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和多尔衮究竟是什么关系?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系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之妃、孝端文皇后的侄女、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的生母、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的祖母。孝庄文皇后生于1613年3月28日,天命十年(1625年)嫁皇太极;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后,受封为庄妃;崇德三年生皇九子福临(顺治帝);崇德八年(1643年),顺治帝即位后,与其姑孝端文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顺治八年(1651年)上徽号曰昭圣皇太后;康熙帝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逝世于1688年1月27日,享年七十五岁,葬昭西陵,上谥,雍正、乾隆累加谥。孝庄文皇后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太后和太皇太后,一生培育、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君主,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孝庄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之妃。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一生培养、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君主,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孝庄(1613―1687)清代太宗皇太极妃,姓博尔济特氏,名布木布泰,出生于蒙古科尔沁部,乃贝勒寨桑之女。十三岁时,嫁于后金四大贝勒之一的皇太极为妻。1636年皇太极改号大清称帝,被封为永福宫庄妃。后人根据其死后谥号称之为孝庄。其子福临即位后,是为顺治帝,孝庄被尊为皇太后。再后,其孙玄烨又嗣帝位,是为康熙,又被尊为太皇太后。史称“孝庄文皇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二月初八日(3月28日)出生。年轻时期的孝庄文皇后后金天命十年二月,十三岁的布木布泰,由她哥哥吴克善护送到盛京,嫁给皇太极。为其侧福晋。其姑哲哲为大福晋。后金天聪初,皇太极即汗位,其姑哲哲被封为大妃,称中宫大福晋;布木布泰被封为西侧妃,称西宫福晋。但当时没有东宫福晋,所以布木布泰在后宫位居第二位,仅次于其姑哲哲。天聪三年正月初八日生皇四女雅图(后封为固伦雍穆长公主)。后金天聪六年二月,巴雅尔戴青之女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嫁皇太极为东侧妃,称东宫福晋。布木布泰在后宫地位仍然排第二位。天聪六年二月十二日生皇五女阿图(后封为固伦淑慧长公主)。天聪七年十一月十六日生皇七女(后封为固伦端献公主)。后金天聪八年八月,察哈尔林丹汗的遗孀窦土门福晋阿霸垓博尔济吉特?巴特玛嫁皇太极为侧妃后金天聪九年十月初七日,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以不遂汗意,被改嫁给大臣叶赫部德勒格尔台吉之子南褚。后金天聪八年十月,布木布泰的姐姐海兰珠嫁皇太极,宠冠后宫。后金天聪九年七月察哈尔林丹汗的遗孀囊囊大福晋阿霸垓博尔济吉特?娜木钟嫁皇太极。布木布泰之姐海兰珠、林丹汗遗孀陆续嫁与皇太极,使布木布泰在后宫的地位下降。康熙二十六年,75岁的孝庄太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弥留之际,她嘱咐康熙说:“太宗(皇太极)山陵奉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且我心中舍不得你们父子,就将我安葬在你父亲的孝陵附近吧。”孝庄死后未与丈夫皇太极合葬,这与皇家丧葬制度不符,由此引发后世很多猜想,其中有不少人认为这与“太后下嫁”有关。太后下嫁”堪称清朝最为后世津津乐道的宫廷八卦了,说得是皇太极死后,孝庄改嫁给了小叔子多尔衮的事。我们不妨来说一下孝庄下嫁多尔衮的前因后果、真伪虚实。多年前的一部电视剧《孝庄秘史》把大玉儿孝庄和多尔衮塑造成一对男才女貌、郎情妾意、情深意长的痴心爱人,也就是说他们之间是有真爱的。但民间更多说法是他们之间更多的是男图色,女图利,利益交换,合作***赢的关系。皇太极暴病驾崩后,皇长子豪格以及皇弟阿济格、多尔衮都是手握重兵、呼声很高的皇位竞争者,而当时孝庄的儿子福林只有6岁,没有任何竞争力。但孝庄就是有手段,靠着多尔衮的支持,最终把幼子福林扶上了皇位宝座。彼时的孝庄刚刚30岁,风华正茂,蜜桃轻熟,彼时的多尔衮正值壮年,英雄气概,所以男有情,女有意,皇嫂配皇弟也就成了。福林(顺治)小皇帝登基后,多尔衮收起野心,尽心辅佐,自称“皇父摄政王”。这个“皇父摄政王”听上去有些暧昧,也成了后人断言太后下嫁多尔衮的有力证据。1650年,多尔衮打猎跌伤致死,顺治下诏定其罪,其中有“自称皇父摄政王,又亲到皇宫内院”等言,这又是“皇父”又是深入“内院”的,不免让人想入非非,揣测其中深意。那么如果“太后下嫁”之事属实,为什么顺治帝会先默许,后定罪呢?史学家给出的解释是,早期顺治需要多尔衮的帮扶,所以只能对“下嫁”之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后来顺治逐渐长大,大权在手,又受到儒家教育的影响,认为此事不符合道德标准,深以为耻,所以不允许将其写入正史。晚明遗民张煌言曾有诗曰:“春宫昨日新仪注,太礼恭逢太后婚”,说得就是“太后下嫁”之事。当然,也有史学家反驳说,张煌言是前明旧臣,对清廷那是深恶痛绝,有写诗诽谤之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