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喜欢方塔园的原因是

我国的古典园林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体现了我国悠久而独特的历史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面对西方园林风格的冲击,如何继承发扬古典园林艺术、传承文脉、发展有中国特点的现代新园林艺术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专家学者为此也进行了许多实践探讨。松江方塔园就是这样的一个实例。

方塔园位于上海的松江,建于80年代初,由同济大学的冯骥忠教授主持兴建,因其园内的方塔而得名。方塔原名为兴圣教寺塔,建于北宋时期,沿袭了唐代砖塔形制,呈四方形,故俗称方塔,塔形秀丽,塔身修长,属于国家级文物。方塔园的建造不仅为其创造了一个优美的环境,突现了方塔的古朴秀美、玲珑多姿,也提升了方塔的知名度。新园林和古建相依相偎,相得益彰。这也正是这个园林所要达到的目标:园以塔出名,塔因园而显。

整个园林以方塔为中心,利用了附近原有的一片竹林建成。游览全园之后的感觉就是:古今交汇、中西交融。从总体布局分析,全园可以分为两个区:古典区和现代区。整座园林以方塔为中心分为前后两部分,北半部分荟萃了众多的文物古迹,主要采用了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着重于意境的创造,具有“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的特色。北边的入口也是方塔园的主入口。主入口外有一过渡空间,与城市道路衔接处是一个具有江南建筑特色的牌坊,将游览者引入方塔园景区,既缓和了入口和道路的紧张局面,也是方塔园的标志,形象的点明了方塔园的古典特色。主入口大道西侧还开辟出了休息空间,如同一个小型的自然式园林,仿古式样的建筑、曲折的游廊掩映在自然的树木之中,为方塔园创造出了诗意的外部空间。

入口的大门也与众不同,造型简洁而具有韵味,是对中国古建筑的屋顶的提炼运用,经过简化,采用的是现代钢结构形势,表现的是古典韵味。通过大门到达园内,古朴幽静的感觉扑面而来。笔直的青石板路及两旁整齐的庭园灯、几株腊梅、高低错落的小乔木灌木,强调了园林的轴线,并将人的视线引向前方,却并不是一览无余,而是以一道绿色屏障阻隔视线,正是古典园林“障景”手法的运用。几株古树围绕着三个错落有致的置石,形成一个巧妙的围合空间,看来却又十分自然。最大的一块石头上面刻有“方塔风铃”四个字,点明主题。掇山置石向来是中国古典园林必不可少的内容,这里的布置就是对掇石的应用,虽然简单却意境深远,具有艺术特色,也是整个园林空间轴线的起点。此处的绿化布置如同建筑中的照壁,将主要风景隐藏起来,以使人步移景异,通而不畅,吸引着人们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