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天后西瓜
想得却不可得
你奈人生何
想得却不可得
情爱里 无智者
这是李宗盛2011年创作的《给自己的歌》,此曲首唱便引起轰动,拿下第二十二届台湾金曲奖最佳作词、最佳作曲、最佳歌曲三项大奖。那时距离他与林忆莲协议离婚已经三年。虽然大哥说:“我是写我对整个人生中感情的看法,而不是对某个女人的表达。”可是这首歌怎么听都像是在对林忆莲隔空呼喊。是啊,曾经的经历,怎会了无痕迹?
不管这首歌为谁吟唱,我们都能够听出其中的苦楚与无奈。成就如他,智慧如他,了解女人微入毫发如他,到头来,面对爱情与婚姻,也是“情爱里,无智者”这样一声叹息。今年59岁,仍孑然一身。不过这也算不上什么新鲜事,成功人士、明星大腕劈腿婚变闹家务的事情多了,倒是让我们这些吃瓜群众聊以安慰,原来无关金钱与地位,在婚恋问题上大家都一样,不管素质多高、标签多亮,掉到情爱里,都是俗人。
前几天与年长些的挚友聊天,都深感婚姻选择对于人生的重要,其他的什么求学呀、就业呀、跳槽呀,与婚恋相比真的都不算大事。婚姻顺遂与否直接影响生命状态、幸福指数及人生的各方各面。一旦选择不好、经营不好,将意味着极其高昂的成本与代价,甚至会把一辈子都搭进去。这真是人生第一等重要的事情,也是人生第一等的风险。
婚恋如此重要,却存在一个悖论。那就是年轻的时候不懂婚姻,却要做出选择;在婚姻中了解了婚姻,却已无从选择。这也是隔代人在婚恋问题上的矛盾。父母总是以过来人的身份希望儿女能从更多方面去理性考虑自己的选择,而年轻人懵懵懂懂、不谙世事,当然无法理解父母的理性,认为那是老掉牙的对生命的教条与禁锢,往往感觉对了就去爱吧。谁错了吗,都没错,这就是悖论,一种合情合理的矛盾。
多年前参加一场婚礼,新娘的父亲,一位硬朗豪爽、叱咤风云的领导,致辞时却几度哽咽。我当时不理解。现在我女儿快8岁了,我当父亲快8年了,我渐渐领会那位老领导当时的心情,不是舍不得,而是拿不准,担心女儿嫁错郎、不幸福。我就想,我的宝贝女儿也会长大,到时她能选对吗,我也拿不准。虽然还遥远,但也有一丝丝担忧。
婚姻难道真是人生的一场赌局吗?我们靠什么赢,靠幸运,还是遍体鳞伤之后的领悟?我想这都不是我们想要的。婚恋的悖论怎么破,情爱里到底有没有智者,如果有,能不能早一点成为智者,而少一点痛彻心扉的领悟呢?作为丈夫,作为父亲,为了家庭,为了女儿,我都在努力思考这个问题。相信女儿长大了会看到这篇文章,希望能给她一点点启发。
其实探讨婚姻问题并不缺乏标本,自己就是围城中人,身边也尽是活生生的事例,但是这些都涉及人的隐私,不能妄加议论。所以还是拿李宗盛说事儿吧,聊聊八卦,比较轻松有趣,仔细品味又能咂摸出些道理,最好不过。谁让他经历丰富,情感细腻,又是公众人物呢。这也算是公众人物的一种社会贡献吧。
无疑,李宗盛是个感性之人。那么多经典情歌把爱情男女的心思诠释得入木三分,足见他的情感之丰沛与细腻。
《漂洋过海来看你》是根据歌手金志娟的真实经历而创作的,李宗盛听了她的故事后,就在心里发酵,一次他在公司楼下吃牛肉面,灵感闪现,放下筷子,在餐厅的餐巾纸上写出了这首经典情歌的歌词。
“记得有一次坐飞机,有个空姐过来为大家服务,很漂亮,身材也好,我觉得对我也有点好感。坐飞机很无聊,我就在想,如果她跟我谈恋爱会怎么样,当然只是浪漫的想象而已。”于是脑洞大开,《鬼迷心窍》应运而生。
