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易的典故记载
文物年代:仰韶文化时期(距今5000年至7000年)。规格:口径24厘米,高47厘米。
据传说,伏羲皇曾用一些磨平一面的小石片,创造了“爻(yao)片”。小石片磨平的一面表示阴爻符“--或八”;未磨的一面表示阳爻符“一”。一石“两爻”分别表示“日与月、男与女、阴与阳、有与无”等相互依存的事物与现象。
伏羲皇曾经在地上画个圆圈,放入“一阴,一阳”两枚爻片创造了“日月符”图形,后人称作“阴阳鱼”或“太极阴阳图”。伏羲皇还创造了“三爻符”,表示原始的文字与数字。“三爻符”一***有八种形态,后人称为“八卦”。伏羲皇曾用八个“三爻符”环形摆放在“日月符”周围,构成了一幅表现万事万物发展变化形势的示意图,后人称之为“伏羲太极八卦图”或称为《伏羲易》。《伏羲易》是已知最早的中华图形易学作品。
殷墟出土甲骨文“易”字记载了《伏羲易》的图形。请看左右组合的甲骨文“易”字。
日月符+三爻符=易
三爻符+日月符=易
甲骨文“易”字记录了《伏羲易》图形的组成部分:
一,变形的“月”字旁代表“日月符”,描述日月循环,阴阳交替,生生不息的形势;
二,“三”字旁代表“三爻符”,描述环绕在“日月符”周围的八个原始数字与文字。“三”字旁无论放在左边或右边,其所组成的甲骨文字都是中华远古文化的“易”字。
甲骨文“易”字表明:中华远古的“易”不是“经文”而是“图形”。现代考古发现:远古中华祖先的遗址中,往往存在一些磨平一面的小石片,应当视为“爻片”。这些出土的“爻片”与甲骨文“易”字都证明《伏羲易》图形在远古时代曾经广为流传。远古《伏羲易》图形是中华易学的源头,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与研究。
依据甲骨文“易”字和出土文物“爻片”的提示,再现《伏羲易》图形易如反掌。人们摆设《伏羲易》图形只需要26枚爻片。这26枚爻片组成的《伏羲易》图形,如同26个字母组成的文字,内容丰富,意义深远,后人探索了五千多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今,仍然在不停的探索与研究。请看羲皇庙里,现代人制作的《太极八卦图》。
羲皇手捧《太极八卦图》的塑像。
中华民族具有大约一百七十多万年悠久历史。五千多年前的伏羲时代,已出现了象征民族团结的“龙图腾”,以及《伏羲易》爻片图形。探索《伏羲易》的内容,就能读懂中华易学的原理与养生术,就能明白中华卦爻的数理及规律,就能步入中华风水学术大门。谨此,将《伏羲易》的内涵,简述如下:
一,“日月符”蕴含的哲学原理
“日月符”即《太极图》
(一)“伏羲日月符”,后人称作《伏羲太极图》,它蕴含“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阴阳互补,互相转化;物极必反,往复无穷”等易学原理。人们不难发现:“太极生两仪,阴阳互补”表现“对立统一规律;“物极必反,往复无穷”表达“否定之否定规律”等现代辩证唯物论的哲学原理。
(二)《太极图》提示:“太极、阴、阳”三种状态存在于一个事物。宇宙世界万事万物皆有其“太极、阴、阳”三种表现形式。现代科学发现:不可见的“能量”,存在于不可见的“场”与可见的“物体”。“物体、能量、场”是物质的三种表现形式。这三种物质形式的“显与隐;强与弱;多与少”等变化,构成了宇宙世界的万事万物。我们可以把“太极”看作“能量”,把“阳”看作可见的“物体”,把“阴”看作不可见的“场”。“磁场、电场、引力场”等场物质皆有其“场源物体”。场源物体(阳)与场物质(阴)皆能承载能量(太极)。《太极图》蕴含“物质构成世界”的哲学原理。
(三)从《伏羲太极图》发展出来的“中华养生术”提示人们:“精(阳)、气(太极)、神(阴)”是人体三宝。修炼太极拳等“气功”,能够强精神,健身心,益寿延年。
人体最初的“精”即“生命物体”来自其父母身体里的生育物质,出生后的“精”来自其本身消化系统与呼吸系统摄取的营养物质。人体的“气”即“生命能量”是由人体的“精”转化出来的能量。人体的“神”即“生命场”或称“人物灵魂”需要“精与气”的供养与支撑。
中华养生术的理论基础是《伏羲太极图》与《黄帝内经》。采用“移精变气,运气养神”的修炼者,每天进行集中意念促进身体吸纳生命物体(精),然后转变为生命能量(气),导引气贯全身以增强生命场(神)的气功修炼。修炼者若能达到“神智清朗,精力充沛,气足体壮”,其工作能力与健康状况都能得到提升。
中华养生术主张“扶正固本”,创造了很多“蓄精、补气、养神”的方法。人体的“精、气、神”充沛了,就能健身祛病,益寿延年。《太极图》是中华易学的标志,常被中华养生家、医药家与道家等太极爱好者当作标志性符号。
二,“三爻符”蕴含的二进制数理
伏羲皇创造的八个“三爻符”,是中华原始文字与二进制数字符号。后来,中华祖先们发明了八进制、十六进制和十进制数字,有了“一、二、三、…百、千、万”等文字,就不用“二进制”的数字与文字了。“伏羲三爻符”被后人冠以卦名,当作“卦符”使用,称之为《伏羲八卦》。随着时间流逝,《伏羲八卦》的“二进制数字”真相,渐渐被埋没了。《伏羲八卦》的“二进制数字”原理与规律,直到现代,才被人们发现了。现代人创造了用“0与1”两种状态组成的数字电路,开创了科技新时代。数字电路的发明,普及了“二进制数字”的原理与规律,使得现代人很容易明白《伏羲八卦》的二进制数理:
