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一秒钟》于我们有什么样的文化意义?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收获?
张九声从西北某农场越狱出来,穿越辽阔大沙漠,只为看14岁女儿1秒钟,还是电影加演环节里的1秒钟。他不想影响女儿前途,只能通过观影方式来实现。在保护和抢修胶片过程中,他恰逢流浪儿刘闺女,两人因此结缘。
同为天涯沦落人,一个是寻找亲情的父亲,一个是失去父爱的女儿,一个想要看一场电影,一个想要12.5米的废胶片,目的相反,但殊途同归。
张艺谋最新影片《一秒钟》以小人物反映大时代,以小细节彰显亲情,很接地气,没有煽情的情节,却能感慨至深,并唤起一代人对胶片电影时代的满满回忆。
贫瘠年代里看电影是最大的精神享受,通过“胶片”的不断“转动”,传递一份情感,让我们特别迷恋。好的影片不一定要波澜壮阔、气势磅礴,能以小见大,以小细节彰显情怀,我认为就是好片。
《一秒钟》勾起了人们的怀旧情怀上世纪70-80年代,生产大队放电影是一件大事,一两个月才能放一场,村民们早早吃了晚饭,端上板凳吆五喝六的就往打谷场上去,大人小孩们兴奋嬉戏,小商贩们脖子上挂着小零食,等等。
打谷场上扯上一块幕布,放映员正在敬业放映,场上气氛热烈。看《一秒钟》总能勾起人们的怀旧情怀,这是90后00后们难以理解的。剧中抢修胶片的一幕包括洗胶片、擦胶片、晾胶片等,看似有些夸张,实则相当专业,让人叹为观止。
《一秒钟》彰显了小人物的平凡亲情以微知著、以小见大,这是大荧幕呈现给观众的表达形式。剧中男主人公张九声是一位因打架而入狱的逃犯,他越狱并穿越茫茫沙漠,只为看女儿一秒钟,他不能回去看女儿,担心影响女儿。
在观影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状况,让我们看清了这位平凡父亲的不平凡。在那个时代,好与坏、善与恶并无明显界限,但我们始终相信,人的本源是善良的。在看到女儿影片只有一秒钟时,直言“看不够”。
影片没有刻意煽情,却能轻易打动观众。除了张九声对女儿的亲情,还有刘闺女对弟弟的爱,以及范电影(范伟饰)对儿子的爱,等等。亲情不是大张旗鼓的表现,而影片却在于无声处让人触动,五味杂陈。
回归初心、找回简单的快乐和亲情《一秒钟》影片不乏苍凉的底色,却让人感觉不到压抑。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物资匮乏、生活贫困,看电影才是人们最大的消遣,但人们依然过得开心。
这告诉我们什么呢?人生在世,最难得的是:回归初心,找回简单的快乐和亲情。世间万物,概莫如是。人立于天地间,如果追名逐利、劳心费力,到最后又得到了什么?
所以,《一秒钟》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人,终其最后都是要回归初心,找回曾经简单的快乐与亲情的,既如此,我们又何必违背初心,忘记曾经的心志?
大家怎么认为?欢迎评论区留言~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