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数学家的故事!!!!急!!!!!!!!!!!

关于无理数的发现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世间任何数都可以用整数或分数表示,并将此作为他们的一条信条.有一天,这个学派中的一个成员希伯斯(Hippasus)突然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是个奇怪的数,于是努力研究,终于证明出它不能用整数或分数表示.但这打破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信条,于是毕达哥拉斯命令他不许外传.但希伯斯却将这一秘密透露了出去.毕达哥拉斯大怒,要将他处死.希伯斯连忙外逃,然而还是被抓住了,被扔入了大海,为科学的发展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希伯斯发现的这类数,被称为无理数.无理数的发现,导致了第一次数学危机,为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几何之父——欧几里德

我们现在学习的几何学,是由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公无前330—前275)创立的。他在公元前300年编写的《几何原本》,2000多年来都被看作学习几何的标准课本,所以称欧几里德为几何之父。

欧几里德生于雅典,接受了希腊古典数学及各种科学文化,30岁就成了有名的学者。应当时埃及国王的邀请,他客居亚历山大城,一边教学,一边从事研究。

古希腊的数学研究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曾经出过一些几何学著作,但都是讨论某一方面的问题,内容不够系统。欧几里德汇集了前人的成果,采用前所未有的独特编写方式,先提出定义、公理、公设,然后由简到繁地证明了一系列定理,讨论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还讨论了整数、分数、比例等等,终于完成了《几何原本》这部巨著。

《原本》问世后,它的手抄本流传了1800多年。1482年印刷发行以后,重版了大约一千版次,还被译为世界各主要语种。13世纪时曾传入中国,不久就失传了,1607年重新翻译了前六卷,1857年又翻译了后九卷。

欧几里德善于用简单的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他在人的身影与高正好相等的时刻,测量了金字塔影的长度,解决了当时无人能解的金字塔高度的大难题。他说:“此时塔影的长度就是金字塔的高度。”

欧几里德是位温良敦厚的教育家。欧几里得也是一位治学严谨的学者,他反对在做学问时投机取巧和追求名利,反对投机取巧、急功近利的作风。尽管欧几里德简化了他的几何学,国王(托勒密王)还是不理解,希望找一条学习几何的捷径。欧几里德说:“在几何学里,大家只能走一条路,没有专为国王铺设的大道。”这句话成为千古传诵的学习箴言。一次,他的一个学生问他,学会几何学有什么好处?他幽默地对仆人说:“给他三个钱币,因为他想从学习中获取实利。” 韦达(1540-1603) 法国数学家。生于法国东部地区的普瓦图,卒于巴黎。学习法律任律师,曾为议员,数学是其业余爱好。他被誉为16世纪最大的代数学家。他研读过许多著名数学家的著作,特别重视研究丢番图等人的在数学中使用符号的思想。他是第一个有意识地、系统地使用字母于数学的人。他写了许多代数学著作,如《分析方法入门》(1591)是最早关于符号代数的著作。他的名著《论方程的识别与订正》(1591著,1615出版)是方程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标志。他发现了有名的代数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他的工作成果为近代代数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推进了方程论的发展。他还准确地预言了未来将出现一种运用符号的关于量的演绎科学。他对三角学、几何学、天文学也有研究,曾出版过三角学著作,设计改进历法等工作,在战争中为政府破译对方密码,赢得很高声誉。

德扎格(1593-1662) 法国数学家。射影几何学创建者之一。生于里昂,卒于同地。曾任军事工程师和建筑师。与数学家梅森、笛卡儿等有交往。1636年出版《论透视截线》小册子,开始论及透视问题。1639年出版《试图处理圆锥与平面相交情况初稿》,书中术语怪异,不易理解,当时新兴的解析几何对人们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致使这部重要著作很快被遗忘。直到1845年沙勒偶然发现了这部书的手抄本,才重新引起数学家们的普遍重视,把它列为中世纪纯粹几何学的经典著作。书中引入了无穷元素,讨论极点和极线、透射、透视等问题,为射影几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所发现的"德扎格定理"(两三角形对应顶点联线***点,则对应边交点***线)是全部射影几何的基本定理。

