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唯识论是文言文吗

1. 什么叫文言文

文言文 开放分类: 文化、语文、文体、国语 文言文”是相对于“白话文”而言。

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

“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而语言进行表述,就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

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所以,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

在国内,中学语文课程中,文言文的学习更是占了很大的分量。什么是文言文? 1.文言文很精彩。

这当然是无疑的。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文言文。

由此可见中国的现代文明历史还是很短的,解构或者解读传统文化还是现代化的必要,因为传统智慧的继承建立于对文言的正确解读。 2.文言文是知识。

这是对的,因为文言文已经不再是语言,它纯粹是文字。但文言文是知识,甲骨文也是知识,那为什么就不学甲骨文呢?对了,正是因为甲骨文是更原始的文字,所以文言文是进一步学习甲骨文等等传统高级文字(学)的基础。

3.文言文也是技巧。汉语的表述、描绘、组合、转变、喻式、铺比、推演……在思想的表达上充分承载了汉文明的风格。

掌握文言文物理结构,对现代汉语的理解比较精深,对新汉语的构造将有“法”可依。 4.“文言文”是“白话文”的相对。

这个词的结构是这样的:文言-文。第一个“文”是“文字”,“言”是语言。

“文言”则指“文字化了的语言”。它说明两层意思:其一,指明文言文本是一种语言;其二,这个语言后来被文字化了。

“被文字化了”的语言也有两重含义:其一,可以有语言但没有文字的文化,比如大多数少数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其二,语言功能退出生活,以文字的形式成为历史。 “文言文”的字面意思,应该是:被文字化了的语言的一种文体。

后面那个“文”指文体。 那么文言文除了在考古研究之外,还有什么“前途”吗?或者说,还会有什么生活的应用价值?我想是有的。

在传统形式的生活淡化出现代社会时,只不过人们忽略了一些边缘地区的社会生活,才造成现代应用对文言文的怀疑或者忽略。比如在宗教建设中,某些碑刻仍然会用文言文撰写,仍然采用书法书写,使用工具镌刻。

篆书的应用也大多如此。 “文言文”这个名词也可以涵载语言与文字之间在文化历史上的相互关系。

某种形式上,一旦某种语言——包括方言——被“文”化,文字化,也就是书面化,其语言魅力顿减,而文字功能倍增。因为语言通常是口头相传,与生活密切相关,语言尚未进入文化状态,它是对生活经验的一种保留,没有文字的扩展性能。

我们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不免会产生一种错觉:古时人说话也是这么说的么?我想这可以用现在时态下书面语与口头语在表述上的不同来“感受”,它们之间在结构上规则上并无大的区别。也可以推测,古人说话只不过比文言文更随意,更白化通俗而已,“三言两拍”也可以做参考了。

至于现在我们阅读文言文,当然不代表在重复古人的说话,而是在朗诵或者默读一种文体。 阅读文言文,感受的是一种极为明晰的思路,就好像偶尔阅读西方哲人著作,很有那种应有的肃穆。

当代文言文复兴的价值 文言文复兴,是当代中国文化复兴运动的热点之一。它的产生与中国文化复兴运动的产生一样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都是中华民族复兴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文言文复兴从表面看来是对胡适等人提倡白话文的否定,实质上则是对白话文运动的引伸。白话文的风行极大地增加了广义文化的受众,但却使传统中国文化的直接受众越来越少——因而就使中国文化的传承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胁。

正是基于完整、准确地传承中国文化的需要,文言文复兴才成为历史的必然。文言文复兴不能否定白话文的存在和价值。

中国大陆的文言文复兴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萌芽的。文言文复兴的概念是青年学者刘周在“中国文化复兴的第一步(倡议书)”中明确提出的。

2007年《光明日报》“百城赋”的推出,表明了国家对待文言文复兴的态度。文言文复兴的倡议书由一位青年学者提出,表明文言文复兴的发展后劲非常有力。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 编辑词条

参考资料:

1.他写错了,我们书上不是这样写的! 贡献者(***12名):拏破仑·波拏巴、香蝶琦玉、kk518k、加斯加、来自七班、okzzh、jinji205、zhaolan94、wobushizhu、『驴族』、高楼居士、dream70 本词条在以下词条中被提及:惩毖录、普通话、杨氏之子、汉语、刘小烽、刘周、刘半农、蒲松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假名、翀、新古典主义赋派、语文、1月2日、老舍故居、1月12日、文言文复兴、犹太人文学、中。

