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的易是什么意思?
:《易》即《易经》,亦称《八卦》,它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其产生的具体时间不详,有说7000年前,有说1、7万前,有说5000万年前。只要不是说人是猿猴变成的,除了这是丛林文化的胡说八道,要为弱肉强食找进化理由,从而把人性变成禽兽找依据、找借口外,人性的文明历史,怎么上推都能说得过去。因为,人类文明的传承方式有口授和书契两种。史前一直是言传身教。 远古简单的书契指事明了,然后与口授同步而传。“仁者爱人”的人性(这与禽兽根本不同),究竟传了多少万年,谁也说不清楚,且由考古去找证明,这已不是学《易》非要争清弄明的事了。但孔子明确告诉我们:“昔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系辞下传》) 《八卦》就是原始《易》。包牺氏就是太昊伏羲氏,风姓,天水人。相传娶女娲为妻,乃三皇之首。被尊为华夏文明的始祖,大概在7000年前建立第一个有史传说的华夏帝国。三皇者,通指羲皇、神农、轩辕黄帝。这些人可能都是以一个为首的帝王名字,指代很长一段历史时期。这就是远古文明多用身教言传作继承,很容易丢失记忆的缺陷。但是,伏羲时代,人类社会相当文明是肯定的,这需用三条幸福指数鉴别,即人与自然和顺,人与社会和顺,人与身心和顺(敝人甚至猜想,当时的人性文明,不知比今天强多少倍,物欲攀比、工具不如今人除外)。所以《易》是伏羲时代相当文明的证明标记。这种标记的思辨智慧极其显着,对宇宙,即时空生命的理解,令今人永世研究,望尘莫及,甚至被洋人称之为,它是外星人传给中华祖先的文明智慧,不是他们能够用史前的、石器时代的划分分析能够解通的。 又据《周礼。春宫。大卜篇》记载,《易》有三种传承形式,夏代叫《连山》,商代叫《归藏》,周代叫《周易》。夏易商易在孔子“苇编三绝”时就早已失传。现在只能通过孔子的《易传》对《易经》的诠释和《黄帝内经》对生命小宇宙的详细描述,人们可以窥测复原部分原理。所谓《连山》是指以 “艮”山为据,观察日月星辰同其变化关系的。所谓《归藏》是指以“坤”地为据,观察日月星辰同其变化关系的。所谓《周易》是指以“乾”天为据,观察日月星与地转时辰对万物影响变化关系的。 但无论是以哪种自然现象作为认知切入的先后凭据,作为观测的出发点,而全部是讲天道运转的基本原理则不会变,从而成为人心必须遵守的道统秩序。当代民间智库绝学研究大师郑彜元老先生告诉我们:《易》是我远古祖宗记录天文、历法、医学的智慧宝典。当然也具有卜筮预测的认知功能。 总之,《易》之为书有道德机理和工具机理的双重功用;有情感逻辑和数理逻辑——两种理性的中和思辨方法。是举世独一无二的智慧宝典。更多易经知识您可以参阅 /s/yixue/ 易经全文或参阅 www.langxunzixun.com 、 www.xueqimen.com 、 www.86yijing.com , www.yijing123.net ,等易学网站。我经常去着些网站去浏览国学、易经、周易、奇门遁甲知识。希望可以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