笛卡儿(1596-1650) 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生理学家、解析几何学奠基人之一。生于法国土伦,卒于瑞典斯德哥尔摩。出身贵族家庭,襁褓丧母,自幼体弱,早年在学校读书时,校长特许每天早晨在床上读书思考,养成了"晨思"的习惯,一直保持到晚年。1612年到巴黎的普瓦捷大学攻读法学,4年后获博士学位。1618年从军,到过荷兰、丹麦、德国。1621年回国,正值法国内乱,又去荷兰、瑞士、意大利旅行,1625年返巴黎。1628年,移居荷兰,从此得到了较为安静、自由的学术环境,潜心研究哲学数理及天文、物理、化学、生理等许多领域,埋头著述20多年。1649年冬,应邀为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1626-1689)讲课,因生活习惯被破坏,数月后患肺炎逝世。(16年后,遗骨运回巴黎)。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尤其在哲学及数学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如强调科学的目地在于"造福人群";反对经院哲学,主张"系统的怀疑"方法;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原则,成为他的哲学中第一条原理。他强调使人"成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他主张唯理论,他的数学思想与哲学思想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他把几何学的推理方法或演绎法应用到哲学上,并且明确宣称,科学的本质是数学。他把物质运动的概念作为自然科学的哲学基础之后,就把运动带进了数学,在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里就有了辩证法。有许多重要著作,其中《方法论》(1637)是一部文学和哲学的经典著作,后面有三篇著名的附录:《折光学》、《论大气现象》、《几何学》。《几何学》是他唯一的数学著作,却确立了他在数学史上的崇高地位。他明确表述了解析几何的思想,标志着解析几何学的诞生。他还对微积分的创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费马(1601-1665) 法国数学家。生于法国南部博蒙-德洛马涅,卒于卡斯特尔。父经商,他自幼有良好的学习条件。在大学习法律,以律师为业,30岁时任图卢兹议会议员,直到去世。他博览群书,精通数国文字,掌握多门自然科学知识,特别热爱古典文学。数学只是业余爱好,但在数论、解析几何、概率论等方面都有重大贡献,被誉为"业余数学家之王"。他性情淡薄,为人谦逊敦厚,公正廉明,生前不愿发表作品。去世后,他的很多论述遗留在旧纸堆中,书页空白处或在给朋友的书信里。他的儿子将这些内容汇集整理,编成《数学论集》两卷,在图卢兹出版(1679)。他对于近代数论的研究在欧拉之前几无人可与之匹敌。著名的"费马大定理"(不可能有满足 xn+yn=zn,n>2的正整数x、y、z、n存在)激起后来历代数学家的兴趣,而至今尚未得到普遍证明。他独立于笛卡儿发现了解析几何的基本原理。由于提出了求曲线的切线及其极大、极小点的方法而被认为是微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还是17世纪兴起的概率论的开拓者之一。他提出光学的"费马原理",给后来的变分法研究以极大的启示。

沃利斯(1613-1703) 英国数学家。生于肯特郡,早年就读于剑桥大学神学系,业余自修数学。成为当时著名数学家之一。早年研究了一些古代数学家的著作,并翻译出版了一些古希腊数学家的名著。他的《无穷算术》中,计算了相当于某些代数函数和定积分,并得到关于π的无穷乘积的表达式:

4/π=∫10 √--(1-x2)dx=(1·3·3·5·5·7……)/(2·4·4·6·6·8……)

这是数学史上第一个无穷连乘积的例证,具有重要意义。他还著有《圆锥曲线》、《普通数学或算术大全》、《代数》、《力学,或论几何运动》等书。其中在算术、代数、微积分、几何等方面都有独特的创造,成为17世纪英国数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帕斯卡(1623-1662) 17世纪法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曾被誉为"阿基米德与牛顿两者间的中间环节"。帕斯卡在学术气氛浓厚的环境中长大,自小便表现出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与卓越才华。13岁时精通欧几里得《原本》,并于同年偶然得到所谓的帕斯卡三角形。他发现该图的巧妙结构,研究了该数阵的性质,写成《三角阵算术》、从而奠定了组合论、数学归纳法的基础。帕斯卡三角形对应于牛顿二项式定理展开式各项系数,但晚于中国北宋贾宪三角约600多年。帕斯卡在射影几何中给出了帕斯卡定理等一系列结论,还与费马***同建立了概率论和组合论的基础。帕斯卡对摆线(旋轮线)进行了深入研究,由此得到一系列曲线华E轴旋转确定立体重心的结论,从而刺激了莱布尼茨对微积分的工作。帕斯卡曾制造出历史上第一台加减法计算器,能进行六位数的计算,为后来计算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帕斯卡在物理学、流体静力学等领域也表现出杰出的才能,还是法文散文大师和神学辩论家。只可惜他一生为宗教信仰所累,断断续续地研究数学,又断断续续地回到宗教冥想之中去,苦行僧似的自我折磨使他只活了39岁。

关孝和(约1642-1708) 日本数学家。生于群马县藤冈,卒于江户(今东京)。出身于武士家庭,长期在江户为贵族家府掌管财赋,直到1706年退职。他是日本传统数学--和算的奠基人,也是关氏学派的创始人,在日本被尊为算圣。他生前出版的著作仅有《发微算法》(1674),去世后又由其弟子编纂出版了一部遗稿《括要算法》(1712)。他的其他主要著作是在关氏学派内部以抄本形式秘传。他的主要数学成就是:在代数中改进了由中国传入的天元术方法,开创和算独特的笔算代数;使由中国传入的高次数字方程解法为和算家所掌握;建立了行列式概念及其初步理论;发现方程正负根存在的条件及与牛顿迭代法类似的解法等。此外,他在幻方、垛积方“圆理”(径、弧、矢间关系的无穷级数表达式)等方面均有研究。他还写过一些天文历法方面的著作。他的思想由他的弟子建部贤弘(1664-1739)等人继承和应用,对日本数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牛顿(1642-1727) 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生于英格兰林肯郡之南约13公里的伍尔索普小村子里,卒于伦敦肯辛顿区,葬于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少年就读于农村小学,并曾务农多年。但他发奋图强,学习刻苦,1661年6月,以优异成绩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

