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身体的调理和保健~
中医气血之我释
中医之气血难释,难在概念的应用不规范,常使传递的内涵与外延信息含混不清。
1,广义的气血,组成人身,变化统百病。体内之气血,当热而遇冷,当冷而遇热,当缓而遇疾,当疾而遇缓,当敛而遇散,当散而遇敛等,失常则病。气血变化的症象可以直接或间接是寒热表象(也可以不是),且寒热表象的内在机理必然是气血变化,故言寒热用药治百病。
气血阴阳互为一体,随盛衰循环整体显三爻八类之性(画出先天八卦图可明),在正常之性基础上:若阳多,整体气血相对向外(有血热于气、血气皆热两种常见情况);若阴多,整体气血相对向内(有常见血寒于气及少有的血气皆寒情况)。
2,狭义的气血与卫营组成人身。
经云人体吸收的精微中清者为营而浊者为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脉有血脉和经脉,此处当指前者)。
卫:为悍气,充皮毛,煦肌肤,行血脉外,卫外达邪;
营:属清液,营养脏腑,营行血脉中,又是内外沟通的流性介质。营又可分阴阳即营气和营液。(营气、营液可适时化卫;也可适时化气、化血)。
气血属于营,为五脏对营深加工的产物,此处气血皆行血脉和经脉中。其互为阴阳,属于狭义之气血。气,有五脏五行真气之说,执行脏腑的正常功能,能帅营帅血,也有温养功能,经脉对其有运输作用和管理控制的作用;血,有营的滋养功能,又有脏腑的日常维护功能。
阴阳相随,阳帅阴行。关于水液之说,以阴液论,同于营,行阴可以利阳。
3,人体之中风。
风者,五行属木,木在先天八卦中属震,风在后天八卦中属翼。风性动,善变不定,为变化之信使。风的表现颇多,古人取象类比而缺少统一规范,故形成了对病因、病性、病症的交叉描述情况。
一,以风的实体来论,为冒风,即受自然界之动气吹人,有凉、热、湿、燥之效,甚至携有可传之役毒。
二,以风的阴阳属性来论, 1,气血阴阳互为一体,若阳多,整体气血相对向外(名中风),血热于气、血气皆热,此两种常见情况,泄阳。2,若阴多,整体气血相对向内(名伤寒),有血寒于气(常见)、血气皆寒(不常见)两种情况,泻阴。
应用:伤寒学言症,主要是阳气伤以及病缓;温病学言症,主要是阴伤以及病速。两者都存在用伤寒和中风两种名称来表达的情况。
三,以风得征象来论,如偏枯、半身不遂等,皆称为中风。又可细分:肝风内动、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等,可见抽搐神昏、项背反张、两目上翻等证,称为内风;寒湿窜动等证则称为外风。其名中风,病因则非独指因冒风致疾。
四,以六气来论,即风、热、暑(火)、湿、燥、寒。其都是天地在生长收藏过程中有序出现的正常现象,实质是天阳之气的温度与湿度的问题。故温病学中说春天风邪盛,不如说春天某些部位易感邪更明确。
风证总说:指人体在各种外在和内在因素作用下,产生的某些类似风的病理表现。气血变化统百病,无论内风、外风还是冒风、破伤风等,皆以气血变化为根本,用药之侧重面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