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口湾的景观

朝阳劝客登山去,霞映华盖迎宾来。

沿着苍松翠竹掩映的石阶路缓缓上行,流水潺潺,鸟语啾啾。

道旁两块巨石,左侧刻有“疑是幻境”,右边刻有“华盖迎宾”。两侧各有一株古老的赤松,虬枝弯绕,相互交织,是明末清初重修太平宫时栽植的,树龄都在300年以上。松叶葱茏,山风吹来,随风摆动,就像是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这座山峰因偌大的石壁上刻满大大小小的“寿”字,而被称为“寿字峰”。

中国人对寿的追求源远流长。古往今来,从秦始皇派徐福东渡寻找长生不老药,到唐玄宗派孙昙来崂山采药炼丹,再到崂山一代代道人修道养生,直至今天人们祝福长辈健康长寿,可见“寿”字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寿字峰上镌刻了我国古今书法大家用不同字体书写的“寿”字,有隶、篆、行、草、楷等多种字体,在偌大的岩壁上构成了一幅壮观的百寿图,也是“寿”字的书法展览。我们可以在饱览奇峰幽谷的同时,尽情地欣赏书法艺术。其中那个十分抢眼、浑厚凝重的“寿”字,高20米,宽16米,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欣然命笔“天下第一寿”,堪称“华夏寿字之最”,寓意为“高寿、长寿、大寿、万寿”。不少游人来到这里,喜欢以“寿”字作背景,照照相,一是留作游览纪念,二是祈祷自己与“长寿”相伴。 大圣醉别蟠桃宴,仙桃不意落人间。

这块大石,多像一个巨大的桃子呀!它形象逼真、鲜活,是景区著名的象形石之一。这里给大家讲个神话故事。据说当年孙悟空在王母娘娘的蟠桃园里偷吃仙桃时,其实并没全吃,只是咬一口扔一个,其中有一个不偏不倚落在这里,变成现在的“石桃”,又称“仙桃”。下面缺了一块,原来是被孙大圣咬去了一口。 道生阴阳传千秋,开天辟地说盘古。

索道上站东南方那座石崮,北面石壁平滑垂直,上部呈三角形,东边朝天,缺口处呈现人的眼睛、口和鼻子的轮廓,好似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正安详地仰望云天,人称“盘古老人”。

传说亘古之初,开天辟地的盘古老人从混沌无形中走出来,为了给人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奋力劈开一个空间,用头顶着天,用脚踏着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顶天立地”。这时,清阳之气逐渐上升开为天,重浊之质逐渐下沉辟为地,从此阴阳分明。接着,盘古老人又在天上巧布日月星辰,在地上绘就山海河湖。后来,盘古老人又用泥土捏塑出万物形态,轻轻吹上一口气,万物全都有了生命。盘古老人感到疲惫之极,就选择了这方风水宝地,靠在山峰上睡着了,这一睡就是亿万年,至今还没有醒来。

这里是索道的中站,出站口不远,可游览著名的道教殿堂太平宫及其周围景观。如果继续乘索道上行到上站(终点站),一路“清风送我上青天”,便可到达高山奇洞——觅天洞。 峰顶洞接天,幽深奇趣险,登天洞为径,凭高心自宽。

走出索道终点站,沿着石阶路上山,就到了觅天洞。洞口附近山岩壁立、天地狭窄。游览这个奇洞,必须从下向上攀登,去寻觅广阔的天宇,因此取名“觅天洞”。

觅天洞由两个大峭壁夹缝中的好多块巨石叠架而成,看似人工,又并非人工所为,是一个自下而上的天然奇洞。洞高100多米,构型奇特,别具一格,既不像石灰岩溶洞那样具有奇形怪状的石钟乳、石柱、石花等洞穴景观,也有别于景区内的其他花岗岩洞窟,能一目见底。觅天洞奇就奇在自下而上***分5层,洞内盘旋曲折、奇特古怪、惊险迷离,可谓集奇、幽、险趣等于一身。洞外“觅天洞”3个字为著名雕塑艺术家刘开渠先生所题。进洞之后,要施展钻、爬、挪、越等十八般武艺才行,否则进得来出不去。 出了洞口,就是上苑山,是一处难得的观景地。这座铁锁桥名“步云桥”。过了桥,似乎就近在咫尺了。用当地人的话说:站在上苑山峰顶,伸手就能把天戳得“吧嗒吧嗒”响。大家不妨试试看。

这块石刻——“洞幽不雨草常湿,山高无风暑自消”,为著名美术理论家邵大箴先生题写。

这是郭沫若先生著名的“天上的街市”石刻。站在此处,放眼环视,但见群峰挺拔、松涛阵阵、巨石嶙峋、千姿百态、万顷碧波、海天一色;特别是到了夜晚,海上渔火点点,村舍灯光闪烁——真是一派“天上的街市”风光!

