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关于安徽炉桥的作文100字
安徽炉桥
炉桥多水,右窑河,左洛涧,北枕淮河,南依马场湖,且水系多由东向西流。自古有逆水主贵之说,所以,当初曹操视这里为兵家胜地,选择在此筑炉冶铁,铸造兵器。故炉桥还有一个古称:冶溪。一个地方的地名,往往是这里的历史胎记,冶溪之名或多或少地传递了近两千年前这里炉火熊熊,锻甲铸剑的信息。今天炉桥的地名还有马园——曹军骑兵营地,马场湖——曹军马放牧处;郑家营、塘北营、十里营、张家营等——曹操步兵营地……“铸铁熔金事有无?传闻故老定非诬”清代炉桥籍的大学者方浚颐如是说。
镇外水网密布,镇里水井星罗。在炉桥古镇,水井有二三十口之多,著名的有马道井、三眼井、三山夹一井。其中以马道井为最,据说当年就是曹操军队人马***用的水井。井也由此得名。老人们回忆说,马道井不仅水量丰沛,而且澄洌甘甜,用以泡茶,汤清色正,味醇甘永。遗憾的是,马道井三四十年前镇供销社扩建时被封埋地下,永别天日。现在还能看到的是三眼井,青石井盖上,三只眼睛炯炯注视着,见证着流年往昔的世事沧桑。距三眼井百把米处就是著名的美人巷。相传这窄窄的小巷两侧高门大院内住着家族庞大的方氏小姐闺秀们,白日足不出户,每到晚间,美女们走下绣楼,在巷内活动以利健康。巷子两头派人把守,闲杂人等不得入内。据说就是这三眼井的井水滋润了美人巷的美人们鲜丽的容颜。站在井边远望巷口,依稀有袅袅婷婷的美人身影拂过眼帘。
现在老井老了,大多已废弃不用,或与人们的三餐饮食渐行渐远,只能成为老人们忆往追怀的物证了。
在炉桥,除了这些老井之外,还有一处水源让镇上的人们感念不已——龙潭。龙潭位于炉桥镇西南约一公里,系洛水注入窑河入口处。洛水源自东北的镆邪山,由东向西流入窑河,洛水注入窑河时流向陡转九十度,故水旋转不止,形成深潭。当年未受污染时,水质清冽甘美,镇西的居民饮水多取于此,俗称窑湾水。“洛水东来转北流,水漩千转碧潭幽。迷蒙更喜烟雨后,俄闻琵琶话轻柔。”窑湾水,一个离心灵多么贴近的名字。
水,滋养了炉桥一千八百年的历史,炉桥的历史是从冶铁铸剑开始的,或许由此淬炼出了这里骁勇彪悍的民风。与此同时,也培育了另一种与水有关的生活习俗。
老茶馆
已过花甲之年的郑金升夫妇,每天早晨四五点就要起床,在不大的两间屋子里,一字摆开四个煤炉,红旺旺的炭火将四个水壶里的水顶得热气噗噗直冒,旁边的橱柜里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擦拭得铮明瓦亮的白瓷茶壶。他的茶馆就在炉桥的冶溪大道上,离火车站只有百把米左右,火车站现在已经弃掷不用,所以来往行人不多。和炉桥绝大多数茶馆一样,郑金升的茶馆同样没有名字招牌,因为他的茶客都是老主顾。茶摊就摆在冶溪大道的路两边,矮桌,方凳。六点左右,最早的茶客就到了,照例点了一块钱一包的六安瓜片,一块钱一碟的葵花籽,嘬着茶,嗑着瓜子的片刻,就有后来者,提着方凳,捏着同样的一包茶叶挨身坐下,郑金升赶紧续水。于是,一人,二人,三人,四人……茶叶一包,两包,三包,四包……紧紧地团结在那盏白瓷茶壶的周围……于是,街两边的茶桌,一桌,两桌,三桌,四桌……四五十个茶客就这么在冶溪大道上展开了他们新的一天。
菜市场里的范家茶馆算是一家年代久且比较上规模的茶馆。范老爷子夫妇俩经营了二十年,现在年纪大了,交由女儿来打理。我们赶到范家茶馆是早晨七点多,已错过了高朋满座的时间,只剩院落里零星的二三十位茶客。老爷子告诉我们,客人们大多是挑着担子拉着车子兑完菜来这儿喝茶的。茶馆一年到头都开张,春节的早晨茶馆还做“迎新活动”,一壶茶水、四盘点心都免费。除了来茶馆喝茶,他们还提供“外卖”,为门前菜场上喝茶的客户上“门”服务,一包茶叶一元钱,一包瓜子一元,开水免费供应。一溜烟望过去,果不其然,肉案上,菜摊旁,都放着茶碗、茶壶;摊主们一边聊天,一边喝茶,一边卖菜,完全一幅消闲惬意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