你看,文艺创作就是这样的,你的内心要极其敏锐,能够把握情感的丝毫波动,而且你不能克制它,而且要放任它,甚至没有感觉的时候,都要去刺激它、调动它,无风也要卷起三尺浪,才有所谓的创作激情与灵感。这就会伴生一个问题,那就是当汹涌的情感在内心澎湃的时候,可能自己也分不清,那究竟是真实的,还是在创作。
李宗盛讲:“每一个音乐制作人都要爱他的歌手,要把她们的前途当做自己的前途,只有这样,才能做好音乐。”要想出好作品,制作人与歌手需要***同去投入情感,精神层面要深度依存在一起,很现实,也很虚幻,很美好,也很危险,总之非常微妙。李宗盛曾经为帮助娃娃解决制作经费的问题变卖自己的奔驰车,也曾与大姐大张艾嘉频繁传出绯闻。当然这些都没有突破那层微妙的感觉,直到——林忆莲的出现。
1992年,李宗盛为电影《霸王别姬》创作主题曲《当爱已成往事》,和林忆莲合录了这首歌的MV。李宗盛后来讲:“像林忆莲这样的女人,听她的声音就足以爱上她。”不久,林忆莲跳槽到了滚石。记者采访林忆莲,问,你对新制作人什么感觉,她回答,我觉得他非常懂我,所以才会给我写那首《不必在乎我是谁》。再采访李,他说,看她一个人坐在那里,很安静,我忽然会想,这样一个女人,她再强再闪亮,她也不过是一个等爱的女人。大家可以听一下《不必在乎我是谁》这首歌,两人彼此的情愫与爱意已经表露很明显了。
一个有歌唱才华的女人,遇到了一个“能一眼看透我心灵”的男人;一个有创作才华的男人,遇到了一个“能将我的歌诠释完满”的女人。两人不可抑制地爱上了对方。这对儿外界看来珠联璧合的情侣,就此为华语乐坛奉上了无数经典情歌,开创了华语乐坛著名的“林李”时代。半红不紫的林忆莲,一跃成为顶级天后。
可是注意,那时候李宗盛已经是有家室的人,他和第一任妻子朱卫茵1988年结婚,有两个女儿。但这并没有阻挡林李二人激情燃烧的心跳,1997年,林忆莲怀孕了,李宗盛将自己与林忆莲的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朱卫茵,朱卫茵没有为难他,两人友好分手。1998年,李宗盛在加拿大迎娶了林忆莲。
我们回头品味林李走到一起的过程,背景是什么呢,鲜花、掌声、舞台、聚光灯,关键词是什么呢,浪漫、激情、真爱、感动。一切都太美了,美得让人眩晕。音乐,那充满魔力的音乐,把两颗心紧紧绑在一起。然而,音乐毕竟不是现实,音乐会停止,现实还要继续,谁也不能永远站在聚光灯下,当曲终人散,他们面对的是特别特别具体琐碎甚至有些枯燥乏味的日常生活。而一个喝惯了烈酒的人,你给他白水,那将是何等的寡淡无味呀。
2004年,也就是结婚六年后,两人协议离婚(当然其中还有很多具体的现实原因,我们后面还会谈到)。李宗盛对外公布的声明颇值得玩味,他以第一人称写道:“我们的爱若是错误,愿你我没有白白受苦,Sandy,祝你幸福,找到你要的,你认为值得的。”言外之意就是,我李宗盛以及现在的生活不是你想要的,那么你去找你想要的。为什么六年前奋不顾身孜孜以求的,现在又不想要了呢,她到底想要什么呢?林忆莲后来参加《康熙来了》,主持人问:“他现在无论做什么难道都无法再感动你吗?”她马上摇头:“不,不,已经有太多感动了,不是这个。”多年以后,他们痛彻地领悟到,幸福长久的婚姻不是建立在感动的基础上,而是什么,他们没说透,但我猜想,那应该是比感性更加持久、更加稳固的一些理性的考量吧。
感性之河只有在理性的堤坝里,才能流出美妙的弧线。爱情首先应该是感性的,要来电、心跳,彼此有感觉、有爱慕,这是前提。但当两个人深入交往甚至考虑托付终生的时候,还是不要沉醉在浓烈的爱意里,应该清醒过来,抬头看一看更远的路。理性,当然不排除“面包与爱情”的考量,但也决不仅仅是物质的算计,而更应体现在清晰稳定的价值判断以及对自己、对他人、对心理的充分认知。