《伏羲八卦》的每个“三爻卦符”都需要用三个“爻片”组成,每个“爻片”都有“阴或阳”两种可能的状态。依据排列组合的乘法原理,这样的“三爻卦符”,仅有2*2*2=8(种)型态。为了便于书写,我们用数字“0”标示阴爻符“--”;用数字“1”标示阳爻符“一”。阴阳爻符“从下到上”的数位排列,转换为数字爻符“从左到右”的数位排列。这样做,“阴阳爻符”与“数字爻符”的对应关系,便一目了然,清清楚楚了。例如,从下到上“阴阳阳”排列的“巽(xun)”卦,对应于从左到右的“011”排列的“巽”卦。“011”表示原始文字“风”与二进制数字“3”。请看下图:
“风、3”,巽卦。
《伏羲八卦》的八个二进制“数字三爻卦符”是:000、001、010、011、100、101、110、111。这八个二进制数字“三爻卦符”对应的十进制数值、文字与“卦名”,列表如下:
卦符--------数值---------文字,“卦名”
000---------0-----------土、阴、女,“坤”;
001---------1-----------山,“艮”;
010---------2-----------水,“坎”;
011---------3-----------风,“巽”;
100---------4-----------雷,“震”;
101---------5-----------火,“离”;
110---------6-----------泽,“兑”;
111---------7-----------天、阳、男,“乾”。
由上表可知:“三爻符”内部阴阳爻符数量与位置的变化,表现为二进制数字与原始文字内容的变化。例如,从“000”坤卦、土、阴、女等内容,到“111”乾卦、天、阳、男等内容的变化。由“坤卦”到“乾卦”的变化蕴含着“事物的性质,取决于其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性质”,以及“事物的变化,一般遵循量变到质变的规律”等现代辩证唯物论的哲学原理。
三,《太极八卦图》与中华风水学
从甲骨文“易”字我们得知“伏羲太极八卦图”的两大部分,即“三爻符”环绕“日月符”环形排列,确定无疑。但是,原图形之“三爻符”如何排列,“日月符”怎样旋转等细节问题,后人就不得而知了。
现存中华风水典籍中,无论“先天八卦”的方位图,或者“后天八卦”的方位图,都是后来人凭猜想制作的。因此,五花八门,各有各的说法,大多没有客观依据,皆属“仅供参考”之列。其中,能够与世界地理学术接轨的方位,当属“泰卦”确定的方位。泰卦“乾下坤上,阴阳交合”,大吉大利。请看依据“泰”卦确定的方位图:面向北方,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环形排列的八卦内爻为下,外爻为上。
由上方的坤土000(北)起始,顺时针依次为001艮山,010坎水(东),011巽风,到达下方的111乾天(南),这五卦的阳爻在逐渐增加。从下方的111乾天(南)起始,顺时针依次为110兑泽、101离火(西)、100震雷、又回到000坤土(北),这五卦的阳爻在逐渐减少。从000坤土(北)顺时针旋转,经111乾天(南)再回到000坤土(北)完成一次阳爻从无“000”,增多到最大值“111”,再从“111”减少到最小值“000”的周期循环。中心“日月符”指示的旋转方向,正是外围“三爻符”阴阳爻增减变化的方向。
若变换方向演练几次,您会发现:无论从上方的000坤卦起始,或者是从下方的111乾卦开始,也不管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您总会看到阳爻(显性)从无(000)经有,到最多(111),再逐渐减少至回归于无(000)的周期循环。或者,阳爻(显性)从最大值“111”逐渐减少至“000”,然后,再逐渐增多至最大值“111”,也是有规律的“周期循环”。这个“面向北方,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八卦方位图简明实用,不仅通行全世界,而且符合中华风水学“面向南方,左青龙,右白虎(西火),前朱雀,后玄武”的真谛。
中华风水学的真谛来自中华先民寻找宜居环境的经验积累。中华古人认定:“山”有“龙脉”走向,“水”有“青龙”潜藏。宏观的“风水”就是“山脉与水脉”构成的大环境。例如,山清水秀,背风向阳的宜居环境,以及河流汇接或环绕的平川地域等开阔地带都属于“风水宝地”。
其他“八卦方位”或依据卦爻名称、或根据五行与干支等属性,各有各的说法,但多数脱离中华风水真谛,仅供娱乐而已。因此,除了地图术语“面向北方(地图上方)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等方位规则,以及中华风水规则“面向南方,左青龙(东)、右白虎(西)、前朱雀(南)、后玄武(北)”等方位术语需要记忆,其他风水言论仅供参考,不必深究。
综上可知:《伏羲易》不仅是中华风水学、中华养生学、中华易学与三维世界观的源头,而且是马克思哲学中国化的最佳载体。《伏羲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源头地位自古有之。因此,伏羲皇被尊称为*中华人文始祖*而名垂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