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派形意拳的创始人资料
武坛巨擘尚派形意拳创始人,尚公讳云祥 ,字霁亭,山东乐陵人。生于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民国廿六年,公元1937年10月初10日逝于北京,享年74岁。
先生幼时随父进京经商,经营马蹬铺。他自幼慧颖强识,一边向帐房先生学文习字,一边向少林名家冯大义学功力拳。由于他酷爱武术,嗜武成性,整日里不是二起蹦子旋风脚、勾挂铲踹前后扫,就是古树盘根大扫蹚、打拳踢腿武刀枪。历经六载,拳棒娴熟,一时自视功高。但在一次 比试中,败於形意拳名家李志和之手,故生转学形意拳之念。他遍访形意名师,历经三年耗资奔走,终于见到了威震武坛的李存义先生。 但李先生嫌他个小“像个小糖瓜“,不肯收纳,幸得周明泰先生说情,才同意收下。因身矮体弱,别人常以“小糖瓜”相戏,激得他发誓说:“糖瓜虽小,却要让它崩牙”。他下定决心,不计寒暑,汗洗朝夕, 功夫技艺很快在同门师兄弟中出类拔萃。老师甚喜,倾囊教授。先生练功亦愈加痴迷刻苦,却疏忽了马蹬铺的经营,造成生活拮据,买双鞋都很困难, 他赤脚练功,日久足掌坚硬如铁,砖地被脚踏裂,人赠雅号“铁脚佛”。李存义与程延华都是深县人,皆为董海川门下弟子,二人既有同门同乡之谊,又是金兰兄弟,故先生兼得二位前辈八卦掌之精要。他所传八卦掌练法,绕圆旋转、摆扣蹚泥步与众不同,起落钻翻、发劲迅猛刚实别具特色。
先生喜结武林豪侠,以武会友,广收博取,增益武技,以手试技,以骄证武功,从应用实战中积累经验,不断丰富完善自己。 他与闻明京津诸多名家高手交往甚密,如人称“木马”的八卦名家马贵,人称“京东大侠”的通臂名家“臂圣”张策,有“南吴北王”之称的吴式太 极名家“北王”王茂斋等。他以武会友,少有败绩,且从不伤辱对方。如鹰爪功神手徐某、铁砂掌名家冯某、铁罗汉李某、具“神力千斤鼎”之谓的王某等均手输而心亦折服。他“习武”的一生,未与人结下任何冤仇。
先生曾独自一人在北京鼓楼专心练功十年,后为清朝大总管李莲英护院十年。在为李莲英护院期间,他一边利用守夜之际教李莲英武功(李莲英是得形意拳真谛的人,后祥),一边自己练“大杆子”、“大枪”、“丹田气打”、“半步崩拳”及各种“静”、“动”桩功,成为身怀绝技的一代宗师,以“铁胳膊尚”、“铁脚佛”闻名武林。当时,京城大盗康天新(绰号康小八、康八太爷),能飞檐走壁,人称“草上飞”,肆意抢劫,杀人无数,手正步匪徒60多人,官方无力捉拿。一天夜里,尚云祥正在打坐,忽听“嗖”的一声,他飞速起身冲向屋外,一黑衣人已站在他面前。尚云祥抢前一步说:“朋友,是骑马来的还是坐轿来的?”(注:骑马、坐轿乃武林行话。骑马指翻墙而过。坐轿指从门而入)黑衣人答:“有马不骑何必坐轿。本人康天新,久闻大名,今天能见,乃三生有幸。如能领教,在下将改邪归正”。说罢动手就打,不到一个回合,康小八作揖认输,并曰:“今天一见,名不虚传。小北告辞。”尚云祥将其送到三里地之外,康小八为此感动,回身便说:“大师果然名不虚传,功夫绝顶,胆量过人,品行令人敬爷。无论你身在何外,敬请安然入睡。”从此,康小八及其手下再没在京城露面。后来康小八又在怀柔(当时属河北省)作案,怀柔 一大户请尚云祥先生前往,康小八听说后匆匆逃离。后来,尚云祥先生受清政府请托,于河北东皇庄降伏擒获祸国殃民、作恶性循环多端的大盗康小八。他为民除害,博得四海称颂。河北梆子剧团编导了一个名为“拿康小八”的戏剧,颂扬这位为民除害的大师。
先生忠义爱国,颇具武穆遗风,禀性耿直刚正、侠义昭德,曾他曾随其师刃扫八国联军,为炎黄雪恨。他教二十九军大刀队,先占喜峰口,再点罗文谷,痛杀日寇,为华夏民族扬威。
庚子之乱时,李存义将其西去访同行前辈时所获得的“形意心得”尽授尚云祥先生,使之受益颇深。后来尚去祥先生自己又两次赴晋访心意六合门,收获亦丰。由于他勤苦善悟,将晋北之异同贯而通之,交融升华,技艺大进,中年时已誉满武坛,艺贯群英。郭去深闻知门中出了个后起之秀尚云祥,甚感欣慰而后爱,将其带在身边半年有余,亲授“大杆子”、“半步崩拳”、“丹田气打“、三大秘技艺。致先生技艺、功力日趋完善,渐臻精绝。
先生守传统而不拘,师古训而不泥。为控究形意奥秘,他皓首究经磨砺终生。年过花甲古稀,虽功成名就,犹在探讨索隐,抉微求秘。他以经谱理蕴为依拒辟虞谬阐真义,立论纠偏,形成了源于河北又不同于河北的独特练法,儿步武林,誉为“尚派形意拳”。
先生技艺尽授爱女尚芝蓉(1922年-2004年)。尚芝蓉亦极似父亲,自幼酷爱武术,尽得先生请钵终生致力宏扬民族瑰宝、传承延续发展尚派形意拳,弟子门人遍及海内外。她将其父所授技艺,悉数传于门婿刘俊峰。俊峰先生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技术精湛,颇具师祖遗风,堪称尚派门中翘楚。他开办的尚派形意武校培养了大批尚派形意拳弟子。他遵照岳母遗愿,扛起发扬光大尚派形意拳大旗,整日奔波忙碌,传乘民族文化,“让尚派形意拳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形意拳”。传统的魅力,优秀的技艺,如高山流水万古不废。尚老先生倘若地下有知,定当欣慰含笑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