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我整理的《落花生》教案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落花生》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

 1 、学习本课生字“辟、茅、榨、慕”联系上下文理解“居然”、“爱慕之心”等词语。

 2、读句子,理解爸爸与“我”的对话的含义,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使学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概括课文中心思想,学习课文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和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4、练习用“居然”“成熟”造句。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6、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2、练习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文插图

 课时划分: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提出学习目标

 1、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①谜面: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着个白胖子(花生)

 ②教师解题: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士里长成花生荚,所以叫落花生。

 ③简介作者:这篇课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因为小时候父亲关于落花生的一番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心要像花生那样,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所以常用的笔名是“落华生”。那么,他的父亲关于花生谈了些什么,是怎样谈的呢?我们来看课文。

 (板书课题15 、落花生 )

 2、引导学生(结合单元导读及课文提示)提出学习目标。

 ①把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难懂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

 ②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在书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迹,批批划划,并在旁边做上读书笔记。)

 ③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④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

 (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约8分钟。)

 要求: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这节课,我学会了开辟、分辨、翻地、收获、成熟等词语,明白了爱慕之心、实用、体面的意思。

 2、我会用居然、吩咐等词语说一句话。

 3、我会流利地朗读第10自然段。

 4、我会解答(课后思考题、每课一练的题目)。

 (教师及时到学生之中指导展示)

 (二)学文悟情展示(小组内或全班)

 1、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①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为什么以“落花生”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

 落花生是本文议论的中心事物,因此以落花生为题。全文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都是围绕题目来写的)

 (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可能总结不全,教师指导学生读有关句段来帮助学生概括总结。

 ②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种花生、收花生。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做了准备。

 第三段(第3自然段到最后)写吃花生时的议论。

 分段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将第1自然段分作第一段,学生不会有什么分歧;对第二段的划分,学生会产生分歧。有些学生会将第2自然段到最后都分作第二段,依据是这一大段是讲一家人过收获节。对学生的这种分段方法教师应予以肯定。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我知道这篇文章,通过这篇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也告诉我们,做人就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三)创造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组朗读课文的生字词语。

 2、小组朗读课文的第10自然段。

 3、小组分角色个性朗读。

 (小组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

 三、激发知识冲突(结合课时而变)

 四、知识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4个自然段。

 2、搜集、摘抄关于借物喻人的句子。

 五、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提出新的目标

 1、复习检查。

 听写生字词语。

 2、引入新课。

 指名三名学生有感情地分段朗读课文。普普通通的花生引出了一家人的许多话题,使我们对花生也生出了几分敬佩之心,带着这份敬佩之情,我们来学习课文。

 3、引导学生(结合单元导读及课文提示)提出学习目标。

 ⑴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想想课文为什么以落花生为题。

 ⑵课文围绕了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

 ⑶背诵第10自然段,说说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

 ⑷从文章的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上,哪 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⑸课外资料搜集展示。

 ⑹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个性创作。

 二、展示学习成果

 (一)学文悟情展示(小组内或全班)(此环节有时可与“创造性展示”合为一体)

 1、学生从重点词句中体会情感,感受写法。

 (1)齐读父亲的第一次议论。思考:父亲是怎样通过比较说明花生最可贵之处的?

 (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较。通过果实的样子、果实结出时的位发的比较说明花生最可贵之处的)

 教师帮助学中抓住关键词语“埋在地里”“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上”“矮矮地长在地上”等进行分析,体会出花生的默默无闻,朴实无华。

 (2)齐读父亲的第二次议论,思考:父亲借花生来教育孩子们做什么样的人?

