行时曾念过一首诗”终南山下,活死人墓,神雕侠侣,绝迹江湖”。
《倚天屠龙记》第三十三章 箫长琴短衣流黄
正在此时,忽听得屋顶上传下来轻轻数响琴箫和鸣之声,似是有数具瑶琴、数枝洞箫同时奏鸣。乐声缥缈宛转,若有若无,但人人听得十分清楚,只是忽东忽西,不知是从屋顶的哪一方传来。张无忌大奇,实不知这琴箫之声是何含意。
陈友谅朗声道:“何方高人驾临丐帮?若是明教群魔,不妨就此现身,何必装神弄鬼?”瑶琴声铮铮铮连响三下,忽见四名白衣少女分从东西檐上飘然落下庭中,每人手中都抱着一具瑶琴。
这四具琴比寻常的七纺弦琴短了一半,窄了一半,但也是七弦齐备。四名少女落下后分站庭中四方。跟着门外走进四名黑衣少女,每人手中各执一枝黑色长箫,这箫却比常见的洞箫长了一半。
四名黑衣少女也是分站四角。四白四黑,交叉而立。八女站定方痊,四具瑶琴上响起乐调,接着洞箫加入合奏,乐音极尽柔和幽雅。张无忌不懂音乐,然觉这乐声宛转悦耳,虽是身处极紧迫的局面之下,也愿多听一刻。
悠扬的乐声之中,缓步走进一个身披淡黄轻衫的女子,左手携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女童。那女子约摸二十七八岁年纪,风姿绰约,容貌极美,只是脸色太过苍白,竟无半点血色。
那女童却相貌丑陋,鼻孔朝天,一张阔口,露出两个大大的门牙,直有凶恶之态。她一手拉着那个美女,另一手却持一根青竹棒。群丐一见这两个女子进来,目光不约而同的都凝视着那根青竹棒。
扩展资料:
杨过,名过,字改之,是金庸武侠小说《神雕侠侣》的主人公,前作《射雕英雄传》中杨康与穆念慈之子,西毒欧阳锋的义子。名字为郭靖、黄蓉所取,取“有过则改之”之意。
杨过所学武功博杂,涉猎古墓派武功、独孤求败的剑法、蛤蟆功、打狗棒法、弹指神通、玉箫剑法及一些九阴真经,最终合成创作为黯然销魂掌。
他是金庸笔下的“情侠”“道侠”,其人孤傲狂放,聪明机智,感情丰富,至情至性,满腔热血激愤,又号“西狂”,感情冲动做的事连他自己也难控制。
他身边有许多红颜知己钟情于他,而他却一心只爱师傅小龙女,后结为夫妇;他和郭家恩怨难分,数度因误会关系紧张,却始终挺身而出相助他们,解除嫌隙,化气为和;命运多舛,与小龙女分隔十六年里,随伴亦师亦友的神雕行侠仗义,惩恶扬善。
江湖人称“神雕大侠”。与小龙女重逢后携手保卫襄阳城,杨过一展其旷世武学的威力,打败金轮法王,飞石击杀蒙古大汗,保大宋十三年和平。成为名扬天下的“神雕侠侣”。最后一次华山论剑后,与妻子小龙女归隐江湖。
百度百科—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