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顺序
三皇五帝顺序是羲皇、燧皇、炎皇。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出处:先秦庄周《庄子天运》故夫三皇五帝之礼法度,不矜于同而预于治。
伏羲:创造八卦、文字、渔猎、婚姻。神农:尝百草、教人医疗与农耕。轩辕:统一华夏部落,发明创造房屋、衣裳、车船、阵法、音乐、器具等。颛顼:和九黎。帝喾:华夏民族的***同始祖,“三皇五帝”的第三位帝王,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
尧:开创禅让制、治理水患、颁授农耕时令。舜:举八元八恺、放四凶、命官职、治洪水、巡天下。禹:治滔天洪水、建夏朝。“帝”原指五方上帝,战国后(有说是两汉)才附以人间历史人物之名替入。五方天神合称为五帝的神话。
《周礼·天官》“祀五帝”,为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叶光纪。东汉王逸注《楚辞·惜诵》中的“五帝”为五方神,即东方太昊、南方炎帝、西方少皞、北方颛顼、中央黄帝。
历史渊源:
三皇,天皇、地皇、泰皇之名号,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河图括地象》:“天地初立,有天皇氏,澹泊自然,与(北)极同道”。天地初开便有天皇,且与北极同道,其身份极崇高。《路史》:“前天皇、前地皇、前人皇之事太过久古。
杳杳冥冥,所谓事有不可尽究,物有不可臆言。”后著作在原始意义上的远古三皇基础上增补了前后三皇,故有前三皇、中三皇、后三皇之分,合为九皇。
前天皇、前地皇、前人皇之事太过久古,杳杳冥冥,所谓:事有不可尽究,物有不可臆言,语出《路史》,书传记载毕竟有限,前三皇年代何久,姓名何谓,治国何如皆不可考也。唯三皇之号曰天皇曰地皇曰人皇久而不失。《潜夫论·五德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