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大爷是怎样修车的?

在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赵场街道牛洗村,有一位“很牛”的盲人大爷朱树友,他从小到大没读过一天书,不认识一个字。但他自学修车技术,为当地村民修车30年,无论是摩托车还是电瓶车,任何部件他只要摸一摸,就知道哪里出了问题,还可以辨别新车部件的质量好不好。不仅当地村民的自行车、摩托车坏了都找朱树友修,连那些从乡下搬到城里的车主也回来找他修车。

刚刚满过60岁的双目失明盲人朱树友就在这里开修车铺子,仅仅十余平米的房子,被隔成两间,外间摆着简易的货柜、发电机、空压机、砂轮机等,一张陈旧的写字台既当工具柜,又是做饭灶台;里间光线昏暗,不足八平方米的仄窄空间摆着冰箱、床、货柜等,同样是一张旧抽屉既当“保险柜”,又是饭桌。

中午12点左右,赵场街道牛洗村村民曾仲刚骑着摩托车来修车,他的摩托车买入价为9800元,这个价位的摩托车在农村算是“豪车”。但是几年来,曾仲刚都在朱树友的小铺子修车。“我打一下火,你帮我听听哪里的问题?”曾仲刚用钥匙启动摩托车,发出哧哧声响。站在铺子门口的朱树友摆了摆手说:“不用打了,是电瓶的问题,我先给你换个旧的你用着,我让厂家给你发新的。”

在征得曾仲刚同意后,朱树友给换了个20元的部件,至于换电瓶,朱树友则没有收钱。而在曾仲刚之前,村民赵平将摩托车骑到老朱的店子门口,丢下一句“刹车松了、车牌破了”,然后扭头就走。老朱为赵平修好了刹车,还花了一个小时对该车破烂的车牌进行贴合加固,一***才收10块钱。“材料钱是要收够的,但是利润我只取10%。”朱树友说,如果不需要花材料,一般情况不收费。

由于从小双目失明,朱树友没有上过一天学,不认识一个字。但是生活逼着他必须想办法求生存,当时农村有拖拉机,朱树友就摸索着把拖拉机上的柴油机拆下、装上,反复不知多少次。后来,有人给他一辆破自行车,朱树友又从头摸起,一个部件一个部件摸、慢慢熟悉,一个个拆下,又一个个装上去。反反复复很多次后,朱树友终于把坏的零件换掉,经过大半年折腾,那辆破自行车居然完好如初,恢复了所有骑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