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人生经历精彩程度超过小说,却不广为人知的传奇人物
要说,人生经历精彩程度超过小说,却不广为人知的传奇人物,我认为,就只有李泌了。
《三字经》中的“泌七岁,能赋棋”说的就是李泌。
李泌,唐朝中期著名道家学者、政治家、谋臣,为南北朝西魏时“八柱国”李弼的六世孙,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为南岳第钦赐的隐士。天宝中,自嵩山上书论施政方略,深得唐玄宗赏识,令其待诏翰林,为东宫属官。
李泌的经历:
1,早年的经历:
李泌幼年便有神童的称誉,幼时就已粗通黄老列庄学说。在唐玄宗(明皇)政治最清明的开元时期,他只有七岁,已经受到玄宗与名相张说、张九龄的欣赏和奖爱。李泌到了成年的时期,非常博学,而且对《易经》的学问,更有心得。
2,为皇帝出谋划策:
安禄山起兵造反时,唐肃宗问李泌剿贼的战略,他就当时的情势,定出一套围剿的计划。首先他断定安禄山、史思明等的党羽,是一群没有宗旨的乌合之众,目的只在抢劫,“天下大计,非所知也。因此,他拟定战略,使李光弼守太原,出井陉。郭子仪取冯诩,入河东,隔断盗魁四将,不敢南移一步。又密令郭子仪开放华阴一角,让盗众能通关中,使他们北守范阳,西救长安,奔命数千里,其精粹劲骑,不逾年而蔽。我常以逸待劳,来避其锋,去翦其疲。以所征各路之兵,会扶风,与太原朔方军互击之,并命建宁王李倓为范阳节度大使,北并塞,与李光弼相犄角以取范阳。贼失巢窟,当死河南诸将手。肃宗统统照他的计划行事,后来都不出其所料。这便是李泌的“挫其锐,解其纷”的战略运用。
3,调和皇帝家庭内部矛盾:
李泌为调和德宗和太子之间的误会,触怒了德宗说:“卿不爱家族乎?”李泌立刻就说:“臣惟爱家族,故不敢不尽言,若畏陛下盛怒而曲从。李泌又提出唐肃宗与代宗父子恩怨之间的往事说:“且陛下不记建宁之事乎?”中间又往返辩论很多,并且还告诉德宗要极力保密,回到内宫,不要使左右知道如何处理此事。一面又安慰太子勿气馁,不可自裁,最后总算解开德宗父子之间的死结。
4,四朝元老:
李泌是玄、肃、代、德四朝元老,可他一生崇尚出世无为的老庄之道,视功名富贵如敝屣,所以在肃、代两朝数度坚辞宰相之位,并且最终远离朝堂,长年隐居于衡山。李泌参与宫室大计,辅翼朝廷,运筹帷幄,对外策划战略,配合郭子仪等各个将领的步调,使其得致成功,也可以唐朝的重要人物。
李泌一生爱好神仙佛道,被历来以儒家出身、执笔写历史的大儒们主观我见所摒弃,在一部中唐变乱史上,轻轻带过,实在不太公平。说到他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善于运用黄老拨乱反正之道的作为,我觉得,其人生经历这么精彩却鲜为人知,实属不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