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在文言文里的用法

1. 以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

译为: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2.表示凭借。

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屈原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

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②余船以次俱进。

(《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 ②夜以继日(成语) 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

(《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

(《鸿门宴》) ③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 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陶渊明《归去来辞》) (三)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以:表时间)(《出师表》)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以:表范围)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 ①逆以煎我怀。

(《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触龙说赵太后》) 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任用。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五)名词。

译为:缘由,原因。 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六)通假 1.通“已”,已经。

①固以怪之矣。 ②日以尽矣。

2.通“已”,止。 ①无以,则王乎? 以为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⑵把……作为或制成。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鸿门宴》) ②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庄暴见孟子》) 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劝学》) ④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2. 古文中"阴"和"阳"是什么意思

"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阳”字的本义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引申为太阳、阳光;又引申为温暖;还引申为明亮。指古代的哲学概念,与“阴”相对。又有外露的”“表面的”的意思。

传统观念认为,阴阳,代表一切事物的最基本对立关系。它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是万物运动变化的本源,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法则。阴阳的概念源自古代中国人民的自然观,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大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便以哲学的思想方式归纳出“阴阳”这概念。

扩展资料:

阴和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

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属于阴。以天地而言,天气轻清为阳,地气重浊为阴;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润下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思想,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行是其基本的变化关系。五行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百度百科-阳

百度百科-阴

3. 易,去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易 yì〈动〉(1) (象形.本义:蜥易)(2) 换,交换 [exchange]寒暑易节.——《列子·汤问》寡人欲以百里之地易安陵.——《战国策·魏策》以大易小.弗敢易.易寡人之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楚人围 宋,易子而食.——《左传·哀公八年》移风易俗.——李斯《谏逐客书》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3) 又如:易筋经(讲武术的书,托名南朝梁代达摩和尚所作);易箦(换竹席.比喻行将死亡);易货(交换货物);易地(互换所处的地位;交换土地);易身(换位)(4) 改变,更改 [change]狱词无易.——清· 方苞《狱中杂记》(5) 又如:易字(改换名字);易箦(更换竹席);易辙(改变行车道路);易心(改变心志;改变想法);易初(改变初衷);易革(改革,变革);易节(改变气节操守)(6) 替代 [replace]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易·系辞下》北都政变,以暴易暴者数矣!——章炳麟《致段祺瑞书》(7) 又如:易代(更换朝代)(8) 蔓延;传播 [spread]绝其本根,勿能使能殖,畏其易也.——《东观汉记》(9) 又如:易种(蔓延其种)(10) 治,整治 [renovate;dredge]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孟子》(11) 轻视.含有“不以为意”的意思 [make light of;despise]易慢之心入之矣.——《礼记·乐记》.注:“易,轻易也.”是于圣人也,胥易技兿.——《庄子·应帝王》.释文引崔注:“易,相轻易也.”易者使倾.——《易·系辞下》.注;“易,慢易也.”吏民慢易之.——《汉书·王嘉传》寄伪儿啼,恐栗,为儿状.贼易之,对饮酒,醉.——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韩非子·五蠹》词性变化◎ 易 yì〈形〉(1) 容易.与“难”相对 [easy]贵货而易土.——《国语·晋语七》不庄不敬而易慢之心入之矣.——《礼记·乐记》物幽兴易惬,事胜趣弥浓.——唐· 岑参《秋夜宿仙游寺南》事有难易.——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学有难易.(2) 又如:易与(容易对付);易可(容易);易人(可以轻易对付的人);易易(极容易);易如反掌(3) 简易,简省 [simple and easy]栾范易行以诱之.——《左传》(4) 平坦 [level]羁坚辔,附易路.——《文选·枚乘·七发》(5) 又如:易野(平坦的原野);易道(平路);易地(平地)(6) 平易 [unassuming].如:易直(平易正直)(7) 和蔼 [amiable].如:易恬(和悦恬淡);易中(和悦其心)◎ 易 yì〈名〉(1) 古代指阴阳变代消长的现象 [change]王者乘时,圣人乘易.——《管子》(2) 古代卜筮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合称三易 [divination book](3) 《周易》的简称 [the Book of Changes]《易》,书名也.其卦本伏羲所画,有交易、变易之义,故谓之《易》.——朱熹《周易本义序》本之易.——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4) 又如:《易》之八像(《易经》中用八种符号(八卦)代表八种自然界中的现象)(5) 古代占卜官名 [divination officer]昔者圣人建阴阳天土之情,立以为《易》,易抱龟南面,天子卷冕北面.——《礼记》(6) 卜筮之象,古代以示吉凶祸福 [divination image]卜易、谈星、看相…晚生都略知道一二.——《儒林外史》(7) 弹奏弦乐器拽法之一,即中指向外,拨动琴弦 [one of ingering](8) 通“埸”.边界 [border]观国之治乱臧否,至于疆易而端已见矣.——《荀子·富国》六五,丧羊于易,无悔.——《易·大壮》殖于疆易.——《汉书·食货志上》吾易久远.——《汉书·礼乐志》(9) 州名 [Yi prefecture].治所在今河北省易县(10) 易水的简称 [Yi River].在现在河北省西部,发源于易县,在定兴县汇入南拒马河秦兵旦暮渡 易水.——《战国策·燕策》易,出 代州,经 保定之 易州、安州至 高阳,下与 曹、徐、滋、沙诸河合.—— 明· 徐向志《读书札记》(11) 姓去字的用法1、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说文》:“从大,凵声.”凵(qū).本义:离开. 2、同本义. 去,人相违也.——《说文》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魏风·硕鼠》 纪侯大去其国.——《春秋·庄公四年》 大去者,不遗一人之辞也.——《谷梁传》 武子去所.——《左传·襄公二十年》 不能相去.——《战国策·齐策》 乃去.——唐·柳宗元《三戒》 久而不去.——宋·欧阳修《归田录》 一狼径去.——《聊斋志异·狼三则》 东向驰去.——清·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去离(分离;离开);去任(因故离开职位);去住无门(进退两难);去来(离去;往来);去位(离开官位). 3、除去;去掉. 去死肌,杀三虫.——柳宗元《捕蛇者说》 明日去.——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俸去书来. 又如:去绝根株(斩草除根);去疾(除去疾病);去皮;去邪归正(去掉邪恶,归于正道) 4、相距,远离. 连峰去天不盈尺.——《蜀道难》 日始出时去人近.——《列子·汤问》(两小儿辩日) 西蜀之去南海.——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去村四里.——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两地相去50里. 5、前往,到。

