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问礼处”碑的古籍记载

关于孔子问礼予老聃,历史上实有其事,不少古籍都有记载。如《史记·孔子世家》所载,虽有本传记载稍异,但对问礼一事则确认无疑。孔老相会和孔子学子老子的记载,见于《礼记·曾子问》四次,《庄子》五次(见“天地”、”天道”、“天运”、“回子方”、“知北游”各篇)。此外也见于《孔子家语》和《吕氏春秋·当染篇》。孔子,问礼于老聃的故事出现子不同学派的典籍上“在传说不同的系统中,而发现可以互证的材料,则不能不说是有力的材料”(见徐复观《有关老子其入其书 的再检讨》)。“孔子问礼的传说,春秋以及战国,必定是很流行,所以儒家都不能为他抑低孔子而埋没他(语见陈荣捷《战国道家》)。所以孔子问礼于老聃,是毫无疑问的事实。

查阅古籍,孔子问礼前后有两次,一次是老子在鲁国苍党为入助葬时,在从墓地返回的路上遇见孔子,孔子向其问礼。《左传》记载当日有日食现象。另一次是孔子和南宫敬叔一道,受鲁王派遣,驾着驷马一车,到东周王城洛阳“问礼于老聃,问乐于长弘”,查考先王之遗制,探究西周王朝的礼乐制度。 现有问礼碑在河南。

由于孔子问礼老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在孔子问礼老子之地,多有碑记留存。据了解,现存孔子问礼老子一事,有三处可循,一是山东孔府家庙,内有孔子问礼图,另外两处在河南,有碑记作证,一是鹿邑,一是洛阳 。

鹿邑的孔子问礼碑却受到了高规格的待遇——被置于鹿邑文化遗迹明道宫的老君台上。

鹿邑明道宫的老君台又叫升仙台,因传说老子在此台子上羽化成仙而得名,又因老子被宋真宗封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老百姓就习惯地称为老君台。

老君台***有33级台阶。在古代,数字3为大,33为最大数。道教认为天有33层,最高层是第33层,老君台正殿在33层上,表示老子达到了最高层,道教有“33阶上青天”之说。到了33阶之上,来到了老子飞天升仙的地方,会有一种在青天之上的感觉。到达了台上,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仙人。

问礼碑就嵌在老君台上,该碑首刻二龙戏珠,边饰图案,明代万历年间进士、鹿邑知事王梦蛟书丹并刻立。碑文为楷书阴刻“孔子问礼处”,原立于万教之祖牌坊西侧,后来被移到了这里。

老君台高8.84米,台底面积765平方米,全台以古式青砖堆砌,按八卦形状设计成为八边八角,周围立垛口女儿墙,是鹿邑老子文化的标志性建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