2. 求“马一浮”先生文章,多多益善,谢谢大家

新唯识论(文言文本)

天玄悟莫盛于知化,微言莫难于语变。穷变化之道者,其唯尽性之功乎。圣证所齐,极于一性。尽己则尽物,己外无物也。知性则知天,性外无天也。斯万物之本命,变化之大原,运乎无始,故不可息;周乎无方,故不可离。易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性与天道,岂有二哉?若乃理得于象先,固迥绝而无待,言穷于真际,实希夷而难名。然反身而诚,其道至近,物与无妄,日用即真。睽而知其类,异而知其通,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此!惑者缠彼妄习,昧其秉彝,迷悟既乖,圣狂乃隔,是以诚伪殊感,而真俗异致。见天下之(臣责),而不知其不可恶也;见天下之动,而不知其不可乱也。遂使趣真者颠沛于观空,徇物者沦胥于有取,情计之蔀不祛,智照之明不作,哲人之忧也。唯有以见夫至(臣责)而皆如,至动而贞夫一,故能资万物之始而不遗,冒天下之道而不过。浩浩焉与大化同流,而泊然为万物之主,斯谓尽物知天,如示诸掌矣。此吾友熊子十力之书所为作也。十力精察识,善名理。澄鉴冥会,语皆造微。早宗护法,搜玄唯识,已而悟其乖真。精思十年,始出境论。将以昭宣本迹,统贯天人,囊括古今,平章华梵。其为书页,证智体之非外,故示之以明宗;辨识幻之从缘,故析之以唯识;抉大 法之本始,故摄之以转变;显神用之不测,故寄之以功能;征器界之无实,故彰之以成色;审有情之能反,故约之以明心。其称名则(衣集)而不越。其属词则曲而能达,盖确然有见于本体之流行,故一皆出自胸襟,沛然莫之能御。尔乃尽廓枝辞,独标悬解,破集聚名心之说,立翕辟成变之义,足使生-肇敛手而咨嗟,奘-基挢舌而不下。拟诸往哲,其犹辅嗣之赞易道,龙树之弘阐中观。自吾所遇,世之谈者,未能或之先也。可谓深于知化,长于语变者矣!且见(日见)则雨雪自消,朝彻则生死可外,诚谛之言既敷,则依似之解旋折。其有志涉玄津,犹萦疑网,自名哲学,而未了诸法实相者。睹斯文之昭旷,亦可以悟索隐之徒勤,亟回机以就己。庶几戏论可释,自性可明矣。彼其充实不可以已,岂曰以善辩为名者哉?即谬许予为知言,因略发其义趣如此,以俟玄览之君子择焉。

蠲戏斋诗选之三

遗兴

与物同忧喜,

先天本寂寥。

客来多问疾,

感至亦成谣。

大暑禾方长,

台风怒未消。

亢龙知有悔,

腐鼠尔何骄。

--

万法从缘起灭,

世情与物推移,

姑射神人不见,

虚空消陨何时?

蠲戏斋诗选之一

行年八十辱诸友致问,书此答谢,即以告存。

真气苍茫外,

余生梦寐中。

已知三世寂,

何待百年终。

物变今犹古,

人情睽本通。

溪山怀旧侣,

花下暂抉筇。

寄意无何有,

观身毕竟空。

寻言多谬误,

不病亦盲聋。

莫问山河转,

心知昼夜同。

芳馨如可挹,

吾欲御泠风。

--

万法从缘起灭,

世情与物推移,

姑射神人不见,

虚空消陨何时?

蠲戏斋诗选之二

再成二首拟山谷体

道者春秋不涉,

众人寒暑相侵,

法界非空非有,

真常无古无今。

万法从缘起灭,

世情与物推移,

姑射神人不见,

虚空消陨何时?

--

万法从缘起灭,

世情与物推移,

姑射神人不见,

虚空消陨何时?