4. 举例:“斯”在古文中的用法

1.析,劈开。

《诗·陈风·墓门》:“墓门有棘,斧以斯之。” 毛 传:“斯,析也。”

2.分;分开。《庄子·则阳》:“斯而析之,精至於无伦,大至於不可围。”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沂水》:“水出 鹿岭山 东南流,左则二川臻凑,右则 诸葛泉 源,斯奔乱流,迳 城阳 之 卢县 。”3.裂,扯开。

《广雅·释诂二》:“斯,裂也。” 元 孟祺 等《农桑辑要》卷一:“至三眠后,桑叶但以手斯破,不必刀切,铺叶更厚。”

4.离开;距离。《列子·黄帝》:“ 华胥氏之国 ……不知斯 齐国 几千万里。”

张湛 注:“斯,离也。”5.白色。

《诗·小雅·瓠叶》:“有兔斯首,炮之燔之。” 郑玄 笺:“斯,白也。

今俗语‘斯白’之字作‘鲜’。”6.厮。

卑贱。《后汉书·左雄传》:“乡官部吏,职斯禄薄。”

李贤 注:“斯,贱也。”7.指仆役。

参见“ 斯役 ”、“ 斯养 ”。8.厮。

互相。参见“ 斯擡斯敬 ”、“ 斯缠 ”。

9.见“ 斯须 ”。10.为,是。

《诗·小雅·采薇》:“彼尔维何?惟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11.指示代词。此。

《论语·子罕》:“有美玉於斯。”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诚哉斯谈,可为叹息。”