这块石刻——“咫尺天涯”为著名美术理论家蔡虹先生所题,意为上苑仙境近在眼前。

这块巨石很像一只巨大的乌龟,头部向东探出,聚精会神地凝望着大海。这道景观称“神龟探海”。另外,还有众多由花岗岩形成的景观,都会给我们带来不少游趣。 松径深处是幽宫,幽人无声胜有声,回眸千年兴亡事,晨钟声声盼太平。

这座古朴静雅的道教宫殿就是崂山著名的道教殿堂——太平宫。

太平宫始建于宋代建隆元年(960),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敕封崂山道刘若拙为“华盖真人”后拨款修建的。当时的历史背景是:赵匡胤策划了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登基做了皇帝。为了粉饰太平,他请修行有道的刘若拙进京谈玄论道,并想把他留下。由于刘若拙坚辞还山,宋太祖便敕封他为“华盖真人”,并拨巨款敕令回山重修太清宫,新建上清宫和上宛宫,并作为刘真人修道的馆院,连后面那座山也命名为“上苑山”,意为皇上所赐。太平宫竣工后,赵匡胤已驾崩,其弟赵光义继承皇位,改年号为“太平兴国”,上苑宫也更名为“太平兴国院”。南宋末年,元军攻下杭州城,南宋皇帝两个爱妃谢丽、谢安化装从水路逃到太平兴国院后面塘子观出家修道,此后“太平兴国院”更名为“太平宫”,并一直沿用至今。

太平宫在历史上经过无数次修缮,选用建筑材料遵循宋代建筑凡格, 沿用明代以前黑色简瓦与板瓦组合的材料,基本上保留了原建筑的古朴典雅格调。宫中道士在全真七子来到崂山后皈依了郝太古创立的华山派。

走进宫院,首先看到的是“海上宫殿”4个大字,据说是修建太平宫时宋太祖敕封的,题字为清朝华世奎手书真迹。

太平宫整个建筑呈“品”字形,由正殿和两个偏殿组成,正殿供奉妈祖,东西偏殿分别供奉关圣和文昌帝君。 这块巨石上有裂缝,把巨石一分为二。从上往下看,上面的一块宛如一条龙睡在石上,因此称“眠龙石”。传说这条“睡龙”偷喝了王母娘娘3坛美酒,因醉酒而眠。王母娘娘知道后,火冒三丈,把他贬到人间,龙涎泉是他酒醉未醒时从口中淌出来的口水。还传说这条睡龙每100年才醒一回。石壁上镌有两首五言诗,为明代山东提学邹善所书。

正殿院中这两株桂树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一株是金桂,一株是银桂,一般8至9月份开花。花开时节,金黄、银白色的桂花争相斗艳、馥郁芬芳。 东院内这个亭子悬吊的仿古铜钟是清光绪十八年(1888)重铸的,四面分别铸刻着“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万古千秋”、“八方大吉”字样。下面画刻着八卦图,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8种自然现象。每当清晨敲钟时,因山间寂静,空谷回音,清脆洪亮的钟声余音经久不息。这一景观称“太平晓钟”。

钟亭前是一座幽静的小花园。这株白玉兰和紫薇(痒痒挠)树龄都在百年以上。玉兰属于名贵花卉,紫薇却是宋代以来道教最为青睐的花卉,大概是为了纪念创立“紫薇斗教”的始祖陈抟而延续下来的。凡属华山派的道观院内都种植紫薇。

宫外石壁上镌有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1981年夏游太平宫时留下的墨宝:“黄金足赤从来少,白璧无瑕古来稀,魔道分明浓划线,是非不许半分毫。”我们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是非不容混淆,原则问题更应泾渭分明。诗意令人回味无穷。 奇峰奇石天生成,异灵多愿寄此身。

太平宫身后右侧的这块巨石很像一只跪伏的绵羊,远看神形兼备,嘴、眼、鼻、头惟妙惟肖,因而被称为“绵羊石”。

关于绵羊石,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山下村舍里有一个青年男子,勇敢善良。有一次,他上山砍柴,发现两只大灰狼正在袭击一只老绵羊。老绵羊腹背受敌,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被两只恶狼置于死地。小伙子当即抽出砍柴刀狠狠砍向前边的那只狼,正中要害,那只狼一命呜呼。另一只狼一看不好,狼狈逃窜。小伙子紧追不舍,又是一刀砍去,结果只砍掉一条狼腿。原来,被救的老绵羊是来这里修炼的绵羊大仙。为了感激小伙子的救命之恩,绵羊大仙把自己的小女儿嫁给了他。从此绵羊大仙昼夜跪伏在这里,提防大灰狼再回来残害无辜,天长日久,竟变成了这只石头绵羊。 日出东海红似火,狮吼峰谷震怒涛。