3. 哲学的历史概述

-当代新儒家:儒家在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先秦儒学,以孔子(《论语》)、孟子(《孟子》)、《易传》、《中庸》、《大学》为代表。

第二阶段──宋明儒学(又称「宋明理学」或「新儒学」Neo-Confuciani *** )

/北宋:

邵雍(康节)-《皇极经世》

周敦颐(濂溪)-《太极图说》、《通书》

张载(横渠)-《正蒙》

程颢(明道)、程颐(伊川)-《二程遗书》

-南宋:

胡宏(五峰)-《知言》

朱熹(朱子)-《朱子语类》

陆九渊(象山)-《象山语录》

\明代:

王守仁(阳明)-《传习录》

刘宗周(蕺山)-《人谱》

-当代新儒家的分期、代表人物及著作

I 第一代新儒家 1 梁漱溟(1893-1988)

1.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1922

2. 《中国文化要义》1949

3. 《人心与人生》1975

2 张君劢(1887-1968)

1. *《人生观》1923

2. *《再论人生观与科学并答丁在君》1923

3. 《中西印哲学文集》1981

3 熊十力(1885-1968)

1. *《新唯识论》(文言文本1932,白话文本1944)

2. 《体用篇》

3. 《乾坤衍》

4 冯友兰(1895-1990)

1. *《新理学》1939

2. 《三松堂学术文集》1984

II 第二代新儒家 1 方东美(1899-1977)

1. *《生生之德》1979(《哲学三慧》1937)

2. 《中国哲学之精神及其发展》1980

2 徐复观(1903-1982)

1. *《学术与政治之间》(甲集1956,乙集1957)

2. 《中国思想史论集》1959

3. 《徐复观文录选粹》1980

3 唐君毅(1909-1978)

1. 《道德自我之建立》1944

2. 《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1958

3. *《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1977

4 牟宗三(1909-1995)

1. *《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1971

2. *《现象与物自身》1975

3. 《圆善论》1985

III 第三代新儒家 5 杜维明(1940-)

1. 《人性与自我修养》1979

2. 《新加坡的挑战──新儒家伦理与企业精神》1984(中译本1989)

3. 《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前景问题》1989

6 刘述先(1940-)

1. 《文化哲学的探索》1986

2. 《中西哲学论文集》1987

3. 《大陆与海外──传统的反省与转化》1989

7 蔡仁厚(1930-)

1. 《新儒家的精神方向》1982

2. 《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1987

3. 《儒学的常与变》1990

4. 谁来介绍一下熊十力生平,及其哲学思想

熊十力(1885-1968),原名继智、升恒、定中,号子真(一作子贞),晚年又号漆园老人、典岗逸翁,湖北黄岗人。

中国近现代哲学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 熊十力少时因家庭困迫,曾为人牧牛,随掌教私塾的父亲听讲“四书五经”。

十一岁丧父,随长兄亦耕亦读。 十六岁时曾在其父之友何圣木处附读过半年,此后全靠勤奋自学。

读明代陈白沙书,对“禽兽说”感受很深。读王夫之、顾炎武书而生革命之志,于是不事科举业。

十八岁到武昌投军,参加了1911年的辛亥革命,后又追随孙中山参加护法战争。但见到“党人兑权争利”,觉得“革命终无善果”,认为“政不如革心”,遂弃政向学,走入学术研究之途。

潜心研究思想学术,探讨中国古典哲学和印度哲学。1920年,经梁漱深溟的介绍,入欧阳竞争2无主持的南京支那内学院钻研佛学二年。

1922年,应蔡元培之邀到北京大学任讲师。1923年开始写作《新唯识论》,前后四易其入稿,1932年出版文言文本《新唯识论》。

以后又发表了《破》、《佛学名相通释》。抗日战争时期,避难于四川,曾讲学于马一浮主办的乐山复性书院、梁漱溟主办的北碚勉仁书院和武汉大学(当时因抗战而迁至乐山)。

1947年返回北大,1948年赴浙江大学作短期讲学,次年到广州直至解放。 在四十年代,熊十力又出版了《新唯识论》语体文本、《十力语要》、《读经示要》、《十力语要初读》等著作。

1950年初到北京,任北大教授,并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特邀代表,并为第二、三、四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此后出版了《论六经》、《原儒》、《体用论》、《明心篇》、《乾坤衍》等著作。

熊十力在儒家哲学、佛教哲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等方面,均有很大建树,特别是在重建新儒学和儒家哲学本体论方面创获颇多。其哲学思想以儒为宗,糅合佛学,发挥了《周易》哲学、宋明理学中的“陆王心学”,和佛教大乘空宗法相唯识之学,建立起了自己的“新唯识论”体系。