《红楼梦》第二八回:“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矣!”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这房子是先人的产业……我们食于斯,居于斯。”12.副词。

皆;尽。《书·金縢》:“ 周公 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

孔颖达 疏:“罪人於此皆得,谓获三叔及诸叛逆者。”《吕氏春秋·报更》:“ 宣孟 曰:‘斯食之,吾更与女。

’乃复赐之脯二束与钱百。” 高诱 注:“斯,犹尽也。”

《汉书·叙传下》:“辠人斯得,邦家和同。”13.连词。

犹则;乃。《孟子·滕文公下》:“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唐 韩愈 《与少至李拾遗书》:“拾遗公不疾起,与天下之士君子乐成而享之,斯无时矣。” 宋 叶适 《外论一》:“其来寇也,斯与之战;其来服也,斯与之接。”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使其无是,斯增欷尔。”14.助词。

犹耳、然。《诗·大雅·皇矣》:“王赫斯怒,爰整其旅。”

《礼记·玉藻》:“二爵而言言斯。” 郑玄 注:“斯,犹耳也。”

《论语·乡党》:“色斯举矣,翔而后集。”15.助词。

犹之、的。《诗·周南·螽斯》:“螽斯羽,振振兮。”

16.助词。犹是。

用于宾语提前的倒装句。《诗·豳风·七月》:“朋酒斯飨,曰杀羔羊。”

《诗·大雅·公刘》:“笃 公刘 ,于 豳 斯馆。”17.助词。

诗歌中衬字,无实际意义,亦无语法作用。《诗·小雅·甫田》:“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

《诗·大雅·思齐》:“ 太姒 嗣徽音,则百斯男。”18.语气词。

用于句末。《诗·小雅·何人斯》:“彼何人斯,其心孔艰。”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罗刹海市》:“我何人斯,而能永好?”19.姓。

三国 吴 有 剡县 吏 斯从 。见《三国志·吴志·贺齐传》。

5. 其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其”在文言文中是最常见的虚词之一,也是《考试说明》规定的高考考查的重点虚词之一。

在王安石的佳作名篇《游褒禅山记》一文中,“其”字出现了20多次,较全面地体现了虚词“其”的用法。通过本文,我们对虚词“其”进行归纳,以便更好地掌握“其”的用法规律。

一、“其”作第三人称代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在句中作主语或与其他词语构成主谓短语作该短语中的小主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他(他们)”“它(它们)”。如: ①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②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③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④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①句,“其”作“乃华山之阳”的主语,相当于“它”,代指“华山洞”。

②句,“其”与“为文”构成主谓短语,相当于“它”,代指“仆碑”。 ③句,两个“其”分别作分句主语,前一个相当于“它”,代指上文的“山洞”;第二个“其”相当于“他们”,代指上文的“游人”。

④句,“其”与“求思”构成主谓词组,相当于“他们”,代指“古之人。 二、“其”作第三人称代词,用在名词或方位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他的(他们的)”“它的(他们的”)。

如: ①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②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③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④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⑤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上述五句中的“其”,都可译成第三人称代词“它的”。 ①句,“其下”指山的下面。

②句,“其文”指“仆碑上的文字”。③句,“其左右”指“山洞的两旁”。

④句,“其深”指“山洞的深处”。⑤句,“其传”指“古书的传说(文字)”。

三、“其”活用作第一人称代词,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相当于“我(自己)”、“我们”或“我的(我们的)”。 如: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①句,“其”指代上文的“余与四人”,只能译成“我们”。

②句,“其”指的是“我(自己)”。 四、“其”作指示代词,可以指代个别的人或事物,也可指代多数,一般都是远指,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那、那个、那些、那里”。

如: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②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 ③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④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①句,“其址”指那个地方,“其后”指从那以后。

