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分高分!你相信万物本一吗?
200分~哥就好好问答。下面都是哥自己写的,不信可以网上搜。
你的问题其实正好问到了西方哲学的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上。
你所说的“万物本一”其实是西方哲学传统中两大根基中的一个,即万物本原论(另一个根基是理性主义)。西方哲学从泰勒斯开始,就已经确立哲学的目标是要寻找万物的本原,这之中蕴含了万物本原论的思想,即通过一种先验的假设,认为世上万物追根结蒂总能找到(一个两个或多个)本原。传统西方哲学还认为,理性主义跟万物本原论是统一的,也就是说人类可以用理性来寻找万物的本原。后世的哲学家一直在这种传统下寻找万物的本质。
然而这种观点到了休谟那里遭遇了挑战。休谟认为人的知觉分为两种,观念和印象(你可以暂且把这两个分别理解为马哲中的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观念来源于印象,印象是感官的知觉,感官知觉的来源是不可知的,知觉与外物之间的联系是不可知的,或者说,因为人的全部经验都来自于知觉,而“知觉与外物的联系”则是知觉之外的事情,所以是不可知的。所以人类是被局限在知觉所构造的世界之中的,永远无法透过知觉去探查知觉之外的万物,更无法探查万物的本原。也就是说休谟持不可知论,外物或者有或者没有,不知道,即使存在本原,休谟说,理性也不能充当人认识本原的工具,因为他认为理性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也就是知觉基础上),而且他认为作为理性主义支柱的因果决定论本身是超验的,是一种人的经常性的习惯的联想而已,至于实际是否有这种因果关系,不知道。所以既然无法用理性来认识本原,那么这个本原即使存在,也对人类没有意义。
这样他就实际上拆除了万物本原论和理性主义之间的统一性。后来康德受休谟影响明确的系统的阐述了这种思想。从康德之后,哲学家们便不再认为可以用理性来认识本原了,哲学家们的认识就发生了分裂。
一些哲学家认为还是存在本原的,既然这个本原不能用理性来“认识”,那么他们就用非理性来“体验”和“直观”,非理性就跟知觉和经验无关了。这里非理性指的可不是马哲里的感性认识,而是指意志、幻想、梦境、激情、欲望、冲动这些东西。而另一些哲学家认为不存在本原,但人仍然可以通过理性来进行认识活动,他们就不再去追问空洞的世界的本原万物的本原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而去关注人类现有的知识的本原或者说所贯彻的根本逻辑是什么,或者关注人的实际生活即实践活动。前者叫做人本主义,后者叫做科学主义。
所以讲到这里我可以给你讲我关于所谓“万物一本”的观点。先讲了这么长长一通西哲史就是因为我回答你这个问题是有背景的,我本人是科学主义者,所以我不相信万物有本原,也不认为非理性可以认识本原。最朴素的理由就是非理性和理性其实都是人类的脑部活动,没有哪一者拥有某种超验的可以认识什么本原的特殊属性,不如关注我们当下所拥有的科学、知识和生活。
而且本原这个东西在中西方两种语境下所指略有不同,中国哲学中的本原含一种“本源”的意思。简言之,就是中文语境的本原更多强调发生学,而西方语境更多强调构成性要素。我认为这与中国的世俗传统和西方的宗教传统有关。西方宗教传统浓厚而且一直保持延续性,起源问题和创生问题一直有解答,而在中国由于远古神话没有发展为本土宗教以及世俗政权的兴盛,这个问题需要用属于人间的哲学来解答,所以中国古代哲学有很多关于本原问题的论述讲的是起源问题,而西方传统哲学则讲的是构成性的本原。但无论哪种本原,我认为都没有通过思辨来获得对其的认识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因为本源问题,当代科学对之有虽不完善但仍在不断发展的解答,这种解答是有根据的而非出自什么玄想或体验,而对纯粹的本原的问题,是否存在万物,而且万物是否有本原,这本身就需要两个假设来解决,而对于这种假设,我们只能信仰或者悬置,因此也是不可靠的。当然,科学也是建立在假设之上,但科学本身并不包含要探寻本原这样宏大的目的,科学只是来源于并服务于实践和现实,所以科学的假设与其本身的要旨和诉求相称,而形而上学(就是指万物本原论)在这方面不相称,将本原归于信仰或神秘主义所支撑的假设,这与宗教其实是同气连枝的。
所以我的答案就是,我不赞同万物本一。(但我不能按照你的问法来回答说“我不相信万物本一”,因为“相信”其实包含两方面意涵,一方面是建立在神秘主义基础上的超验的无根由的相信,另一方面是建立在有现实感所制成的现实依据基础上的理性的相信,无论哪种意涵,当我用“不相信”来否定时,都不能逻辑地与“万物本一”这个客体相连。注意到这点是很重要的,关系到宗教、哲学和科学三者分水的问题,毕竟人类的语言是从所谓的蒙昧中发展起来的。)
PS:
那个“我思故我在”跟万物一体完全没关系,相反是笛卡尔二元论(也就是“万物二体”~呵呵)的基本假设。而且我思故我在也是常见的错误的扭曲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