与绵羊石相邻的这座山峰,犹如一只强悍威猛的雄狮傲视苍海,因而被称为“狮子峰”。狮子峰背山面海,凛然云表。“雄狮”张开的巨口中可以同时容纳十几个人。在狮口的上下颚间,由于风雨的削蚀,岩石颗粒参差,形成了历历可数的“牙齿”,十分逼真。从狮子的“肋下”穿过石洞,可以登上狮背。这里是观海上日出的理想之地,历来是文人墨客挥毫抒意的地方。指晓前,遥望东方的海面,海天相连处,渐渐泛起鱼白肚,周围的景物渐渐从黑暗中冒出了模糊的轮廓。随着时光的推移,白光越来越亮,逐渐由橘黄色、玫瑰紫色变成了丹红色……突然间,海面上露出了半轮火球,一点点上升,一点点扩大。当初升的太阳离开海面的一瞬间,好像把海水“提”起来一样,太阳和大海之间还形成了一个“把儿”。猛然一下,太阳向上轻轻一跳,“把儿”被挣脱了,太阳升出了海面。这时,海面万点金光随着波浪不停地闪耀跳动。再回头看,上苑山被染成了红色,群山层峦也都披上了绚丽的霞装,景象极为壮美。这一景观被称为“狮峰宾日”。如果清晨赶上云雾未开、白云缭绕,站在远处看狮子峰,则是另一番奇妙景象:云块飘逸在狮子峰山腰间,阵阵海风吹来,云块似流水行云、如波涛汹涌。再看那狮子,在波浪翻滚的云海中,像在奋爪欲跃,巨口洞开,吞云吐雾,仰天长啸。这一景观被称为“狮岭横云”,是“崂山著名十二景”之一。

狮子峰顶部及其周边石壁还有明清时期古诗刻多处,也很有观赏价值。 又一巨鳌寄身处,苍龙隐形有谁知。

沿太平宫后墙西行不远,大家看到的这块圆形巨石,由另外两块巨石支撑着。这3块巨石构成了一个天然的石洞。洞外石壁上镌有凸刻双钩的4个大字——“鳌老龙苍”。洞中深阔宽敞,可容纳20余人,祭台上供奉道教全真派始祖王重阳及其7位弟子。因为该洞明代以前供奉老子,所以称“老君洞”。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3),山东提学邹善数次来崂山游览,觉得洞名有点俗气,陪同前来的即墨县令杨方升根据《史记》中的“老君,犹龙也”的记述,改洞名为“犹龙洞”,沿用至今。洞额“云是老子曾过此,后有济北黄石公”为明末学者顾炎武诗句,由当代著名书法家沈鹏题写。洞口右侧石壁上是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所书《道德经》第一章全文摩崖石刻,笔画流畅,功力深厚。

洞顶这块大圆石,上部刻有3组星座图,还刻有“混元石”3个字。传说1000多年前刘若拙独自一人在上面练功10年而不辍,才修炼成一代名道。

过去,这个圆石上并没有台阶,所以一般道士上不去。能轻松上去的道士则会按照上面的星座图指示的方位,朝着不同的星斗练功。 白龙由此飞天去,回头不忘果老恩。

狮子峰西北的这个石洞就是白龙洞。前面那条山涧称“白龙涧”,下边的水湾称“白龙湾”,架在湾上的弓形桥称“仙人桥”,不用说肯定是“白龙”与“仙人”有关联的一个地方。

传说从前在白龙湾中有条白鳝鱼,经常到上面石洞中苦修。有一天,张果老骑着毛驴来到这里,见其功力不凡,知其可成正果,便做了一番点化。白鳝果然变成了一条白龙飞天而去。后来人们把白鳝修炼的山洞称“白龙洞”,张果老经过的桥称“仙人桥”。有意思的是:张果老倒骑着的那头毛驴见这里风兴优美,便萌生了思凡之意,一不留神,蹄子踏进了桥边石头里,被张果老抽了一鞭子,急忙跳出来跑了。这不,“蹄印”还留着呢。

仙人桥上面就是白龙洞。白龙洞是由一块长约18米、宽约12米的椭圆形巨石扣压在5块鼓形的圆石上组合而成的天然石洞。洞内供奉的是十八罗汉。“白龙洞”3个字是明代山东武举周鲁题写。 白龙洞石刻数量之多、艺术欣赏价值和考古价值之高,堪称“一绝”。古诗作者是元代著名道士丘处机。丘处机不仅修行有道,而且博学多才、能诗善画,当年来到崂山,曾在白龙洞修行过一段时间,并在洞口的石壁上留下了20首咏颂崂山风光的诗作。