②句,“其院”指那个禅院。③句,“其好游者”指那些爱好游赏的人。

④句,“其欲出者”指那个要求出来的人。 五、“其”作副词,放在句首,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表示反诘的语气,可译为 “难道”。

如:其孰能讥之乎? “其”表示反诘语气,相当于“岂”,可译为“难道”。 六、“其”作助词,用来凑足音节,舒缓语气。

如: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其”是助词,无实在意义,可不翻译;“既其出”可译为“出洞以后”。

“其”字除了上述本文的用法外,另外还有一些用法,下面补充说明: (一)“其”活用作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你的”。 如: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触龙说赵太后》) 该句译为:我认为太后替长安君考虑的短近了,所以认为你的疼爱(长安君)不如(疼爱)燕后。“其”作第二人称代词来解。

(二)“其”表示特指若干中的一个,有“其中”的意思。 如: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 该句译为: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干脆走开了,其中的另一只狼像狗似地坐在(屠夫)面前。“其”作“其中”来解。

(三)“其”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还可以表示疑问、测度、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还是”、“可要”等。

如: 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 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 ④吾其还也。 (《崤之战》) ①句,“其”用在“如……何”的前面,有加强疑问语气的作用,可译为“又”。

②句,“其”表示测度的委婉语气,可译成“大概”、“或许”。③句,“其”表示告诫、期望的语气,可译为“可要”。

④句,“其”表示商量的语气,可译为“还是”。 (四)“其”作副词,表时间,有“将”、“将要”的意思。

如: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诗经·七月》) 该句译为:赶紧修理好房子,将要开始播种各种谷物了。

“其”解释为“将要”。 (五)“其”作连词,表假设,做“假如”、“如果”来解;表选择,做“是……还是”来解。

如: ①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狱中杂记》) ②子以秦为将救韩乎,其不乎?(《战国策·韩策》) ①句大意是:如果遇到执行凌迟这种刑罚,刽子手便对犯人说:“你依我,给我若干钱,我就先刺心,叫你一下子便死;不然的话,我把你四肢剐尽,你心一下子死不了,叫你受罪。

“其”相当于“如果”。②句意思是:你认为秦国是将要救韩国,还是。

6. 文言文中 “及”的用法

及 jí

动词义:

1、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从人从手。表示后面的人赶上来用手抓住前面的人。本义:追赶上;抓住。

及,逮也。——《说文》

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史记·项羽本纪》

无庸,将自及。——《左传·隐公元年》

2、至;达到。

及,至也。——《广雅》

及期。——《仪礼·聘礼》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隐公元年》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陶潜《桃花源记》

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汤熨之所及也。/针石之所及也。——《韩非子·喻老》

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汉·贾谊《论积贮疏》

祸且及汝。——明·魏禧《大铁椎传》

3、待;等到。

及日中则如盘盂。——《列子·汤问》

及日中如探汤。

及鲁肃过寻阳。——《资治通鉴·汉纪》

及敌枪再击。——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及既上。——清姚鼐《登泰山记》

4、遭受。

铁铦短者及乎敌。(及乎敌:被敌所伤。极言战争之激烈。)——《韩非子·五蠹》

5、比得上;能与……相比。

徐公何能及君也?——《战囯策·齐策》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韩愈《师说》

6、连累;关联。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

事如此,此必及我。——《汉书·李广苏建传》

7、通“给”。供应。

然则大囯内款,小囯用尽,何以及之。——《管子·囯蓄》

介词义:

1、趁。

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连词义:

1、和;与。

洄曲及诸道桥梁。/洄曲及四境。——《资治通鉴·唐纪》

扣其乡及姓字。——明·魏禧《大铁椎传》

音乐及诗歌。——蔡元培《图画》

副词义:

1、表示反问,相当于“岂”。

先君之败德,及可数乎?——《左传》

2、表示频率,相当于“又”。

儿宽家贫,当为弟子都养;及时时间行佣赁,以给衣食。——《史记》

3、表示程度,相当于“极”。

原是本府六案孔目出身,及好刀笔。——《水浒全传》

名词义:

1、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