认识哲学的大旨在于穷究本体,宇宙万物是本体流行的迹相,本体并非是离开“本心”的外在境界,所以“天地万物皆吾一体”(《十力语要》卷一)。熊十力指出,本体流行即功能的显示,有“翕”和“辟” 二极,“翕”凝成物,“辟”遍运为中,两者是相反相成的,以此说明虽然“心物不二”,却又辩证发展。

在认识论方面,熊十力强调“返求本心”,自证自识,无待于外求。在人生哲学方面,认为如能见本体,则可官天地、役万物,自性也就没有亏欠了。

熊十力的哲学对当代港台新儒家有重大的影响,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等当代新儒学大家,均出于熊十力之门。熊十力的著作已见上述。

5. 熊十力的宇宙本体论以什么为宗旨

熊十力认为一个民族要生存下去,必须要有自己的哲学,自己的文化。为此,他开始投入更多的精力研究儒家学说,并写成《读经示要》等关于儒学的着作。

他对胡适等人“全盘西化”的主张多有批判,但又不沉迷于圣贤经典之中,而是对传统儒学作较彻底的反思,并吞吐百家,融铸儒佛,独创一思辨缜密的中国化的哲学,1944年,熊氏《新唯识论》语体文本杀青付梓,由重庆商务印书馆作为中国哲学会中国哲学丛书甲集之第一部着作出版。

此书是熊十力最主要的哲学着作,它标志着熊十力哲学思想体系的完全成熟。如果依据文言文本尚可把熊氏看成“新佛家”学者的话,那么,以语体文本为界,则应当视其为“新儒家”学者。此书与稍后出版的《十力语要》《十力语要初续》等书一起,构成了熊十力新儒家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6. 强大家 帮我介绍 熊十力 大师 谢谢大家

熊十力(1885-1968)是中国现代最富原创性的哲学家之一,是现代新儒家的著名代表。

他以思想精深、逻辑严密、议论独特而著称于世。他的思想在其生前和死后都引起了不少学者的浓厚兴趣。

稍一留神他的思想体系的人都会发现:他的思想体系与《周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他的许多学说、范畴都渊源于《周易》,另一方面他对易学有独到的看法和精彩的阐发。这说明他受益于《易》又有益于《易》,《大易》给予他以最好的思想样式和养分,他给《大易》注入了新的生机。

下面就熊十力的易学思想作以概要介绍,以就教于方家时贤。 熊十力习《易》研《易》,最终以《易》为宗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是他长期潜身学问,孜孜以求,贞定探索的结果。

他在许多著作中论及了这一过程。他说:“余伤清季革命失败,自度非事功才,誓研究中国哲学思想,欲明了过去群俗,认清中国何由停滞不进。

故余研古学,用心深细,不敢敬且。少提时读五经,詈孔子为宗法思想、封建思想。

便舍之弗顾。后来专心佛学多年,又不敢苟同,而自有所悟,回忆大易一经,早已开我先路,于是又回到孔子六经”。

(《乾坤衍》第15页)熊十力形象地描述了自己由倾心革命,转向学术,由反孔经研究佛学又走上尊孔的思考过程。熊早岁曾参加反清革命,革命失败后,念党人竞权夺利,革命终无善果,又虑自己非事功才,故而转向学术,虚心探中、印两方学,另辟一条学术救国的道路。

后入南京支那内学院,问佛法于当时著名大师欧阳竟无先生,渐觉佛法专从黑暗、污染的方面看人生,毅然搞拒造化,认为用此道度尽众生,终成虚愿,又觉自己的思想与《大易》甚相密契,故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出发点,即孔子的六经处,尤其是《大易》处。当然熊的学术回归并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经过思考,自我思想逻辑展开的必然结果。

熊由读六经,走向反六经,由反六经再走向崇信六经之意蕴,在他那里都具有内在的必然性。熊的思想轨迹是近、现代许多思想家***有的思想轨迹。

熊十力由佛归儒,归《大易》是一种自觉自为的活动,他的思想体系是以儒为宗旨的。他虽然把其代表作称之为《新唯识论》,但他否认其哲学体系是援儒入佛的。

熊对于那种认为他是援儒入佛的论调给予以坚决的否定,认为“这等论调全不知道学问的意义和甘苦”。当然,熊并没有把佛、儒两家绝对对立起来,反击认为佛家的经典如《阿含经》、《大般若经》、《涅 经》、《华严经》等与儒家的《大易》,“有可以融会贯通的地方”,(参阅《新唯识论.转变》)熊的思想体系就其渊源而言,是融合儒释,自成一家,但就其思想归宿而言,是独崇孔学,归宗《大易》。

