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的八卦
胡雪岩是中国晚清时期的一位传奇人物,他出身贫寒,却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迅速发迹,成为当时富可敌国的巨商富贾;他一个人的信誉替清朝政府向外国银行贷款,帮助左宗棠筹备军饷,收复新疆,慈禧太后赐他黄袍马褂,官封极品,被人们称为红顶商人;尊奉母命建起一座胡庆余堂,真不二价,童叟无欺,瘟疫流行时还向百姓施药施粥,被人称胡大善人;然而,富可敌国的胡雪岩,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倾家荡产,仅仅62岁就郁郁而终。一百多年过去了,人们为什么还记得胡雪岩?因为他创办的胡庆余堂还在,因为他修建的大宅子还在,更因为他传奇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思考。
胡雪岩的一生,为什么会如此大起大落?中国人历来崇尚权谋、处世,当下成功秘笈、“心灵鸡汤”又大行其道,于是在不少中国商人心目中,“红顶商人”胡雪岩是他们的偶像。他们羡慕财富给胡雪岩带来的一切,但令他们双目灼灼、痴迷不已的,则是胡雪岩获得巨大财富的路径。
但胡雪岩走的这条路,却是危险得很。
在胡雪岩的商业生涯中,有两个官员成为他的“贵人”,或曰,两大“靠山”,前是王有龄,后是左宗棠。王有龄历史留名,更多是因为胡雪岩。胡雪岩发迹之前,独具慧眼地相中了颇有发展潜质的落魄书生王有龄作为其日后的官场靠山,他资助了王有龄五百两银子,让他进京托关系取得个官职。此后王有龄官运亨通,平步青云——当然,胡雪岩是其重要智囊——王有龄升官之后,当然不忘胡雪岩,对他的钱庄事业大加援手。随着王有龄的不断高升,胡雪岩的生意也越做越大。后来王有龄在太平军攻陷杭州城后自缢身亡,胡雪岩又迅速攀上更大的靠山——左宗棠。
胡雪岩成为商界偶像,主要就是将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发挥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他从政府那里得到的回报是十分巨大的:除了黄马褂、红顶子等政治荣誉外,政府公款的代理权,成为他获取低成本巨额资金的主要来源。
太平天国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胡雪岩与军界搭上了钩,大量的军费存于他的银行里。1861年,太平军攻打杭州,他从上海购运10万石粮食以及军火等接济浙江战区总司令左宗棠的部队。他的统筹能力得到左宗棠的信任和赏识,委任他为总管,负责全省的粮食、军械等工作。
从此他就掌握了浙江一半以上的战时经济,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胡雪岩认识左宗棠后,积极协助他开展洋务运动,他还操纵江浙商业,专营丝、茶出口,操纵市场、垄断金融。到1872阜康钱银行有20多家分行,遍布大江南北。由于辅助左宗棠有功,他还被授予江西副省长待遇,成为一个传奇。
胡雪岩极具战略眼光,敢于冒险,善于用人,注重信誉,乐善好施,为朋友两肋插刀,擅长经营政商关系,愿意承担社会责任,富有民族情怀,这都是胡雪岩的成功之道。正是依托这些“道”,胡雪岩得以在市场上纵横驰骋。
然而,会水者溺于水,玩火者常自焚,深谙经商之道的“商圣”,为何很快就一败涂地,落得个革职抄家,黯然离世的下场呢?成也政治,败也政治在事业鼎盛时期,胡雪岩斥巨资大量囤积国内生丝,意在与洋商争夺生丝定价权,不幸功败垂成,这似乎是他失败的直接原因。但是考察他的发迹史可以发现,他失败的结局是早就注定了的,甚至可以说导致他失败的因素,正是之前他赖以成功的因素。
胡雪岩生意的失败是由于他野心过大,急于扩充,出现决策性失误,试图垄断江浙生丝生意出口从而激怒洋商,生丝销不动使钱庄因缺乏流动资金而被挤兑,致使其经营的生丝铺、公济典当、胡庆余堂等纷纷关闭。但导致胡生意失败的另一重要的原因是政治敌人的打击。
胡雪岩虽聪明一世,与官场人物交往甚密,但最却因为不谙官理、刚愎自用、不懂变通而成为左宗棠与李鸿章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成为李鸿章排左先排胡,倒左先倒胡策略的牺牲者,实在令人为之扼腕叹惜。导致胡雪岩资金链断裂的,还有号称“洞庭山帮”的席正甫。此人是清朝金融买办的缔造者,他为汇丰银行工作。胡雪岩陷入的是国外金融资本势力和国内金融买办势力的内外夹击,其失败在战略上早已无可挽回。
成也靠山败也靠山。胡雪岩人生的最高峰,都是他的大靠山左宗棠带给他的;胡雪岩从最高峰的跌落,也是从左宗棠的败落开始的。左宗棠不垮,胡雪岩不会那么快出问题;左宗棠一跨,靠山没有了,胡雪岩孤立无助,问题就出现了。最终导致被抄家,郁郁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