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 周易 彖词 孙子兵法 经卦 这些词语的名词解释意义 急!!
《周易》的“周”字,历来说法颇多,如,有人认为:周是“易道周普无所不备”的意思;也有人认为:周易是指周朝。周朝为一般人所接受,很多人认为《周易》的“周”字是朝代的名称。
而《周易》的“易”字解释则更为纷繁。 一说:“易之为字,从日从月,阴阳具矣。”“易者,日月也。”“晶月为易,刚柔相当。”
一说:“易 ,飞鸟形象也。”
一说:“易,即蜴。蜥蜴因环境而改变自身颜色,日之易,取其变化之义。”
清代陈则震著《周易浅述》,将“易”的定义归之为二:
曰:交易,阴阳寒暑,上下四方之对待是也;
曰:变易,春夏秋冬,循环往来是也。
无论何种解释,说《周易》是讲阴阳两种势力相互作用,产生万物,“刚柔相推,变在其中”,则是不会错的。
到了西汉,儒家学派将《周易》与《诗》、《书》、《礼》、《乐》、《春秋》等奉为经典,称为“六经”。于是《周易》又被称为《易经》。 《周易·系辞传下》云:“物相杂,故曰文。”其中的“相杂”显然不是指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机械迭加,应该是相反或不同方向的多种力量的交汇,只有异质的事物***存兼容相杂相交,事物才可能富艳、宏丽,否则只能是单调、呆板甚至偏枯和寂灭。仍从生生之易理言,大易所揭示的事物生生的动因就是“感”,感而后动,动而后生,生生不息,于是有缤纷的万象世界,相反,单一或同质的事物就不能也不会交感。譬如咸卦 ,彖词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这里阳刚在下,以其不断升进恰与在上位不断下渗的阴柔之气相交相合(或曰“相杂”),于是遂有感通应和。彖词接着说:“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靠着事物之间相互感通交流从而在天地间鼓荡起生生不息流转无穷的伟力,这是大化流行的情实,是生命的真谛,由此而来的生命天赋性质无疑挺立了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现象的高贵和尊严,在先民眼中,天地所以可敬可畏,就因为它具有无不载覆的好生之德,正德、利用、厚生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吾族文化从自然法则中把握到的又被一代又一代先辈努力践履的文化精神,事实上,离开生命的高贵和人性的尊严谈文明的重建、文化的开新都是与文化的精义不相容的。而那个(些)被彖词作者称为“圣人”的统治者(《易》为君子《易》,《易》中“君子”指称在位者,此点容下文展开),其之所以能居于圣人境界乃是由于他(们)能师法造化的生生之理,使人心俱相感通交流,如今天所谓上情下达下情上传,使各方的意见都有表达的渠道,各方的要求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如此天下和平才是可期的。
而且,人类之所以比其他生命形式更高贵更有灵性,就在于他能思想,“心之官则思”,也因此思想言论及与此相关的一切形而上的精神成果,都应该给予足够的生存空间,而不是采取非学术的手段进行箝制打击。譬如通过修习天覆地载的大道进而力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的先秦儒学,到了董仲舒手上,一旦摆脱民间地位,就掉过头来压制民间的异端(这种把戏在人类意识形态的历史上偏偏不断重演),那副嘴脸让人一想起来就恶心,他们实在是反文化的文化人,即使他们在学理上弘扬的是原典意义上的儒学,其所遵循的思想原则也是与孔孟背道而驰的。真是此儒非彼儒,文化开新、价值重建尤其需要甄别精华与糟粕。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一般认为,《孙子兵法》成书于专诸刺吴王僚之后至阖闾三年孙武见吴王之间,也即前515至前512年。全书分为十三篇,是孙武初次见面赠送给吴王的见面礼,事见司马迁《史记》:“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有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计》的说法。
《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军事思想对中国历代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其已被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几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 经挂是指《易经》中的卦,八卦是八经挂的简称。在《易经》经文中,用"—"表示阳爻,用"- -"表示阴爻,由三个阳爻或三个阴爻,或一个阴爻与两个阳爻,或一个阳爻与两个阴爻组成一个单卦,再由八个经卦互相重合,组成六十四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