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褂的意思解释

马褂的意思是穿在长袍外的对襟短褂。本为满族人骑马穿的服装,故称。

一、马褂的发展

1、满人初进关时,马褂只限于八旗士兵穿用,直到康熙雍正年间,才开始在社会上流行,以后逐渐成为一种便服。乾隆时曾流行毛朝外的皮马褂,均用珍贵裘皮,非一般人所能置。

2、清末时,内穿长袍或长衫、外套黑色暗花纹对襟马褂俨然已经是社会主流的“正装”装束。

3、民国元年(1912年),北洋政府在颁布的《服制案》中将长袍马褂列为男子常礼服之一。

4、民国十八年(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的《服制条例》再次将蓝长袍、黑马褂列为“国民礼服”。

5、20世纪40年代后,穿马褂者逐渐减少。新中国成立后,马褂逐步被中国人民摈弃,后经改良又以“唐装”的名称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

二、马褂的穿着方式

1、马褂为外衣,虽然清晚期乃至民国时期,马褂的穿着和搭配方式也多种多样,但其始终作为外套,罩于其他衣服之表。马褂源于行服,其穿着方式亦要从行服说起。皇帝巡幸或打猎,其扈从皆穿马褂、缺襟袍和行裳。

2、按制度所载,有衣则有裳,马褂罩于箭袖缺襟袍之外,下系行裳。当马褂由制度中的行褂变为男女士庶燕居之服时,已不再着裳,而保留了马褂罩于窄袖袍衫之外的穿法。这一穿法一直沿用至民国时期,甚至作为婚嫁时的礼服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