当然,这个理性的标准也实在太高了,用一辈子修行也不一定能成,更别说涉世未深的年轻人。但我觉得至少可以做到的是,不要被感性蒙蔽。当爱情的酒让人飘飘欲仙的时候,当感觉一切都太美好的时候,不要庆幸,而是要警惕呀,那是荷尔蒙,是幸福梦,而梦,总有梦醒时分。
“我亲爱的女儿
当烟火绽放在夜空
你也尽情绽放并欢呼雀跃吧
但请用最后一秒
最后一秒
想一想那漆黑的夜 寒冷的风
谁将陪你一起度过”
人都是感性与理性的交织,没有人会完全理性。尤其对于蓬勃生长的少年,你要她充满理性,不大现实。那岂不是未老先衰,这是违背生命规律的。他们的理性,充其量可以作为感性爆棚、头脑发热时的一点冰水,冷却一下,清醒一点,也就足够了。
但是有一种品质,是可以从小培育的,那就是独立。情爱里如果有智者,那她首先一定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人。
李宗盛的第一段婚姻恰好能够说明这个问题。
1986年,在歌手苏芮牵线下,李宗盛认识了香港知名DJ朱卫茵,一见面彼此印象不错,于是就谈起了恋爱,1988年顺利结婚。婚后问题出现了。李宗盛整天加班,整个人陷进了工作里。而朱卫茵呢,走了另一个极端,整天无所事事,“就想着他能天天陪我”。
那个时期李宗盛写过一首歌叫《我的未来,我的家,我的妻》:“星期六的晚上你会在哪里,是该陪太太在家里,还是一个人出去。她自从结婚以后,每天都在问我,哪时候回去。男人女人有着什么样的关系,为什么在一起。”对家庭牵绊的困惑、质疑、烦躁,溢于言表。后来矛盾逐渐升级,两人争执日益频繁,直至感情疏远。最后,林忆莲做了最后一根稻草。
有一次采访,李宗盛讲:“如果再谈恋爱,我一定跟这个女生讲,如果我有快乐,我愿意跟你分享,但我没法给你快乐。一个人应该学会自己寻找快乐,而不是一味地等待别人给与。自己找到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如果只是把自己的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寄托越深,得到的伤害就会越重。”
怎么样?这种论调,男人们是不是听着很爽啊,是不是迫不及待想回家和老婆讲呢。的确,这其实不仅是李宗盛与朱卫茵,也是很多婚姻矛盾的根源。
婚姻不是把两个人捏在一起、变成一体,而是两个独立的人相伴而行的一段旅程。如果一个独立,一个依赖,时间长了就会失衡,独立的一方就会越来越累,直到被拖垮,然后逃跑。如果双方都不独立,那更惨了,就像两棵缠在一起的歪脖子树,一辈子拧巴,纠缠不清,谁也跑不了。
讲到女人的独立,堪称典范的是刘若英。
她从小独立,有一种卓尔不群的精神气质。身处喧闹的演艺圈,却内心平静,怡然自得,她特别善于独处,经常写作。在《我敢在你怀里孤独》这本书里,她写到:“幸福不可以依赖在另一个人身上,即便你结婚了,有一个伴侣,你也不能把幸福完全寄托在他的身上。人应该是,你很快乐,和另一个人在一起也很快乐;而不是说,我悲伤苦闷,希望他来解决你的问题。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问题。”
最为精辟的,还是这样一段表述。她说:“能把单身生活过好的女人,才能和男朋友相处好,你粘着他时,他就想办法逃;你把自己的生活和心灵都打理好,不依赖他,不试图套牢他,他就对你产生好奇,就想和你在一起,就想和你结婚。”天呐,简直说到男人心坎儿里了是不是?
