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为什么在清朝成为经济中心

平遥曾是清代晚期中国的金融中心,并有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格局。

春秋时属晋国,战国属赵国。

秦置平陶县,汉置中都县,为宗亲代王的都城。

北魏改名为平遥县。

清代晚期,总部设在平遥的票号就有二十多家,占全国的一半以上,更被称“古代中国华尔街”。

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创建于清道光年间、以“汇通天下”而闻名于世的中国第一座票号“日升昌”。

平遥目前基本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县城原型,有“龟”城之称。

街道格局为“土”字形,建筑布局则遵从八卦的方位,体现了明清时的城市规划理念和形制分布。

城内外有各类遗址、古建筑300多处,有保存完整的明清民宅近4000座,街道商铺都体现历史原貌,被称作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活样本。

平遥城墙建于明洪武三年,现存有6座城门瓮城、4座角楼和72座敌楼。

其中南门城墙段于2004年倒塌,除此以外的其余大部分都至今安好,是中国现存规模较大、历史较早、保存较完整的古城墙之一,亦是世界遗产平遥古城的核心组成部分。

此外,还有镇国寺、双林寺和平遥文庙等也都被纳入世界遗产的保护范围。

平遥古城是保存完整的历史名城,也是中国古代城市的原型。

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文字平遥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