 (谦虚朴实,不计名利,不会炫耀自己,对别人有用的人)

 (3)作者对父亲的话理解了吗?你从哪里看出的?读出有关的句子。

 ①出示填空,指导背诵。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②你对作者的话理解了吗?什么叫有用的人?什么叫只讲外表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③小结:作者受父亲的启发,所说的这段话是全文的中心所在。它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做人的道理,赞扬了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谦逊朴实、不计名利、有真才实学而不炫耀自己的人;赞扬了一切默默无闻,为人民多做好事,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批判了那些只求表面,贪图虚名,不学无术,对社会没有用的人。父亲的教导深深印在作者的心上,“落花生”的精神贯彻在他一生的做人、写作和教学之中。

 2、学生展示朗读能力。

 小组内***同来练读,个人读;把自己找出来的语段读给大家听;可以邀请其他同学和你一起读。

 3、练习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①结合“我”的一段话,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课文通过收获节上一家人对花生好处的议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②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可以使学生对文章的主次有具体的感受,对文章主次与中心思想的关系有比较具体的体会。

 (板书:略写详写)

 (二)创造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2、小组展示自己仿写的一段话。

 3、小组通过朗读自己创作的诗歌来表现个性。

 (小组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

 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

 1、课文围绕了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

 2、课文为什么要以“落花生”为题?

 (此环节有时与“学习成果展示”合为一体)

 四、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1、搜集资料的展示

 学生展示搜集的借物喻人的文章。

 2、个性创作展示。

 以扫帚、蚕、橡皮、钢笔等为例,谈谈从中你悟到了什么人生道理?

 五、作业

 1、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2、以扫帚、蚕、橡皮、钢笔等为例模仿本文写一个小练笔。

《落花生》教案 篇2

  教案示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吃过花生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写花生的课文。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常吃的花生,可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来谈一谈?

 4.过渡:课文围绕花生讲了一些什么事呢?同学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读错或读破句的地方。

 3.用生字词卡片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可指名读、齐读、分行、分组比赛读)。

 4.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指定的段落,评议读的情况。

 5.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①种花生、收花生。②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收获节做了准备。③吃花生时的议论。)

 教师:按照课文讲的这三件事,我们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来理解。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二部分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汇报交流。

 (1)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2)质疑、解疑。

 ①“开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说“开发”出一块空地?

 ②“居然”一词怎么理解,你能找一个和它意思相近的词吗?

 3.指导感情朗读。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预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交待探究目标

 1.回忆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

 2.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课文,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弄清作者对落花生为什么有着特殊的感情,还要学习作者表达思想的方法。

  二、深入探究课文的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部分课文讲了几层意思?

 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3-11自然段)讲议论花生的好处。第二层(12-15自然段)讲从谈花生到论人生。

 2.自读课文,画出父亲说的话,谈谈你的理解,体会文中对花生好处的议论以及从谈花生怎么到论人生。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l)体会第一层意思(重点理解父亲的话)

 ①投影出示父亲的话。

 ②指名读父亲的话,然后完成如下填空:

 父亲的话中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一见就________,但是和________相比,还是_______最可贵。

 ③分析父亲的话,学生议答。

 a.“爱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爱慕之心”?

 b.父亲有没有产生爱慕之心?父亲对什么产生了爱慕之心?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c.什么是“最可贵”?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引导学生理解苹果、桃子、石榴高挂枝头,炫耀自己,而花生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具有藏而不露的美德。)

 d.学生再次读父亲的话,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a)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

 b)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

 c)我们不需要外表美。( )

 ④教师:本课中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仅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并不是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

 ⑤生活中有没有其他事物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的?有没有具有花生品质的其他事物?你能用上“爱慕”一词吗?

 (2)体会第二层意思

 过渡:父亲给我们点出了花生有别于桃子、石榴、苹果的特点,父亲仅仅是说花生吗?

 ①投影出示父亲的话。

 ②学生齐读,谈理解。

 (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

 ③教师:父亲的话孩子们明白了吗?从哪儿看出来?

 ④理解“我”说的话:

 a.齐读

 b.讨论交流

 “体面”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讲体面”?什么是“有用的人”?“有用的人”和花生有什么联系?

 c.你身边有没有这种默默奉献的人?清说一说。

 d.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

 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部分。

  三、分清课文的主次

 1.按课文叙述的顺序填空,再说说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思考·练习2)

 种花生→( )→( )→( )

 2.思考: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3.阅读读写例话《分清文章的主次》。

  四、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们交流。

 3.总结:课文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收获节上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课文在讲述的时候主次分明,把次要内容写得比较简略,把主要内容写得比较详细。正是由于围绕主要意思主次分明,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今后我们在读文章或写文章的时候要注意分清文章的主次。

  五、延伸拓展

 人们常常从某种事物的特点上,体会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你能以一种常见的事物为例,说说你体会到的道理吗?

