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各族人民起义

清代较大的民变起义有:

1、贵州苗民起义

清代中叶以后,黔、湘地区的苗族人民为反抗封建统治而发动的一系列反清起义。其中大起义三次,小暴动约二三十次。

2、嘉庆白莲教起义

又称“川楚白莲教起义”。 清嘉庆元年(1796年)至九年(1804年),湖北、四川、陕西三省,以白莲教为组织形式的农民反抗封建压迫的起义。1786年人口3亿9110万人,起义失败后,人口为2亿7566万人,相互屠杀损失了1亿1千万人口。白莲教起义军在历时九年多的战斗中,占据或攻破州县达二百零四个,抗击了清政府从十六个省征调来的大批军队,歼灭了大量清军,击毙副将以下将弁四百余名,提镇等一﹑二品大员二十余名,清政府耗费军费二亿两,相当于四年的财政收入。川、楚、陕白巾军大起义使清王朝元气大伤,此后清王朝的统治逐渐走向衰落。

3、太平天国运动

19世纪中叶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1851年(清咸丰元年)至1864年(清同治三年),洪秀全等客家汉族人领导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

4、捻军起义

捻军起义战争,历时18年,波及皖、鲁、豫、苏、陕等10个省区,歼灭清军及地方团练十万余人,有力地配合了太平天国和北方各地的人民起义,给清朝统治以沉重打击。捻军在长期抗清作战中,形成一套独特的流动战法,常能克敌制胜。但捻军领导者政治目光短浅,未能形成集中统一的领导和指挥,军事上实行流寇主义,忽视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后期又将军力分为两支,作战指导盲动,致被清军各个击破,全军覆没。

5、陕甘回民起义

又称同治陕甘回变,是发生在同治年间的一场战争和动乱。起因是清朝统治者为巩固其封建统治,竭力挑拨回汉民族间的关系,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由于采取“护汉抑回”、“以汉制回”的政策,回族人民地位低下,备受歧视和侮辱。这是一个由回族和其他穆斯林民族在1862年和1877年之间发起的一场与汉族之间的仇杀,它维持了十年多,波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等地区,最后被多隆阿部队和以汉人湘军为主的清朝军队镇压。战乱对西北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损失人口2000多万。

6、辛亥革命

此前同盟会发动多次起义,终于在武昌起义中成功,后来逼退清帝,结束封建统治。

另有台湾民变等,蒙古准噶尔部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不在起义讨论范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