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怎么形成的,恐龙时代的前期是什么
地球与太阳系其他行星一样,都基本同时形成于一团星际气体云中。
一大团星际气体云在引力波扰动下引力收缩,边收缩边旋转,成为一个中间厚、越往边缘越薄的铁饼形状。最终,在中间物质密度最高、物质的质量最大的地方,就形成了一颗集中了星际气体云大部分质量的恒星,就是太阳。而在边缘物质密度不高,质量也不是很多的物质盘上,就形成了若干颗小质量的行星,***同围绕中间的恒星运行。这其中,就有一颗行星叫地球。
地球形成至今已经有大约46亿年了。在地球形成约10亿年时,地球上诞生出生命。最初只是非常微小、非常简单的单细胞生物,经过约15亿年的演化,在距今约20亿年前,有些单细胞生物进化出利用阳光中的能量,合成自身需要的有机物质的能力,光合作用就产生了。作为光合作用的副产品,地球上第一次有了气态的氧气。
到距今约10亿年前,生物已经分化出利用光能放出氧气的植物(多细胞藻类)和利用外来有机物和氧气的单细胞原生动物。到距今约7亿年前的震旦纪,藻类植物的种类的数量更多了,也出现了有简单细胞功能分化的多细胞动物(多孔动物和腔肠动物),后期又出现了线形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等。
到距今5亿多年前的古生代寒武纪,地球大气层中氧气含量大增,比现在高出许多,地球生命有一次大爆发,节肢动物大量出现。这一时期,是以三叶虫为代表的海洋节肢动物占据绝对优势的时代。但此时,在陆地上,仍是一片荒芜,既没有植物,也没有动物。
到距今4亿多年前的奥陶纪,植物开始率先登陆,水生藻类进化为苔藓类植物,开始适应陆地生活,但动物仍未登陆。
到距今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陆地上出现了蕨类植物。到志留纪时,最早的脊椎动物出现了,是一种非常原始的鱼类,节肢动物开始登陆,并迅速适应了陆地生活,进化出非常多的种类,其中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就是昆虫。到3.5亿年前的泥盆纪,蕨类植物形成了大片的高大森林,脊椎动物也开始登陆了。
到距今3亿年前的石炭纪,茂密的森林几乎覆盖了全部陆地,最早登陆的脊椎动物已经进化为能初步适应陆地生活的两栖类动物。直到距今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都是两栖动物的时代。此后,发生了一次生物大灭绝,两栖动物大都消失了。随之而来的是三叠纪,中生代开始了。取代两栖动物的,是能够完全适应陆地生活的爬行类动物。
整个中生代,从距今2.5亿年前的三叠纪开始,到距今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为止,爬行动物在地球上横行了1亿多年。其中恐龙就是它们之中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