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新闻媒体不能搞低俗报道?
1.造成“精神污染”。目前低俗新闻带来的收视繁荣实际上是畸形的繁荣,是以牺牲媒体的社会责任和道德原则为代价的。对低级趣味的八卦新闻和暴力、凶杀的大肆渲染,已对观众造成严重的“精神污染”,这种污染比环境污染还要可怕。它虽然一时提高了收视率,却误导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容易由媒体媚俗发展为全社会媚俗。
2.导致媒体公信力下降。抓住鸡毛蒜皮的小事,将本不该报道的琐事公之于众并耸人听闻地渲染,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向歧途,浪费了观众的时间。报道矛盾纠纷时不弄清来龙去脉,没有双方互陈,全按记者的预设倾向,突出一方,淡化另一方,报道失实、片面等都导致媒体的公信力下降。
3.严重损害新闻记者的社会形象。不分场合、不分对象、不分轻重地滥用偷拍等非正当手段采访,严重侵犯被偷拍者的权益,也有损媒体光明正大的行业形象。一些记者置受害者的痛苦于不顾,刨根问底,往其伤口上撒盐,缺乏起码的人文关怀。
4.不利于形成文明向上的媒体文化。故意将一些社会丑恶现象放大,把乱七八糟的信息传递给大众,却不加以正面引导,让大众自己去判断,只能导致栏目格调低俗,媒体文化走向粗俗、粗糙。
5.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凶杀、暴力和绯闻等低俗新闻伤害社会风气,最大的受害者将是青少年,电视低俗之风的盛行会影响他们形成健康向上的世界观。对各类犯罪案件细节的展示,容易引起分辨能力差但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强的青少年盲目效仿。目前,媒体的误导已成为青少年犯罪的重要诱因。
6.降低政府和职能部门威信,给政府工作添乱。民生新闻报道常常会涉及到政府职能部门,有些媒体往往不分青红皂白,只要是市民有抱怨的,不经过事前调查核实,立即前往兴师问罪。结果,原本能通过正常途径解决的事,当事人却要带着记者找上门去,弄得职能部门摸不着头脑,面对镜头十分尴尬和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