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自媒体信息的真假?

首先一张图,让我们来看看国内的自媒体有多少比较出名的平台:

自媒体(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自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简而言之,即公民用以发布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事件的载体,如头条、博客、微博、微信、论坛/BBS 等网络社区。再直白一点儿说,自媒体其实就是自媒体平台的简称。

每个平台都有各自的特点和特色,

其中,今日头条:

月活跃用户数超过1.4亿,还在不断的增加中。

用户特征:

集中在二三线城市;

年龄在18-50岁之间;

男性多于女性。

平台特点:

优势:读者翻阅文章时,就已经记录下了每个人的阅读偏好,并会在每次读者大开客户端时,基于大数据技术和算法为读者推送可能感兴趣的内容。也就是说即使写的第一篇文章,即使没有一个订阅者,也有可能获得10W+的阅读量。

劣势:愿意为知识付费的用户少。

在自媒体平台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种类的信息,

那么我们如何区分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呢?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自媒体文章的一些基本分类:

1、新闻类

在任何时候,当下热点的时效新闻都能够吸引足够多的眼球。

要区分新闻类的真实性,最好是去正规的官方平台上阅读,即使是在其它的自媒体上阅读了比较重要的信息,也最好去官方新闻网站上去核实下。

2、知识类

知识类内容可以是大众知识,也可以是行业知识或专业知识,不过知识类文章一般分专业的居多,大综合的知识类文章,聚集的用户不精准,效果也不太好。知识类最受欢迎的当属养生知识类文章,特别是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多,环境、饮食等原因造成亚健康人群越来越大的时候,健康养生知识类自媒体,火的简直一塌糊涂,

这类文章,特别是关于养生健康类,一定要细心阅读,不要轻易尝试。当然权威性的平台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审核内容。

3、经验类

经验类内容主要是指人们在生产生活当中总结出的一些心得、技巧、方法。其可以是大众的,也可以是专业的,大众的。

这类文章往往是一些有经验的笔者写的。其中不缺乏经验性的,值得我们平时去阅读。

4、行业类

每个行业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属于自己领域关注的内容。

这类文章对于你的工作特别有帮助,而对于所阅读的文章的信任度,读者识别率会高点。

5、搞笑类

搞笑类内容永远都不过时,无论是图片、文字还是视频,任何时候都会勾起用户的兴趣,但前提是真的足够搞笑。

这类的自媒体,你只要笑笑就行了,也不存在什么真假性。

6、情感类

人们对情感类文章普遍没有免疫力,只要能感动读者,阅读量也是哗哗滴。

这类文章也是只要能打动你,阅读一些也是没问题的。

7、鸡汤类

朋友圈中最多的内容之一就是鸡汤了,这也变相证明鸡汤是大众喜欢的“美食”之一。相信各位的朋友圈都不缺鸡汤,所以这里就不举例子了。

有数据表明,鸡汤类文章更受50后、60后人喜欢,这应该是有一定历史原因的。

小编一直对鸡汤类内容持保留态度,读每篇文章的时候,都觉得心灵受到震撼,觉得说的很有道理,但回过头来,好像又带不来什么实际的效果。鸡汤虽好,不能当正餐吧。而且,也发现了很多无病呻吟的鸡汤,编辑伪造的成分比较多。

8、爆料类

每个人又都有一颗显摆的心,这个事情我知道,你不知道,所以我要显摆一下。甚至这个事情我知道的比你早,也要显摆一下。其中包括揭露一下行业黑幕、各种潜规则、各种行业丑恶行径。

这类文章,小编觉得阅读的时候,要适可而止,要用自己的知识去判断其中的真伪。

9、故事类

应该说我们从小到大就是看着、听着各种故事长大的。小的时候家长会讲各种童话故事、民间故事,电视上还有各种动画故事,书上有漫画故事,长大了会看小说、电影等。所以,故事类内容是非常好的内容之一。

10、励志类

很多时候励志类内容与心灵鸡汤有异曲同工之妙,听的时候信心百倍、磨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听完以后不知所云,总有一种天狗吃月,无处下嘴的感觉。

11、八卦类

就像在“爆料类”说的那样,人类这颗八卦的心呀,无处安放呀。除了用来一探究竟外,纯八卦也挺有市场的。各种娱乐八卦、名人八卦是媒体和朋友圈里的常客,虽然这类内容很俗,但是用户喜欢。

小编认为这类文章,年轻人还是尽力少看点,多读一点知识性的文章吧。

12、观点类

以观点、思想取胜

要么非常独到,要么异常犀利,要么很有深度

这类文章建议可以多阅读阅读

不管是哪类的自媒体文章,小编觉得在闲空时间的阅读,一是放松下自己,二是可以适当的补充能量。

自媒体作者其实也要对得起读者,用心做好自己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