1665年获文学士学位。由于伦敦流行鼠疫,波及剑桥,大学临时停办,他返乡两年。在乡间他终日思考各种问题,运用他的智慧和数年的知识积累,来制定科学创造的蓝图。他平生的三大发明[流数术(微积分)、万有引力和光的分析]都发轫于这一时期。1667年回剑桥后当选为三一学院院委,1668年获硕士学位。他多年受教于巴罗教授,此时又协助巴罗编写讲义,撰写微积分和光学的论文,得到巴罗的高度评价。1669年,巴罗坦然宣称牛顿的学识已经超过自己,当年便将"卢卡斯教授"的职位让给牛顿。一时传为佳话。牛顿担任这一职务直到1701年。1696年他任皇家造币厂监督,并移居伦敦,1699年成为厂长。1703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主席。1705年被女王安妮(1665-1714)封为爵士。他晚年潜心于自然哲学和神学。在数学方面,他的最卓越的贡献是创建微积分。早在1665年他的手稿中就开始有"流数术"的记载。1669年,他写成第一篇微积分论文《运用无穷多项方程的分析》,并交皇家学会备案(1711年出版)。他的正式的流数术著作《流数术方法和无穷级数》于1671年完成。1676年,他又写成他的第3篇重要的微积分论文《曲线求积术》(后来作为《光学》一书的附录发表于1704年)。1687年,他在哈雷的敦促和帮助下发表了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部著作从作为力学基础的定义和公理(运动定律)出发,将整个力学建立在严谨的数学演绎基础之上,不仅深入地运用了他本人创造的分析工具,也是他的微积分学说的第一次正式公布。他在代数学领域也有一系列重要发现,如n次代数方程根的m次幂和的公式,实系数方程虚根成对的证明等。此外,他在数论、解析几何、曲线分类、变分法、概率论等分支也有涉及。他在力学、光学、天文学等许多自然科学领域都有巨大贡献,被奉为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但他的天才常被夸大到神化的程度,而忽略了他长期刻苦努力的一面。

莱布尼茨(1646-1716) 德国数学家、哲学家、自然科学家。生于莱比锡,卒于汉诺威。他自幼丧父,但作为莱比锡大学伦理学教授的父亲,给他留下了丰富的藏书,他的母亲很有学识和远见,从小送他进莱比锡最好的学校学习,使他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及学校教育。他从小就学习用多种语言表达思想,并表现出超常的哲学天赋。14岁时对逻辑学产生兴趣,常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1661年入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又曾到耶拿大学学习几何,接触了伽利略、培根、霍布斯、笛卡儿等人的科学和哲学思想。1666年他在纽伦堡阿尔特多夫大学取得法学博士学位。他当时写出的论文《组合的艺术》已含有数理逻辑的早AE?思想,后来的一系列工作使他成为数理逻辑的创始人。1667年后,他投身于外交界,有机会游历欧洲各国,接触数学界名流,尤其是与惠更斯的交往,激起了他对数学的兴趣。他曾制作了一台能作乘法的计算器,是继帕斯卡加法器官(1642)之后,计算工具的又一进步。1673年出访伦敦时,他把这台机器献给了英国皇家学会,还曾送一台复制品给中国的康熙皇帝,可惜目前在故宫已找不到这台机器。1676年,他到了汉诺威,任公爵处顾问及图书馆馆长。此后40年,他常居汉诺威,直到去世。他曾创建勃兰登堡科学协会(后改为柏林科学院),并担任主席。他虽卷入过各种政治斗争,但始终未中断科学研究。他的研究领域极为广泛,涉及到逻辑学、数学、力学、地质学、法学、历史学、语言学、生物学以及外交、神学等方面。他在数学领域最重要的贡献是与牛顿各自独立地创立了微积分学。牛顿建立微积分主要是从运动学的观点出发,而莱布尼茨则从几何学的角度去考虑,特别和巴罗的微分三角形有密切关系。他的第一偏微分学论文于1684年发表在《学艺》杂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微积分文献。他所创造的微积分符号至今仍在高等数学领域中广泛使用。此外,他在组合分析、代数行列式、曲线族的包络等理论方面也都有重要发现。他系统地阐述了二进制记数法,并把它和中国的八卦联系起来。在哲学方面,他倡导客观唯心主义的单子论,并含有辩证法的因素,1714年写成《单子论》,综述了他的哲学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