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蒙村的人文景观

1、历史名人:

王曾(978-1038),字孝先,福建晋江人,清蒙村历史上的一名状元宰相。入仕后迁居青州益都(今山东青州)。生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卒于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年)。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年)壬寅科状元。王曾少年孤苦,善为文辞,曾咏梅花诗:“未须料理和羹事,且向百花头上开。”又言:“平生志不在温饱。”咸平中(998年—1003年)取解试、省试、殿试皆第一,成为科举史上连中“三元”的状元。中状元后,王曾以将作监丞通判济州。不久,奉诏入京,召试学士院,为著作郎,值史馆。景德初(1004年),知制诰,真宗大建玉清昭应宫,王曾力陈五害以劝谏,真宗命王曾判大理寺,迁翰林学士,知审刑院,对其甚为敬重。

王曾端厚持重,眉目如画。在朝为官,进退有礼,平时寡言少笑。名相范仲淹对王曾说:公开地任用贤人名士是宰相的职责,您德高望重,惟缺这一点。王曾答道:作为执政大臣,把恩赏全揽到自己身上,那怨恨归谁呢 ?范仲淹叹服,时人称他为贤相。后因与专权的宰相吕夷之间屡起纷争,宋景祐四年四月两人同时被罢相。其后。王曾又以左仆射、资政殿大学士的身份任郓州通判。宝元元年(1038年)十一月王曾去世,时年六十一岁,赐谥号为 文正”。宋仁宗还亲自为书写碑文,称为旌贤之碑;其安葬之地晋江廿九都太和山之乡称为“旌贤乡(一说“清蒙”取其“旌贤”的谐音)。其妻李氏是名相李沅的女儿。王曾无子,其弟王皋之子王绎,出继王曾为嗣。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先贤,清乾隆间,在泉州府城隍庙之左建五贤祠,合祀宋郡韩国华、子魏国公韩琦,赠仆射王易子沂国公曾,朱文公熹。

2、名胜古迹:古称旌贤境内尚存遗产有:建于南唐开运元年(公元944年)的千年古刹——清龙寺(清蒙宫旧名旌贤宫);有祀奉清蒙村即旌贤北宋三元及第状元宰相王曾而建。还有宋朝淳化年间(公元990年)的千年古石桥——清蒙桥又名旌贤桥亦为纪念状元宰相王曾而建;有建于民国初期(公元1917年)濒临圮塌的百年老校——原“清蒙小学 ”旧貌;还有显示中西方建筑风格完全结合的近代建筑——八卦楼及许多古朴典雅的古民居古大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