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浦山的桑浦山八景

谢姓及林姓,谢姓居多。《贾里族谱》载:“我族未受姓之先,居于姜水,以姜为姓。”、“申伯公定王有功,受封于谢,建国于河南谢邑……后世子孙以国为姓,尊申伯公为谢氏鼻祖,此我祖受姓之始也。”这就是该村姓谢之由来。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福建莆田独树都涵首村乌衣巷谢氏肇基公来此创乡,乡名贾里,隐寓西堂贝锦之意,桥号涵头,不忘涵首旧村之义。

贾里村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2263户,5240人,耕地2020亩,山地950亩,池塘,溪涧85亩。以前全村以农为主,是全镇主要产粮区之一,农作物有水稻、地瓜,花生,甘蔗、黄红麻、马蹄等。马蹄为本村主要经济作物,1985年,全村种植马蹄535亩,占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二十六点五,总产量17979担,总值23372元,占全村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八。贾里村,以做锡箔生意为主要经济来源,同时也是沙溪镇锡箔的贸易,加工中心。

贾里村地处潮、揭交界,距镇治西8里,东连五嘉陇村 路边村,西接刘畔村 白龙村,南靠桑浦山,北与揭阳光明村相邻。

贾里村交通便利,厦深铁路,广梅汕高速公路,均贯穿于贾里村,往西6公里则为正在筹建的潮汕飞机场。

贾里村昔属东莆都所辖,抗战前曾与高厦、仁里合并成立和平乡,隶属东莆区。1952年,与刘畔村合并为联和乡,1956年属高厦乡,

1957年属沙溪乡,1958年后,改称贾里大队,屈金石公社,1961年后属沙溪人民公社。1983年,改称贾里乡,属沙溪区,1987年改称贾里村,属沙溪镇。

贾里村包括西厝,东厝,寨内,庵头4个自然村,有五祠四轩一大楼四书斋。

贾里村有小学一所,幼儿园三所,医疗站六间,供销分站一间,粮食加工,黄麻加工、抽纱场

各一个。全村电灯照明,并饮用自来水。

贾里村一年一度游神赛会。贾里村自1998年始,每年正月十二、十三、十四,为贾里村庆神游(闹热)的节日,按每年一届的顺序排,分别为 东厝村—寨内村—西厝村—庵头村。

逢农历五月十日至二十日间星期天 为贾里村龙舟赛的正日,每年都有吸引了临近众多的乡村船队及村民前来参加和观看。

庵头的干部谢焦哥,在他的领导下,经济一直增长的特别快,带动了很多人开刷薄厂,刷的薄一直出售到福建,以及东南亚一带 ①汤坑的由来

据说在远古的时候,桑浦山汤坑两侧有两条蛰龙伏在山底。公龙在东北的山上,母龙在西南的山上。它们一交欢,就闹得天翻地覆,地动山摇,使这一带附近的老百姓苦不堪言。老天爷出于好心,用汤坑把二龙隔开,以避免蛰龙苏醒时,腾云驾雾,把这里闹成汪洋大海。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公龙先醒过来。当公龙刚伸出头时,雷公立即把其下颔轰击掉,龙口喷出唾液,形成了东山湖,下颔形成了龙头石。而母龙,还未醒时就被孙员外建墓压住龙头,形成了眠龙山。

②将仕佐郎孙默斋墓。

到眠龙山来,不看孙员外墓,真是一大撼事。

A、孙员外墓的地理位置及形状

孙员外墓位于眠龙山坡,是一座用花岗岩石筑成的坟墓。这座引人注目的大型的坟墓是由碑亭和拜亭组成的,碑亭为四柱落地,上面由几块巨石筑成的。嵌在墓前碑亭里的石碑高约2米,石碑正中刻着“明考将仕佐郎默斋孙公,妣耋寿孺人慈烈林氏墓。”在碑亭前约10米处是一座纵深3米许,宽过10米,由八根高约4米的石柱托起亭顶花岗石楹,三开间拜亭亭顶全为花岗岩石板。

B、名墓传说

孙员外墓,有两座亭—碑亭和拜亭,造型精致,而且就当时的建造技术而言,能建出这样雄伟的纯花岗岩石亭,自然使人诧异。

据说,这座名亭全用花岗岩石建造,在当时来说是十分困难,近乎办不到的。(盖岩板时,岩柱常常折断)不少有名的建筑家也不敢贸然试建。后来土地爷化作小孩来指导建造的。

小孩先是用八根“清香柄”插在地上,再盖上瓦片,可“清香柄”全部折断。于是,小孩又将“清香柄”插在地上,再用沙土覆盖“清香柄”,用瓦片盖在沙土上。待到一定时间后,把沙土捅下来,一个小巧玲珑的模型便呈现在眼前。建造者这时才恍然大悟:按照这个原理开工,就可大功告成。经过三代人的努力,雄伟、壮观、庞大的工程顺利地完成,并一直屹立于眠龙山沿至今。 ①地理位置及形状

鲤姑洞位于沙溪水库西侧山坡的冲沟处,其下洞口位于标高40米处,洞室沿沟而上,是由山顶巨块滚石堆砌所留下的空隙互相贯通连接而成。上洞口在标高90米处,山洞延伸的总体方向为北东70度,洞室很不规则,宽窄不一,宽段者有几米宽,2至3米高,窄段者仅能容一人侧身爬行而过。洞内迂回曲折、昏暗无光,较难找出洞内的通道,给山洞添上了几分神秘的色彩。李古洞旁另有一个“人字洞”,风光迥异,人从下洞进入,光线较足,盘旋而上。从山腰上洞口而出,仿佛登塔。

