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神论与有神论最终谁会获胜?为什么?

有神论与无神论之间的争论是一个历史性的话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但我们需要意识到这种争论的本质:它是实体文明与主体文明之间的争论。

当然,要看清楚这一点并不容易,何况宗教文明只是实体文明诸多表现形态中的一种而已。这里,宗教文明的本质是实体文明,但问题在于,实体文明本身又是什么呢?

关于实体文明的知识,也就是哲学,但很显然,哲学知识尚未实现。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神学知识也没有实现,毕竟哲学与神学是同一种学问。

如此一来,我们就能够意识到有神论与无神论争论的本质在于,并不能确认神是什么。也就是说,离开神学,有神论者就不可能说服无神论者。

但有神论者自身能够确认神是什么吗?答案也是否定的。并且,这种否定导向了两种不同宗教的存在。一种是属灵者——实体的宗教,另一种是非属灵者——主体的宗教。

在这两种宗教中,前者的神有实在——绝对的超越者支撑,它也就是殉道者查士丁所谓的真宗教;而后者,显然已经背离了实在——绝对的超越者,因而它只会给人带来宗教虚无主义。

事实上,宗教虚无主义无所不在。只要神学还没完成,宗教内部就会存在无休止的争论,更不用说与无神论者之间的争论了。

因而,重要的仍是实现神学。属灵已经带来了一种特定的事实,难道不足以确认相应的知识?这其实是涉及到了信仰与理性之间的融合问题。

应该说这种知识是存在的,比如奥古斯丁的直接的内在性就揭示了这一点。但问题在于,普遍的知识却是不可能的,因为直接的内在性并不能为主体存在者所经验到,那么关于它的普遍知识也就不会存在。

但这一问题仍是能够得到克服的,因为主体存在者能够通过艺术来获得相应的普遍经验,这就是涉及到了诗学。也就是说,当诗学完成的时候,神学也就同时完成了。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诗学来确认神是什么,从而解决有神论与无神论之间的争论。这个最终确认的神,有可能不是有神论者认为的那个神,也有可能不是无神论者认为的那个神。那他到底会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