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错了人用文言文
1. 说别人错的时候,先看看自己做的对不对,用古文怎么说
1、君子正人先正己,己不正焉能正人乎。
作者:孔子 出处:《子路篇》
译文:真能端正了自身的行为,从政治理又有什么难的呢?不能够端正自身的行为,又怎么去使别人端正呢?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作者:曾子 出处:《论语·学而》
译文: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
3、欲论人非,必先自论。 讨人之错,必先自审之。
作者:孟子 出处:《人为纶》
译文:想要谈论别人的事情,先想想自己的问题。要想问责别人的错,先问问自己有错吗。
4、正人先正己。
作者:王朔 出处:《永失我爱》
译文:想要纠正别人就要先匡正自己。
5、未言人非,先言己过。
作者:王中 出处:《论》
译文:还未谈论别人的事情,自己已经做错事了。
2. 错在文言文中的意思错 <;动> 1.(形声。字从金,从措省,措省亦声。“措”意为“用手复原”。“金”指“金属器皿”。“金”与“措”省联合起来表示“动手(磨擦、涂饰等)使金属器皿恢复本色”。本义:恢复金属器皿本色。转义:非原来的(颜色、位置等)。偏离。不对。转义的引申义:不正确) 2.同本义 [inlay with gold,silver,etc.] 错,金涂也。从金,昔声。――《说文》 金银要饰谓之错镂。――《通俗文》 鼎错日用而不足贵。――《淮南子·说山》 3.又如:错臂(用丹青画饰手臂) 4.互相磨擦 [grind] 错,磨也。――《广雅》 八卦相错。――《易·说卦》。虞注:“摩也。”
5.又如:错牙杂 6.杂[mix] 错,杂也。――《小尔雅》 错综其数。――《易·系辞传》 交错以辩。――《仪礼·特牲礼》 车错毂兮短兵接。――《楚辞·国殇》通假 错者所以治锯。――《列女传·仁智》 7.又如:错石(彩石,错杂叠积各种石头而成文彩);错列(错杂排列);错戾(错杂,交杂);错行(交替运行);错落(交错纷杂) 8. 废弃[abandon] 殷既错天命。——《书·微子序》 9. 分开;岔开[separate]。如:错口儿(开口);错缝儿(微小的过失) 10. 转动[turn]。如:错眼珠;错身 错〈名〉 1. 琢玉用的粗磨石[coarse wetstone] 锡贡磬错。——《书·禹贡》。孔传:“治玉石曰错。” 2. 适于磨光或磨快刀具的石头;磨石[grindstone] 它山之石,可以为错。——《诗·小雅·鹤鸣》 3. 锉刀。磋治骨角铜铁的工具[file]。如:错刀(还作古钱币名。王莽时所铸) 4. 错误[error;mistake]。如:错事(错误的事);错缪(谬误,差误。也作错谬);错见(失算);错上了坟(看错了人) 错〈形〉 1. 杂乱;交错[in disorder;alternate] 觥筹交错。——欧阳修《醉翁亭记》 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 又如:错文(交错为文);错落(不一致);错合(交互配合) 3. 坏的;差的[bad]。如:这件事办得还不错 通假字 1.通"措"。放置;安置。 2.通"措"。安。 3.通"措"。舍弃;置而不用。 4.通"措"。停止。 5.通"措"。施;推行。 6.通"醋"。《管子·弟子职》﹕"置酱错食,陈膳毋悖。"郭沫若等集校﹕"古本'错'作'醋',刘本﹑朱东光本 同。"一说设置,安置。集校又引张文虎曰﹕"'错'犹置也,下文云'凡置彼食'是也。朱本讹为'醋'。" 7.通"促"。仓促,急迫。参见"错愕"。
3. 三国志中曹操不怕别人看错他怎么说的楼上的,请严肃对待每一个问题!
一、首先声明,“过去看错了我 今天又看错了我 。。。。。我从来就不怕别人看错我 这样的 。。 ”这话,既不是《三国志》中的话,(《三国志》是陈寿是三国归晋以后写的,用的是真正的文言文,著名的有宋代裴松之给《三国志》注释过,不过现在去看,也很难懂);也不是《三国演义》中的话,《三国演义》是明代罗贯中写的,用的是简易文言文,现在看起来很容易懂,具体表现就是老版央视的《三国演义》中的对话,即易懂,而且精简,个人感觉很不错;
二、再说:“过去看错了我 今天又看错了我 。。。。。我从来就不怕别人看错我 这样的 。。 ”这话应该是《新三国》中的语录,此语出自高希希一众等《新三国》编剧组的,曹操根本没说过这话。楼主切记被高希希误导。
三、所以这句话没有文言文版本,也不是我楼上的说这句是“演义中虚构的”,《三国演义》中没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