前言是丘处机为20首诗所作的序:“东莱即墨之牢山,三围大海,背负平川,巨石巍峨,群峰峭拔,真洞天福地一方之胜境也,然僻于海曲,举世鲜闻,其名亦不佳。余自昌阳醮归,抵于三城永真观,南望烟雾之间,隐隐而见。道众相邀,迁延数日而方届,遂闲吟二十首,易为鳌山,因畅道风云耳。栖霞长春子书。”诗文朗朗上口、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崂山“洞天福地一方之胜境”跃然于字里行间。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白云洞是崂山著名的道家殿堂。此洞海拔400余米,背依险峻石壁,而临深涧,自然奇特,巧夺天工,是崂山名洞之一。

白云洞始建于唐天宝二年(743)。据史料记载,开元末(741),唐朝道士姜抚求药崂山,来到崂山后,选择了这处依山傍海的山洞修炼。当时没有进行过多的人工建筑,仅是将原来巨石下面的一些碎石泥土进行了清理而已。

宋代,江南道教内丹派第五祖白玉蟾来到崂山,对白云洞进行了增修,白云洞才形成了一座修道殿堂。

白玉蟾,又名“葛长庚”,字如晦,祖上为福州人,曾在海南为官,因仗义行侠杀了人,后来进武夷山入道修炼,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被敕封为“紫清真人”,一生游览了包括崂山在内的名山大川无数,传世之作有《白玉蟾全集》。

白云洞创建后,因为道路艰难,物资运输极不方便,主持白云洞的道士也时断时续。直到明末清初,在崂山道士田白云的主持下,此洞才真正建成为道教观院。

白云洞是由3块巨石叠架而成的洞,周围由石条砌筑,洞口朝南。洞内呈四方形,宽约7米,进深约7米,高约2米,洞顶平整,地面由石条铺就,可以同时站立数十人,原来主殿供奉玉皇大帝。洞额“白云洞”3个字为清末翰林尹琳基题写。

围拢白云洞的3块巨石,左边一块称“青龙石”,右边一块称“白虎石”,前面一块称“朱雀石”。另外,后面还有块“玄武石”这4块巨石分别被视为四方之神的象征。

洞前院中这两株银杏树,也是一雄一雌,比肩而立,相伴而生,树龄都在1000年以上。

洞后有许多古松,葱郁苍翠,其中有一株形状很奇特,枝叶茂密,据说原来有一个枝杈斜出洞顶,伸向洞外,站在下面往上看,好像一条张牙舞爪的蛟龙在洞顶腾空舞动。这株古松被誉为“华盖松”。

这一由古树和白云洞交织而成的奇特景观,即“崂山著名十二景”之一——“云洞蟠松”。

东院墙下的这株白玉兰,树龄在200年以上,是崂山树龄最长的一株白玉兰。

青龙石下面这个洞穴称“卧风窟”,因这里地形条件比较特殊,山风吹到这里回旋不止,所以取名“卧风窟”。据说曾是坤道(女道士)修炼的地方。旁边洞穴称“菩萨洞”。

清乾隆年间(1736-1795),白云洞在道士赵体顺的主持下进行了一次重修,建起了以青龙阁为主体的殿房24间,计有400多平方米的人工建筑。其中规模最大的是青龙阁,分上下两层,长约12米,***有6个门楼,主殿正前台阶11级,青龙阁门前台阶33级。

明末清初至民国期间,白云洞一直是道教全真金山派的殿堂。清朝乾隆三十四年(1769)春,自幼在太清宫出家修道的即墨道士王生本带领弟子在白云洞另搭一陋屋居住修炼。他生食五谷,从不去糠皮,虽已103岁高龄,但须发黑若浓墨。1770年农历正月初九,他忽然对弟子们说:“今日立春,吾将逝矣。”说完端坐而终。他的遗骨葬在白云洞东南方二仙山中间的逍遥谷,藏骨塔至今还在。

抗日战争时期,崂山道士积极支持抗日斗争,多次遭到日军“扫荡”。白云洞道士面对凶残的日军,大义凛然,宁死不屈。日军杀死了道长邹全阳和道士5人,烧毁了白云洞建筑。从那以后,白云洞便中断了道事活动。

在白云洞南侧还有两个洞,一个是清虚洞,一个是普照洞。清虚洞为一人工开凿的石洞,是供道士修炼用的。人坐在洞里,可以俯瞰下面的山海景色。普照油为一自然山洞。

游览白云洞附近景区,慢慢体味“藏园老人”傅浣叔的题诗:“夜月清皎,海气光寒,玩石抚松,飘然登仙”,可感悟“登仙”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