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关于三国诸葛亮的传奇故事,传说、杜撰、评书均可。
一,都江堰,
《水经注·江水》记载:“诸葛亮北征, 以此堰为农本,国之所资,以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有堰官”。---诸葛亮开了堰官之先河。以下引用量产型闲人先生的原话:
我去过都江堰,亲眼目睹了诸葛亮签署的,维护都江堰的政令拓本,只有震撼能够形容,从此成为武侯崇拜者,坚信古往今来没有超过武侯的贤相(不否认有水准相当的)。
这份政令内容之详细令人叹为观止,详细到每年清淤工作的日期,掏挖深度,当年诸葛亮用于清淤维护的石标尺,直到80年代才被原样仿制的不锈钢标尺替换。而武侯立下的维护法规,直到今天仍被原样执行,因为它的行之有效已经被无数次证明。
被严格执行了近2000年的政令,整个世界是否能找出第二个例子?
二,佤族抗英;
远在公元225年,居住在葫芦王地的佤族人卡那曼卷部落与蜀汉丞相诸葛亮签盟归顺蜀汉朝廷,发誓镇守边关,永不反叛;整整1700年,佤族人始终遵循了这个盟约,1934年的英军进攻班洪、班老地区,佤族人牢记了这个盟约,斑老王奋起抵抗,组织佤族武装,剽牛盟誓,效忠他们最尊崇的“阿祖阿公”---诸葛亮。这就是有名的“班洪事件”
三,六个少数民族供奉的“茶祖”。
《普洱府志·古迹》记载:旧传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攸乐,置铜镘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蹬于革登,置撒袋于曼撤,固以名其山。"六大茶山中有一座就叫孔明山,当地人民还把茶树称作“孔明树”,把诸葛亮尊为“茶祖”。时至今日,基诺族、布朗族、佤族、傣族、哈尼族、壮族各村寨,每年都要在诸葛亮诞辰这天举行集会,称为“茶祖会”,赏月歌舞,放孔明灯,祭拜诸葛亮。
四,中国神话里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就曲折地反映了远古人类如何艰难地探讨各种植物的药用功效。关于金银花的来历,有一个民间传说:据说诸葛亮南征孟获,“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他率领蜀军,挺进到了可怕的瘴气地界,将士纷纷患上了热病。为此,诸葛亮向当地一位老者请教。老者命他的两个女儿--一个叫金花,一个叫银花,上山为蜀军采药。然而,金花和银花一去不返,等到诸葛亮和老者找到她们的药筐时,两人已为野兽吞食,只留下了药筐里的草药。蜀军将士煎服这些草药后,迅速恢复健康。为了纪念两位惨死的姑娘,诸葛亮把这种草药命名为金银花。
五,好久好久以前,勤奋勇敢的傣族人就在澜沧江边定居下来。
他们打鱼狩猎、唱歌跳舞,生活得像孔雀一样自在,像菠萝蜜一样的甜。但是掌管着那一带地方的汉官,是一个暴虐的坏家伙。他像一头贪婪的豹子,瞥见什么都眼馋。为了满意他那永远也满意不了的欲望,定下了很多苛刻的法令:傣人捕了鱼,要把鱼身子交给官府,自己只能吃鱼头和鱼尾;傣人打来野兽,要把肉交给官府,自己只能吃骨头和肠肚;兽皮分三等,官府的大官要第一等,小官要第二等,最差的留给猎人;傣家的姑娘必需先到官府服役三年才准出嫁,假如谁不听从法令,轻则赶出坝子,重则杀头。从那今后,傣家人的生活就苦起来了,再也听不到小伙子的口弦,姑娘的歌声,就连孔雀都不敢到江边来了。时间长了,傣家人实在无法忍受贪官的压榨,纷纷脱离了漂亮的澜沧江,逃出了坝子,在高高的悠乐山上,莽莽的密林中,过起“野果果腹天当房,抱着火种窜大山”的悲惨生活。