面对这种精神独立而又聪慧的女人,男人们都会先掂量掂量自己,那些猥琐的、自卑的、内心有缺陷的,估计也就望而却步、自行绕道了,而真正敢于接近她、与她对视的男人,一定是那种本身独立、人格健全、内心强大、充满自信的优质男。独立完整的人格自带保护神,而且相互吸引,这样的男人女人在婚恋博弈中,幸福的胜算一定更大。
追求独立并不是喜欢孤独,拒人千里,恰恰相反,独立完整的人渴望亲密,也更擅长于亲密。我在家庭生活中深有感触,每次与爱人或孩子因为一些琐事而内心对峙、关系紧张的时候,其实多数不是因为别人或某件具体事,而是自己对自己不满意,自己内心烦躁,情绪处理不好,而迁怒于他人,把负面情绪投射传导到了家人身上。所以只有你把自己料理好,自己对自己满意,你的内心才是平静的、宽容的、充满爱的,才会有能力与爱人孩子相处好,才能够建立健康快乐的亲密关系。
“我亲爱的女儿
不要一味去追逐
而要学会吸引与等待
搭建你内心的城堡
王子自会到来
查理芒格说
如果你想获得你要的东西
那就让自己配得上它”
一个独立完整的人,更容易遇到对的人,但并不是遇到对的人,就万事大吉了。相爱容易,相处最难。难在哪里?就是既要适应对方,又不能失去自我。妥协付出与坚持自我之间的尺度,着实难于把握。
李宗盛和林忆莲,应该说都是比较自强独立的人。但是两个独立完整的人在一起,未必就会是一个完整和谐的家庭。
李宗盛与林忆莲结婚后,进入了事业的低谷。那时唱片行业改革,流行音乐从制作人主导转向了企划主导,歌曲要迎合受众口味,不再是制作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种转型,李宗盛很不喜欢。1999、2000两年里,作为公司副总裁的他,在组织里显得格格不入。“很多重要会议都没通知我参加,以免方案因我的坚持而被退回。”这样厚着脸呆下去没意思,2000年底,他离开呆了16年的滚石,决定前往上海开创自己的另一番事业。
与此同时,林忆莲的歌唱事业却是另外一番气象。2000年,她转投百代,发行了专辑《林忆莲's》,一首《至少还有你》风靡中国。随后又在香港红馆举办了个人演唱会,歌迷反响强烈,她又找到了昔日天后的感觉。于是,她决定前往香港发展。
李宗盛的上海事业毫无起色,“我跟上海那些蹲在桂平路上吃西瓜解渴等待工作机会的民工并无二致,活得就像一碗隔夜的面条。”不甘心的他,决定去北京重塑辉煌。
林忆莲说:我们一起去香港吧。李宗盛说:我们一起去北京吧。要强的两人,为了自己的事业,谁也不肯让步,最后,只好各自去了想去的地方。两人的感情就此出现裂痕,并开始了漫长的分居生活。终于在2004年,这段婚姻在两人的互不妥协中走到了尽头。
当年李宗盛事业发展势头正劲,面对朱卫茵的家庭需求,他不肯妥协。第二段婚姻中,林忆莲的歌唱事业势头强劲,面对李宗盛事业转型的需求,她不肯妥协。不知道李宗盛感受着林忆莲的不妥协,回想起自己当年的不妥协,心里会是怎样一番滋味?在后来的一次访谈中,主持人问李宗盛:这辈子真正爱过几个女人?他严肃认真回答:只有一个。大家都默认为他指的是林忆莲。但是我想,因果轮回,千帆过尽,他会知道,一个肯为自己妥协的人是何等珍贵。他心中的那个人,难道就不会是朱卫茵吗? 当然真正的答案只有他自己知道,外人都是妄加揣测。
漫漫人生路,再独立、再自强的人也需要一个伴儿。为了这份陪伴,我们就不得不放弃一些东西,就不能太过自我,不能自顾自做自己的事情、过自己的生活。而是要懂得妥协与让步,要让两个生命相互交融。当然,妥协让步不是没有底线,更不是单方面的牺牲,而是两个人都要去主动调整试探,努力找到***同的目标、生命的交集。而那就是成长。
美好的婚姻实际上是一种良性的互动。我感恩你的妥协付出,那么我就要为你成长;我可以为你妥协付出,那么请回报以你的成长。从相互妥协中,我们感受到爱和理解;从***同成长中,我们实现自我,同时也看到生活的希望。再次强调,这必须是双方互动的过程。如果一方一味妥协,妥协到失去自我,一方自顾成长,成长到自私自大,这样的两个人是必然走不到长久的。
“我亲爱的女儿
如果你是一棵小树
我希望 你身边还有一棵
留出空间让彼此生长
彬彬然向上 互遮风雨 ***享阳光
直到
枝繁叶茂
直到
地老天荒”
情爱里,无智者,因为说来容易,做来难。难归难,还要勇敢爱,懂得爱,努力找到对的人,付出真的心,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