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给我介绍一下太极的由来及思想?

老子》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几千年来,政治家把它作为治国之道,军事家视它为军事典籍,中国哲学以它为滥觞,我国道教以它为经典,气功修炼以它的学说为指导,祖国医学被它的理论所笼罩,文学艺术得到了它的启蒙,现代科学又受到了它的启发。中华武术的集大成者——太极拳也不例外,它完善的理论体系和高超的技能实践,自然也要受到《老子》思想深深的影响。

《老子·二十八章》有云:“复归于无极。”在我国学术界首创的哲学术语“无极”。而“太极”一词,则最早见于《老子》稍后的、直接秉承老子旨意的《庄子》(《易传·系辞》中也有“太极”一词,但在帛书《系辞》却为“大恒”。而大多数的学者都认为,今本《系辞》是在帛书《系辞》的基础上,又融合了其它部分的文字编辑而成的。因此,此处的“太极”一词可能要稍后于《庄子》)。

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第一句话就说:“无极而太极。”众所公认的太极拳经典《太极拳经》(王宗岳著)也开宗明义:“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过去一些较早的太极拳老谱都称太极拳套路中一开始的“预备式”为“无极式”或“太极式”(沈寿《太极拳法研究》P6)。由此可见,太极拳的“太极”概念显然来自于《老子》的“无极”,“预备式”的两种名称明确地指出了二者的渊源关系。

“以柔克刚”是太极拳不同于其它拳术的最大的特点。太极拳《打手歌》中唱道:“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拔千斤。”武禹襄《打手要言》中也说:“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人们常称慢悠悠的太极拳运动为摸太极,就形象地描绘出太极拳“柔”的特点。而:“老子贵柔”也是自古以来学术上的一致看法。因为《老子·四十三章》中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在七十八章又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在七十六章还说:“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太极拳与此真是一脉相承。

同样,主“静”,也是太极拳理论所一贯强调的主张。“虽动犹静”、“松静自然”、“以静制动”、“后发制人”是太极拳运动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似乎也来自于《老子》“静为躁君”(二十六章)、“归根曰静”(十六章)、“静胜躁”、“清静为天下正”(四十五章)、“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六十一章)的观点。

但是,贵“柔”,并不是不注重“刚”;主“静”,也不是要否定“动”。只是由于人们过分地容易被事物“阳”的一面所迷惑,所以老子就要矫枉过正,故意地强调一下其“阴”的一面罢了。事实上,《老子》和太极拳理论中还有一个“守中”的原则。《老子·五章》有云:“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正因为老子思想自始自终贯穿了这一原则,使得中国历史上诸多互相对立的学术流派的理论和观点都能在《老子》中找到其最早的雏形。而“太极”这一哲学概念本身的意义也正是包含了“两仪”,即包含了阴阳、刚柔、动静,包含了一切的对立和矛盾,故太极拳理论特别强调阴阳相济的作用。《太极拳经》云:“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打手要言》也强调“视动犹静,视静犹动”极力避免执一端而失其“中”,而在具体练法上,太极拳师们也特别强调习练者要保持“立身中正安舒”、“不偏不倚”、“劲似松非松,将展未展”等等较为适中的状态。在意旨、风格都极为近似的“内家三拳”中,形意拳注重上肢,八卦掌注重下肢,而太极拳则特别注重腰部。腰者,一身之“中”也。太极拳理论在这方面则有“刻刻留心在腰间”、“腰为车轴”、“活泼于腰”、“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必至偏倚,其病必由腰腿求之”等说法。当我们在练习太极拳时,若抓住了这一重要的“中间”部位,则全身便能“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凹凸处,无使有断续处”,“周身节节贯穿”(张三丰《太极拳论》),那么,就“能懂得开合,便知阴阳。到此地位,工用一日,技精一日,渐至从心所欲,罔不如意矣。”(李亦畲《五字决》)

一个没有经过武术训练的人,在面对一个外力将要袭来之时,本能的条件反射就是要使自己马上产生一个相反的力,将其反击回去。即使对于世界上大多数的格斗术来说,也不过都是在如何增加这种抵抗力上下功夫。当我强敌弱时,这种功夫确实有效。但是,我们碰到的对手并不一定都是弱者,尤其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硬拼”往往吃亏。为此,太极拳在技击上提出了一个原则,叫“舍己从人”,就是要锻炼一种当面对外力的打击时,怎样才能做到迅速产生一种“顺应来力”的条件反射,将其化解。正如《太极拳经》所云:“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这一 “以静制动”、“以弱胜强”战术,不仅符合老子主“柔”、主“静”的观点,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似乎又取自于老子“顺其自然”的主张。老子“绝圣弃智”、“少私寡欲”(十九章)以及一再强调的“无为”思想,显然就是更高意义上的“舍己从人”。对此,老子曾不无自豪地说:“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十七章)