过了很多年之后,诸葛亮带兵来到这里,在茫茫的大丛林里迷了路。合法这时,他们碰见了傣家最勇敢的猎手岩肯。诸葛亮把岩肯喊到眼前对他说:“你假如能把部队引出迷途,我会重重地奖赏你。”早先,岩肯看到这些汉人心里又恨又怕,他装聋作哑,说什么也不给汉人带路。诸葛亮一眼就看出了岩肯的心事,他不发火,也不气愤,热情地请岩肯住进军营,好酒好肉地款待着他。几天之后,岩肯慢慢发现这个身穿画着圆圈圈大袍子(后来他才知道那是“八卦衣”),头戴像用几块木板拼起来的、见棱见角的帽子,手里摇着鹅毛扇的汉官和善可亲,并不像澜沧江边的那个贪婪的大官。他的心开始有些活动了。于是,他又细细观测了几天,确实证明确这位汉官是好人之后,岩肯终于把诸葛亮的部队引出了迷途。
诸葛亮是个说话算话的人,当他们走出迷途之后,一定要奖赏岩肯。岩肯推辞不过,只好说:“汉官老爷,我们傣人不爱金,不爱银,只想在漂亮的澜沧江边,靠自己的双手,换来菠萝蜜一样甜美的生活。但是,掌管那边的汉官却把我们逼得……”说到这里,岩肯心酸地哭了。
诸葛亮听罢岩肯的话,闭起眼睛,用鹅毛扇敲敲帽子,然后对岩肯说:“你去把傣人都喊到坝子里去吧,我自有措施让你们安生。”
岩肯谢过了诸葛亮,兴冲冲地跑进丛林,把所有的傣人都喊下了山。当他们来到坝子里时,诸葛亮已经杀了那个贪婪的汉官,破除了苛刻的法令,从新委派了最聪明强干又清廉奉公的汉官。于是,傣家人又在江边搭起了草棚,过起了打鱼狩猎、唱歌跳舞的幸福生活,连祥瑞的孔雀也飞回来为他们祝福。
正是布谷鸟叫起来的时候,诸葛亮巡察江边的地形,来到岩肯的草棚,他关心地问起傣人的生活。
岩肯兴奋地说:“从来没这样好过,比菠萝蜜还要甜。不过,我有桩心事想禀告丞相。”
诸葛亮和善地问:“什么事情啊?”
岩肯说:“你们汉人的身体为什么那样强健,我们傣人为什么这样瘦弱呢?”
“哦--”诸葛亮闭起眼睛,用鹅毛扇敲敲帽子,思索了一阵说:“你告诉所有的傣人,明天都来你这里会合,我来教你们强健身体的措施。”
第二天一早,诸葛亮果真带着人马和很多金黄的颗粒(后来他们才知道那是“谷种”),来到傣人中间,下令每三个士兵领着一家傣人在坝子里拓荒刨地,教傣人扶犁踏耙,撒种插秧。到了秋天的时候,澜沧江边的坝子里铺满了金毯子一般的稻谷。后来,诸葛亮的汉兵又教傣人打谷舂米,使傣人有生以来第一次吃上了白生生、香喷喷的大米饭。从此,傣人也把种谷当成了主业,把大米饭当成了主食,渐渐地强健了起来,日子也就越过越甜美了。
后来,诸葛亮打了胜仗,平定了边疆要回内陆去了。傣人的男女老小含着眼泪,依依不舍地送了一程又一程,分手的时候,他们把最好的麂子干,最贵重的兽皮拿出来,捧到诸葛亮眼前说:“祥瑞的孔雀再美,也没有丞相为我们开出的稻田美;树上的菠萝蜜再甜,也没有丞相播种下的幸福生活甜;天上的星星再多,也没有丞相为我们做的好事多;高高的贝叶树,会永远记下丞相的恩义。”
诸葛亮说:“傣家的心情我领了,但是我能给你们留下什么呢?”
智慧的岩肯早就发现诸葛亮每做一件事情之前,都要闭着眼睛,用鹅毛扇敲敲帽子,然后定出巧妙的计谋。好像帽子里藏着无穷的聪明。于是岩肯试探地问:“丞相,能把你头上的帽子留下吗?”
