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常说“乱七八糟?

成语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经典中的精粹之一。成语是汉语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简洁精?,多由四字组成。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杂乱无章、难理头绪为“乱七八糟”,“乱七八糟”最先出自哪里?

根据清·曾朴《孽海花》第五回说:“你看屋里的图书字画,家伙器皿,布置得清雅整洁,不象公坊以前乱七八糟的样子了,这是霞郎的成绩。”,这才是它的出去。

但是,为什么不是“乱八”、“乱九”?为什么不是“七糟”,“九糟”?它们有什么文化典故?

其实“乱七”说的是“七国之乱”;八糟,指的是“八王之乱”。

乱七

汉景帝即位以后,采纳晁错的意见着手削减了一些封国领土,将其收归中央管理。吴王刘濞不服气,串通楚王、赵王、胶东王、胶西王、济南王和淄川王等六个诸侯王,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联合起来叛乱。

景帝错杀了晁错而不能退兵,立即派太尉周亚夫领兵去平叛。周亚夫很善于用兵,他切断叛军粮道出奇制胜,最终平定了持续三个多月的“七国之乱”。这就是“乱七”的来历。

八糟

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历时十六年。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住⒊ど惩跛韭?V、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东海王司马越八王。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这次动乱为“八王之乱”。

由于“八王之乱”比“七国之乱”时间长规模大,人民遭受的灾难也更为深重,同时也严重地削弱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力量,所以称之为“八糟”。

乱七八糟

“七国之乱”称为“乱七”,“八王之乱”称为“八糟”,把这两个分裂事件合起来就是“乱七八糟”!

除之之外,乱七八糟还有其他几个来源说法。

黄帝内经,女子七年一周期,丈夫八年一周期,天人合一俗称七七八八,假如不按天地阴阳四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交替生活,生命就会紊乱,就叫“乱七八糟”

易经,在九宫八卦中,其他卦象都是凶中带吉或者吉中有凶,唯独第七宫的游魂卦和第八宫的归魂卦是纯粹的凶卦,所在古人在摇乌龟壳时遇到第七卦心就乱了,卜到第八卦事就糟了,所以说乱七八糟。

现在,乱七八糟,常形容毫无秩序及条理,乱糟糟的样子。

想知道更多文化、风俗、轶事、传统经典,请关注「?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