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记曝周一围被对家封杀后巴结汪涵,还花钱投资他的副业,你怎么看?
他在微博上与其他(女)演员互动、给章子怡写小作文,却从不回应身为老婆的朱丹;在各种采访中表现得自视甚高,言语间透露着对朱丹的不尊重和对孩子的轻视;还在评论里“坑”过尹正,坐实他舔饼《默读》的传闻,被指责挖坑后的微博回应,又被视为低情商的表现。重要的是,还有越来越多的人反应过来另一件事:其实,周一围的演技也就那样吧。
“爆红”此时距离他在《演员的诞生》里首次亮相、收获重量级迷妹章子怡后的“爆红”,已经过去一年。仿佛这个时间长度,就是他作为一个值得信赖的好演员的保质期。冷眼旁观这么瞧着,我越想越觉得有趣。因为他自己在形象和行为上的前后落差,远远没有大家的心态变化值得玩味。说到底,那些自说自话着表示圈粉又脱粉的人,在这一来一回间到底在粉什么?是想象中的“周一围”?还是真实的周一围?
大家开始对他的过去感兴趣,被他的经历所折服。原来,他是为数不多没能大红大紫的“岩男郎”;原来,他还担任过北影的台词课老师,原来,他演过的好作品还不止一两部。大IP大制作有他、良心国产电影有他,甚至也会偷偷脑补为他画饼。后来《我不是药神》上映,多少人看完哭过之后,在心里留下一个倚靠在车门边上的小舅子。再看他台下的表现,也是观众最喜闻乐见的那种“戏痴”。就是这些东西交织在一起,让人大腿一拍,立刻“粉了粉了”。
“造神”只不过对比着回头来看,他当初圈粉的点几乎都成了如今脱粉的点,最后汇聚为一种观感:装。讽刺的是,周一围自己对此早已具备一定的消化能力。和主持人坐下认真聊天,从入行经历、结婚生子聊到演戏心得。侃侃而谈中不乏极度自信的时候,比如毫不客气地认定自己无愧于演员称号;也有客观谦逊的一面,比如主动纠正自己是台词助教而非老师。
有没有发现,包括周一围在内,几乎每个“爆红”演员都可以套进同一个模板里?高低起伏的职业生涯、让人难以忘怀的经典角色、出演过的冷门良心佳作、一定能被找出萌点的性格……满足这些条件的男演员,我能列出一大堆:翟天临、雷佳音、潘粤明等中生代,赵立新、王劲松、刘奕君等老戏骨。这样的他们实在很适合被吹捧,这样的套路又会导致所谓的“造神”。
就周一围而言,他其实是个有局限的演员。从青涩帅气偶像小生转变转变为艺术家气质满满帅大叔,他形象上的辨识度越发非常鲜明。而且正如宋丹丹在节目里指出来的,他还拥有自己的声音。回头看看那些给观众带来好感的角色,巡捕、记者、屠夫、浪人、王者。他们身上几乎都有一种亦正亦邪、血性刚烈的腔调。
而他处理起来无外乎从念台词时的语气停顿、举手投足间的各种细节着手,难免出现相似感。他在《长安十二时辰》里演的龙波依然具备这样的特质。
这能反映出作为演员戏路有限、技巧重复,却不足以成为演技被质疑的理由。很多时候,他看起来都像是自信到了自负的地步,但其实他对自己、对演戏的判断是始终在线的。就像主持人问他,再演一次《绣春刀》会不会考虑其他角色,比如沈炼。有些演员在面对这样的问题会给出肯定的答案,他却表示依然选择丁修。
我以前和很多观众有一样的困惑:“他怎么演来演去都是霸道总裁”?甚至一度分不清他和谭凯。直到谜底揭晓,大家也释然了,此人自带贵族气质。
许多和周一围合作过的明星和导演,都喜欢再找他合作,例如章子怡、姜思达,导演路阳、张黎、曹盾、傅东育、汪俊,傅东育几乎一半作品的男主都是周一围。以周一围的咖位,若不是他的业务能力和人品打动对方,人家也没必要一而再再而三跟他合作吧。
方案周一围看似温厚平和的外在,包裹着内里稍显抽离的优越感,不同于轻蔑、打压和凌驾的优越感。这样的内里,让他身上的深沉稍显刻意。我看到的深思熟虑,也是建立在自我且固步自封的内核上。这样的人,在某些小圈子里,或是合适的情境下,是相当具有人格魅力的。
遗憾的是,周一围面对的是背景各异的普罗大众。周一围和朱丹属于互补型夫妻,一静一动,一个喜欢与众不同,一个渴望关注认同。从朱丹口误事件、朱丹微博单向示爱来看,两人在相处中,并没有相互妥协,双份各有坚持。艺人夫妻一般都会在商量后,出一套统一的对外方案。
考虑到周先生不喜欢走寻常路,也许,两人这种引起争议的做法,是周先生深思熟虑后的营销方案。让吃瓜群众各种猜吧,不给答案,不解释,给大家尽可能多的想象空间,带来更多的关注和讨论。
我们一直在寻求与自己和解、与这个世界和谐相处的方式。也许,周一围是一个倔强地抵制流俗的人,不过这样的倔强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带来流俗更大的反噬。在理性人假设下,我找不到一个逻辑自洽的解释。考虑到艺人离不开热度,我更愿意相信周先生是通过刻意留白,带来更多的争议、讨论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