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王爷没有什么太过工作,是如何消遣时间的?

文玩 有言道“王爷手中三件宝,核桃扳指笼中鸟”。这只是北京城老百姓传唱的清朝贝勒爷的一些出门走动的行头,到了如今也是很接地气儿的走进了寻常百姓手中。关于文玩,清朝最有名的藏家应该就是乾隆皇帝了,一生收藏名家字画1300多副,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三希宝帖之一,书圣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乾隆还在此帖上提上“神”字(乾隆的字是真不值钱,糟蹋了王羲之的名帖)。

其实作为王爷,经济实力和资源优势都具备收藏古玩的能力,收藏个字画古玩是很随意的,小到鼻烟壶、手把件、玛瑙琉璃木头串子,大到青花瓷器、唐三彩等陶瓷瓶子。都是王爷们热衷的东西。有喜欢玩木头和石头的朋友也知道,这些东西是要盘的,那么王爷们盘文玩也是一个不错的消遣项目。养鸟当然不能算是文玩,但也确实是个消遣的方式,溜鸟更是个消磨时间的活,鸟儿美丽的羽毛和清脆的歌喉都是取悦于人的地方。

听曲儿“自乾隆南巡之后,选江南伶工,召之入京,供奉内廷,名曰‘民籍学生’。此例迄于嘉庆末年,未尝或改。”——《清升平署存档事例漫抄》

清初的时候,京城盛行着昆曲、京腔,受到满洲贵族的热捧,常常会在皇宫里搭台唱曲儿,给权贵们解闷。后来

秦腔

再一次受到了追捧,名角儿均受到王公贝勒们的喜爱,再后来四大徽班进京,掀起了

京剧

“三庆的轴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台的孩子”。清宫庭还专门设立了管理唱戏唱曲儿的专职机构“

南府 道光时改名“升平署”,每年都要选出一些名角儿进宫授官。

道光之前,清庭的戏曲台子还是相当繁荣,但道光时期,裁剪了大量戏子,很多戏份都由太监学了上台出演,观赏性也就大打折扣,清朝王爷热衷于听戏的会在府中设戏台,请戏班子到府上表演,偶尔也会到京城的戏楼听一听现场版,这叫与民同乐。末代皇帝溥仪的族兄溥侗就是一个铁杆戏迷,无奈清朝国势衰落,这位贝勒爷为乐听名角唱戏,不惜降低姿态,伺候名角儿谭鑫培抽大烟,王爷伺候戏子在当时也成为一段奇闻。但这里也体现了清朝王爷对于戏曲的追捧和热爱。

打猎 清朝每年都会组织一次皇家猎场的狩猎活动,基本上都是在秋季进行,史书称之为“

行围 这种皇家狩猎活动几乎会让所有的王公贝勒参与,陪着皇帝玩当然也是个好差事,这一行围可不是一天两天就结束了,基本上的周期都在20天左右,这二十天里,皇帝管着吃喝拉撒,王公贝勒们跟着活动筋骨,运气好了射头鹿还有重赏,虽不在乎钱财,但乐在其中也是甚秒。

不光是皇家狩猎的时候才能打猎,被分封的铁帽子王爷往往都有很大的一片“封邑”,自己设个方圆几公里的猎场也是很随意的,放一些兔子、狍子到猎场里,没事了叫几个随从就可以狩猎了。

清朝王爷们远远不止这些娱乐活动,作为清朝的王爷甚至比皇上还要舒服,不用太多政务缠身,每月都有高于一品大员很多的俸禄。有些王爷的府邸豪华奢靡,娱乐设施相当齐全,有些别致的池塘花园,有着戏台子、舞场子、棋牌室,闲暇时间里,听听戏,赏赏花,下下棋,再盘盘古玩,遛遛鸟,沏一杯好茶,饮一杯美酒,比现代人只顾着玩手机要丰富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