“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但“道法自然”(二十五章)的思想表明,“自然”似乎比“道”还要更为“高级”一些。这一观点,是老子的本体论思想不同与西方本体论的一个最为显著的标志。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说法,也就是说,只有尊重客观事实,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才不会在实践中碰钉子,才会在现实中无往而不胜。在推手和技击中,对方的一举一动就都是自然规律,此时如果不能舍己从人,总是想当然地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攻,那就不可避免地要以失败而告终。太极拳之所以能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之林中异军突起,成为修身、练性、养生、技击等各个方面的佼佼者,是与它接受了老子这种特殊的逆向思维分不开的。

另外,老子“虚其心,实其腹”(三章)的说法,简直就是对学习包括太极拳在内的一切内家拳法和各派气功门类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老子“知其白,守其黑”(二十八章)也是对太极拳知刚守柔,知快守慢,知外守内、知技击守养生等等特点的一个高度抽象。

太极大师杨澄甫的得意弟子陈微明先生早年也曾发现了《老子》所阐述的思想与太极拳理论的密切关系。在他所著《太极拳术》一书中,就辟有“太极合老说”一节,其中列有太极拳理论与《老子》相合之处数条。所幸此节不长,现摘录如下,以补本文之不足(其中标点符号为笔者所加):

老子曰:“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其观其徼。”与之黏随,观其化之妙,忽然机发,是谓观其徼。

老子曰:“有无相生,前后相随。”是谓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进之则愈长,退者则愈促。

老子曰:“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故太极无法,动即是法。

老子曰:“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绵绵若存者,内固精神;用之不勤者,外示安逸。

老子曰:“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自存。” 后其身而身先者,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也;外其身而身存者,由己则滞,从人则活也。

老子曰:“上善若水。……居善地,心善渊,……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居善地者,得机得势;心善渊者,敛气敛神;事善能者,随转随接;动善时者,不后不先。太极之无敌,惟不争耳。

老子曰:“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是谓极柔而至刚,万法而归一。

老子曰:“曲则全,枉则直。”是谓曲中求直,蓄而后发。

老子曰:“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太极黏连绵随,不与之抗。彼张我歙,彼强我弱,彼夺我与,然后能张,能强,能夺。

老子曰;“反者,道之动。”故有上必有下,有前必有后,有左必有右。

老子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又曰:“不争而善胜……不召而自来,”是谓引进落空,四两拔千斤也。

太极拳理论与《老子》思想如此地吻合,这绝非偶然。《老子》是我国最早的哲学思辨专著,它具有广博精微,无所不包的特点。这是一切学派创始者的一个显著的特点(老子不仅仅是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而且还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创造者之一)。这一规律正象老子指出的那样:“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但“万法归宗”,分析要有综合,民主还要集中。具体一门学科,一项技术由蓬勃发展而形成诸多分支以后,总要有人总结,有人提高,万法最终还要归“一”,归“道”。事实上,太极拳正是对中国武术文化的一个总结,一个提高。因此,太极拳与《老子》的这种不谋而合就是很自然的了。

太极拳究竟创于何时何人?目前有多种说法。但从太极拳在中华武术中的地位来看,对中国文化,尤其是对道家文化和老子学说没有极深的造诣,是不可能创出内涵如此深厚的拳种的(近年学术界的研究表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儒道互补、外儒内道的特性,但儒家似乎历来对武术不感兴趣)。从现有的一些古典文献资料来看,武当道士张三丰不仅具有这样的条件,而且张三丰的身世似乎与老子极其相仿,他们都具有忽隐忽现的特点。《史记》中载有孔子对老子的评价:“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认为老子深妙莫测,不可琢磨。这一特点还表现在后人对老子其人其书的考证上,早在汉代的司马迁就已经不能完全断定老子到底是老聃?还是老莱子或周太史儋?老子活了一百六十余岁还是二百余岁?是春秋时人还是战国时人?老子出关以后,更是“莫知其所终。”《老子》一书,是老子一人所著?还是在春秋战国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才逐步完善的?都有待考证。张三丰也是如此,其名字就还有张三峰、张山峰等多种说法,史载宋、金、明三朝都有其人,曾死而复活,他的生卒、年龄都不可考。其行踪飘忽不定,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多次派人寻访,皆不遇而归。世传有《无根树》、《太极拳论》等武术气功专论。像这样的得道之士,对《老子》一定有着极高深的研究,对老子思想的认识也一定非同小可。

太极拳理论与老子思想是如此地吻合,张三丰的身世与老子又是如此地相似。这样看来,如果我们采取张三丰创太极拳于明初的说法,那么《老子》与太极拳的这种渊源关系的自然性似乎就更加合情合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