诸葛亮想了想,说“好吧。”他摘下帽子,把几张小绸子条塞在帽子里,嘱咐道:“今后你们再碰到什么艰巨,就从帽子里拿出绸子条看看,那边面有战胜艰巨的法宝。”
又过了很多年,傣家的人口越来越多,大家都挤在江边又低矮又潮湿的小草棚里过日子。气候渐渐热起来了,太阳一出,晒得草棚像蒸笼一样,好多人受不住闷热病倒了。没过多久,整个坝子都覆盖上一层恐怖的瘴气,夺走了成百上千傣人的生命。就在这危难的关头,岩肯突然想起了诸葛亮临走时留下的话,他赶紧找来那顶帽子,从里面掏出一张绸条,只见那上面写着:“想命长,水洗沐;草棚矮,住高房。”智慧的岩肯拍拍头说:“对呀! 只有常洗澡才不会得病,住上高房才通风。洗澡倒还轻易,但是高房谁也没有见过,如何盖呢?”他赶紧找了九十九位老师傅,磋商了九十九天,最后大家商定根据诸葛亮帽子的样式盖。因为那帽子是聪明的象征,住进那样的高房,傣人会变得智慧起来。又过了九十九天,家家都盖起了和诸葛亮的帽子一样的高屋子,人们住进去又通风又凉快。再加上人人都养成了常洗澡、爱洁净的好习惯,很快就驱跑了瘴气,战胜了病魔。大家在洗澡时用泼水表示欢快。——“泼水节”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一直传到了今天。
故事说到这里就算完了,假如谁不相信,就请到傣家的村寨去看看吧。当月亮升起的时候,你站在远处去看傣家竹楼,朦胧中,那见棱见角的楼顶,和诸葛亮的帽子相像极了。假如有人还不信,那你就爬在曼景兰缅寺旁的那棵几十丈高的贝叶树梢上去看,第九十九片贝叶上,确确实实记下了这件事。
六,襄阳一带曾有这么一个规矩:进了西瓜园,瓜可吃饱,瓜子不能带走。传说这条“规矩”也是当年请葛亮留下来的。
诸葛亮种的西瓜,个大、沙甜、无尾酸。凡来隆中作客和路过的人都要到瓜园饱饱口福。周围的老农来向他学种瓜的经验,他毫不保留地告诉他们瓜要种在沙土地上,上麻饼或香油脚子。好多人都来问他要西瓜种子因为以前没有注意留瓜子,许多人只好扫兴而归。第二年,西瓜又开园了,他在地头上插了个牌子,上面写道:“瓜管吃好,瓜子留下。”
诸葛亮把瓜子冼净、晒干,再分给附近的瓜农。现在,汉水两岸沙地上的贾家湖、长丰洲、小樊洲的西瓜仍有名气,个大、皮薄、味沙甜,有些地方还遵守那条“吃瓜留子”的老规矩。
七, 馒头是我国面食家族中的最大一支。它分为两种,一种是无馅的白馒头,一种是有馅的花色馒头,又称作包子。白馒头除了大小之分外,区别不大;而包子的花样则非常多,有肉包、菜包、豆沙包、汤包等等,是以馅来区分的。馒头有一个***同的特点,都是用发酵面粉为主料入笼蒸制而成。馒头制作简单、携带方便,松软可口,还可根据所需制成各种风味。
馒头的起源距今已1700多年,它的创造者据说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 诸葛亮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军事家,是智慧的象征。他一生为复兴汉室,呕心沥血,勤奋工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不仅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用兵出神入化,而且对国赤胆忠心,爱民如子。他创制馒头就是一则爱民的典型事例。 蜀汉建兴三年(225年)秋天,诸葛亮采取攻心战,七擒七纵收服了孟获,与西南少族民族建立良好关系后,班师回朝。大军行到泸水,忽然阴云密布,狂风大作,巨浪滔天,军队无法渡河。诸葛亮精通天文,对天气变化非常熟悉,但这突然的变化,使他也迷惑不解。他忙请教前来相送、对这一带地理气候非常了解的孟获。孟获说:“这里几年来一直打仗,很多士兵战死在这里,这些客死异乡的冤魂经常出来作怪,凡是要在这里渡水的,必须祭供。”诸葛亮想到这些战士,为了国家的利益,抛尸他乡,如今战争结束了,将士们得胜回朝,他们却永远成为异乡孤魂,祭奠他们是应该的。他问孟获用什么作祭品。孟获说:“要用七七四十九颗人头祭供才会平安无事,而且来年肯定丰收。”诸葛亮一听,心里一沉:这些作祟的既然是冤魂,如果再用49颗人头去祭奠,不又是平白无故地增加49个冤魂吗?这样循环往复,冤魂就越积越多,泸水便永无宁日。再说,祭品用人头,这代价也太大了。 诸葛亮决定不以人头祭泸水。他来到泸水边,只见阴气四起,恶浪汹涌,士兵和战马也处在惊乱之中,看来不祭是不行的。当地土人对诸葛亮说:“上次丞相渡泸水之后,水边就夜夜鬼哭神号。从黄昏至天明,从不断绝。”诸葛亮心想,看来罪在我身上,怎么能牵连无辜军民呢,并决定亲自祭供。诸葛亮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用另一种物品替代人头的绝妙办法。他命令士兵杀牛宰羊,将牛羊肉斩成肉酱,拌成肉馅,在外面包上面粉,并做成人头模样,入笼屉蒸熟。这种祭品被称作“馒首”。诸葛亮将这肉与面粉做的馒首拿到泸水边,亲自摆在供桌上,拜祭一番,然后一个个丢进泸水。受祭后的泸水顿时云开雾散,风平浪静,大军顺顺当当地渡了过去。从此以后,人们经常用馒首作供品进行各种祭祀。由于“首”、“头”同义,后来就把“馒首”称作“馒头”。馒头作了供品祭祀后被食用,人们从中得到启示,以馒头为食品。如今,馒头遍布中国各地,还传到世界各地,至于其中包含着的诸葛亮的爱民精神,那知道的人也许就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