②传说

据说桑浦山绵亘五十里,连于揭阳桃山,岩谷深邃,奸人潜伏,往往为西南乡患。桑浦山原为海岛,西北多为浅海与沼泽地。岛上海盗聚居,常劫船只。宋初,盗于宝云寺对面山偏东据洞为寨。盗魁姓李名上元。彼有一妹,人称李姑娘。宋仁宗时,杨文广率兵平南蛮,将围寨。李上元想率众突围,问妹曰:“汝欲金银耶?抑欲命那?”妹答曰:“金银吾所欲也,寨吾亦所欲也。”李悉妹欲与官兵顽抗,度此,一怕妹妹软弱娇嫩走不动会拖累大家,二怕她落入敌手必遭其辱。故杀妹,并殓之,而后率兵带财物远遁。因之,洞名为李古洞,俗称鲤姑洞。

揭阳地都也有此洞的传说,则是:南宋高人李上元,败后投奔陈吊王,李妹在寨守金银,后为元兵所杀。历代相传,皆云洞中藏有十八乌缸、廿四瓮金银,由李妹守之,等有福之人得之。另一说是该洞里有“十八处乌光(恍明恍暗),廿四处暗暗”,迂回曲折,昏暗无光。 东山湖位于桑浦山的东麓,三面环山,中间是一个山谷盆地。盆地低处有大小两面湖,湖滨散布着丰富的温泉和矿泉资源。温泉为高温低浓度食盐兼弱放射性氡泉,水温可高达103℃,泉水透明,无色无味,是健康养疗的好去处。矿泉为碳酸钙泉水,水温约为27℃,适应于饮用,对心血管和消化系统疾病均有疗效。

东山湖以乱石独胜,湖光山色,楼榭亭宇,相映成晖。现有旅新侨胞郑添谅先生独资兴建的五星级粤东温泉度假村,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 ①金榜题名

“一科双状元”的林大钦是明朝潮州府海阳县东莆山兜(今金石镇仙德村)人。金榜题名于明嘉靖十一年三月壬辰科,是头甲进士第一名。本来按照科举制度的常规,林大钦就是状元。但由于这期科举金榜头甲进士的前三名,都被皇帝宣召面试。林大钦的才华深得皇帝赏识,皇帝脱口而说:“林大钦你就是一科双状元了。”所以,后人常用“一科双状元”来称呼他。天赋高超,才华横溢的林大钦使皇帝心中暗喜难得有此栋才。所以,他多次受到皇帝的赏识。

②为人处世

据说林大钦的状元府只建了半截是由林大钦的为人处世所导致的。

不用说我们都知道林大钦以一鸣惊人登上仕途,然而由于舅舅的贪婪过度,在府邸建造上耗费极巨,且非一年半截就可完成。他任职三年后,便以“终养”先归,也因此国库不乐于支出如此巨额款项。

其次,作为官员,有人曾多次拉拢他,大钦却又不愿同流合污,干出违心之事。朝廷屡次宣召,他又拒不应命。这样,当权者对他不放心,他也处处设防,既然借故退隐,岂敢“树大招风”惹来麻烦呢?后来,林大钦为求明哲保身,转而“寄情于诗酒,山水、声伎之间,自谓豪举”。隐居了十年之后,他便赴召仙去。状元府的命运也与其仕途命运一样“夭折”了。

③林大钦墓

林大钦的墓地位于桑浦山状元埔(原党校青年场),是一座用花岗岩石建成的碑亭,碑亭高3米,亭内的藻井刻着八卦太极图。里面的横额刻着“东莆佳城”四字,碑亭正中间是一块高1.25米,横0.7米的墓碑,在墓碑的左侧刻着“赐状元及第翰林院修撰东莆林公”,左下角刻着“孝子天继泣血立石”一行小字。可是在妣的位置却空着,平滑的碑面时常映出人们疑惑的神色。

在碑亭前面有一对雕刻精细,长约1.3米的石马以及一对形象生动,身长约1.2米的石羊。现被盗,给后人留下了遗憾。 甘露寺位于桑浦山玉简峰(或狮子岩),此峰巍然矗立,像是一片“朝简”穿云破雾直戳蓝天。从山脚登上蜿蜒曲折的三百六十余级石阶,迎面便有一块刻着“万寿云宫”字样的大石拦住去路。上山之道,至此两分。右边一条,直通山巅;左边一条,通往佛寺,佛寺的上盖由一块凌空飞出的巨石所覆盖,该石其乎如削,其固如磐,蔚为奇观,上书“玉简书院,甘露洞天”八个大字。再走进前,又有两行小字映入眼帘:“甘露禅寺飘渺云中,天然石室鬼斧神工。”此联是清代同治年间儒士林大铨所题。

再向寺里走去,可看到一尊袒胸露乳,满面笑容,大肚深脐,神态自如,造型优美,高约2.55米,宽4.15米的弥勒佛像。关于这尊佛像,当地民间还有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句传“梅林湖沉船、甘露寺出米”。寺中还有“万寿云宫”、“威灵宝嶂”、“天竺源流”等摩崖石刻多处。如此美的景色,怎么不令人陶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