  六、巩固识字,记忆生字,读写词语

  七、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从课题引入,通过启发谈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重点探究写吃花生时的议论这一部分,通过谈体会、做练习、感情朗读等多种形式理解和感悟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教育学生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分清课文的主次并体会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请教别人,了解有关花生的知识。通过自谈自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深入探究课文。

 探究活动

 辩论会:

 1.在现代社会,你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还是想做苹果那样的人?为什么?请各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实话实说,教师不要流露倾向性。

 2.请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上台,想做苹果那样的人坐在下面,分成两个阵营展开辩论,教师做主持人。

 3.在充分辩议的基础上完成练习。以“我要做哪样的人”为题写一两段话,要求实话实说,有真情实感。小学四年级语文《落花生》教案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落花生》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能理解父亲和我的话,并进行说话练习。

 2、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3、懂得做人不应只讲体面,应该做有真才实学,对人有用的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词语并给课文分了段。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的第二大段,着重理解重点段中父亲说的话。对了,大家想知道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吗?作者的名字叫许地山(板书),是现代著名的作家。许叔叔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叫落华生,为什么取这个名字,你们知道吗?我们这节课就从课文中解开这个秘密,看谁肯动脑,最聪明。

 二、整体感知第二段。

 师:同学们各自读第二段,完成填空。

 这篇课文描写了()、()、()、()、()五个人物,描写时又重点抓住人物的()去写,其中又重点描写了()的语言,他说了()次话,其中第(

 )次和第()次最重要。

 三、重点学习父亲的话。

 1、谁先来读父亲第一、二次的话。

 2、姐姐、哥哥和我是怎样回答的?

 (1)我们三姐妹的话分别从花生的哪些方面来说它的好处的?

 (2)把我们三姐妹的三句话合成一句,怎样说?

 3、师:我们三姐妹是从花生的味道、用途、价钱来谈花生的好处,而且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的好处是什么呢?我们来读父亲第三次说的话,完成填空练习。

 父亲的话中提到了()、()、()、()四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让人一见就(),但是和()相比,还是()最可贵。

 4、可贵是什么意思?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呢?我们再默读父亲的话,用笔划出花生的哪些特点与桃子、石榴、苹果不一样?

 花生

 桃子、石榴、苹果

 不好看

 鲜红嫩绿

 埋在地里

 高挂枝头

 挖起来才知道

 鲜红嫩绿

 师:花生果实的好处很多,可它埋在地里,必须挖起来才知道,从不显耀自己,而是默默无闻地奉献给人们,(板书:默默无闻)这正是花生的可贵之处,父亲这是在赞美花生。我们用赞美的语气再读父亲的话,该怎样读,自己先练练。

 5、师:丁丁和小华这两们同学读了这段话后,他们是这样理解的,是否正确,为什么?

 丁丁说: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小华说: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地挂在枝头的上东西都是不好的。

 过渡:父亲的话孩子们明白吗?我是怎么理解,怎么说的?

 四、学习我的话。

 1、出示我的话,齐读。

 2、体面是什么意思?(处表好看)讲体面是什么意思?(讲究外表好看)人要不要讲体面?

 3、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是怎样的人?

 4、有用的人是怎样的人?

 5、有用的人与花生有什么联系?(板书:有用的人)

 6、我们身边有没有这种默默奉献的人?请说一说。

 7、同学们学到这里,心中肯定充满了对花生的喜爱之情,赞美之情,好,谁想用自己的话语来赞美花生,赞美许许多多像花生一样有用的人。

 我爱花生,它的好处很多,它虽然没有(),但可贵的是()。我们的()不正像花生一样吗?他()。我赞美花生,我更要赞美()。

 8、朗读对话。

 五、谈话解疑,深化教育。

 1、你们知道许叔叔为什么取这个笔名吗?

 2、师:许地山叔叔在一篇文章中也谈到了他的笔名,他是这样说的,我们来读一读。

 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六、课外延伸。

 课文学完了,老师要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每位同学回家后,买上半斤花生。晚上,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尝尝花生。可别光吃,还要和你的妹妹、弟弟、爸爸妈妈谈谈有关花生的话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