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级拳八大绝招

八极拳的八大绝招包括:阎王三点手、猛虎爬硬山、迎门三不顾、霸王硬折缰、狮子大张口、左右硬开门、黄莺双抱爪和立定通天炮。

1、阎王三点手:此招因右拳翻通,右掌、左掌推击对方面部,故又名“眼望三见手”,又因此三手连击,快似闪电,故又称“眼望闪电手”。需要充分利用转腰,用腰劲助力。

2、猛虎硬爬山:此招是向前进步的同时用直拳击打对方面部,当对方屈臂格挡时,迅速用另一掌向前横劈对方耳侧,并用脚向前踩击对方小腿。撞膝与击颏要同时进行,要狠准。

3、迎门三不顾:此招是顾上不顾下,顾下不顾上,顾左不顾右,但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

4、霸王硬折缰:此招讲究四两拨千斤,以巧力破解对方的强力攻击。

5、狮子大张口:此招如同狮子张口,手势开阔,威力巨大。

6、左右硬开门:此招讲究以硬碰硬,左右开弓,攻其不备。

7、黄莺双抱爪:此招是两臂似黄莺展翅,双手如爪,锁控对方要害。

8、立定通天炮:此招是原地起跳,以双拳或单拳击打对方头部,犹如通天炮一般。

八极拳的起源发展:

八极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最初,八极拳的名称可能是“钯子拳”,在明朝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的《拳经捷要篇》中已有记载。但因习者将其奉为至宝,绝不轻传他人,故而未能广泛传播。

因巴子拳名称不雅,传人中通文墨者,根据拳术的技术特点,以八极之理论指导练习,建立了拳术理论,将其更名为八极拳,时间应在明朝后期,是最早以中国传统哲学理论命名的拳术。

清朝时期,河北孟村人丁发祥(1615-1694)为保护身家计,乃弃文习武,独得八极拳技。为提高技艺和功力,曾隐于土窑三年,技艺大进,功力倍增。御题“神州壮士”,又题对联:“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

新中国成立后,八极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普及。2008年6月7日,月山八极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八极拳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武术拳术之一。许多武术爱好者纷纷前来学习八极拳,并不断推动其发展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