他说:“余独宗《易》,究与二氏(道家、佛教)殊趣。”(《原儒.内圣章》又说:“得孔氏意思,便悟得人生有无上底崇高的价值,无限的丰富意义,尤其是对于世界,不会有空的感想,而自有改造的勇气。”

(《新唯识论.转变》)总之,熊的价值取向,人格风范、理论骨髓无一不打上了儒家、尤其是《大易》的印迹。 《新唯识论》是熊十力的代表作,他穷毕生精力血气,无一不是为拓展、阐发、解释其中的思想意蕴。

而《新唯识论》就其名而言是佛家的,就是实质而言的是儒家。所以熊一再指出:“新论(即《新唯识论》,引者注)准《大易》而作。

形式不同,而义蕴自相和会”。(《十力语要》卷一,第7页)“我亦本诸《大易》”。

(《新唯识论.转变》)熊认为《周易》是五经之本,是儒家学说的根本,他向《大易》的回归,对《大易》的阐发就是向儒家的回归,就是对儒学的阐发。 熊是一位风格独特、个性极强,善于思索和体认的哲学家。

他自以为他的思想的形成既不受任何学说的支配和左右,也不为自己的私意和曲见所欺 ,乃是廓然大公,随处体认真理。故而他向《大易》的回归是势之必至,理之必然。

实质上,这里的《大易》更多的是经过他的思想加工过、体认过的大易。在他那里,《大易》既是其思想之本,也是其思想的注脚。

熊十力对《周易》有一套独特的看法,有些看法在严格的训释家看来未必经得起推敲,但他却坚信不疑。 他坚持认为《周易》是孔子的作品。

在他看来,孔子的思想分为早晚两个时期,五十岁以前是早期,五十岁以后为晚期。早期的孔子主要宣扬小康礼教。

所谓:“修明圣王遗教、而世大之,所谓小康礼教也。”(《乾坤衍》第1页)晚期的孔子才读易著易,以立内圣外王之弘规。

他说:孔子五十以后,“读伏羲氏之易。神解焕发。

其思想界、起根本变化。于是首作《周易》、《春秋》二经。”

(同上)立内圣外王一贯之大道。在熊十力看来,孔子所读的伏羲之易,是“只有卦爻、而无辞。”

(同上,138页)“即八卦是也。但八卦是六十四卦之总称,非谓伏羲只画八卦也。”

(同上,第2页)伏羲画八卦几乎是清以前学术界的定论,但何人重卦历史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王弼、孔颖达等认为伏羲画八卦,伏羲自重之,郑玄认为神农重卦,孙盛认为夏禹重卦,司马迁认为文王重卦。

在这里,熊十力并没有什么自我创见,只是依王弼、孔颖达之说而已。令人回味的是,他坚决反对在。

7. 什么是新儒家,其思想意义有哪些新的内容

新儒家萌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发展于三十年代,五十年代之后,走向了全世界,成为驰名于国际的文化学派或文化思潮。

1921年,梁漱溟到山东讲演并出版了《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揭起了新儒家的大旗。1923年,熊十力在北京大学讲《新唯识论》,系统地阐述了新儒家的理论观点。

十年之后,出版了《新唯识论》,从理论上全面展现了新儒学的面貌,同时标志着新儒学的形成。现代新儒学,其发展历程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1920至1940期间,其主要代表人物包括梁漱溟、熊十力、贺麟、冯友兰等人;第二阶段是五十年代而下,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而钱穆、张君劢、方东美三人则纵横于前后两个不同时期。

这前后两个阶段的新儒家代表人物,一般上被称为第一代新儒家和第二代新儒家。目前,新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如杜维明、刘述先、蔡仁厚、成中英、余英时等人,则为第三代新儒家。

所谓的新儒家,其实是博采诸子和西方文化的精华,经过自我更新,成为具有生命力,能够适应新时代文化环境的新精神所需要的儒学。新儒家也被称作“儒学的第三期发展”,意即新儒家乃是“返本开新”的儒学。

所谓“返本”,意即回归传统儒学的本原、根本道统、道德本体的“内圣之道”。至于“开新”,即是革新儒家的传统文化,开科学和民主之新,也就是要变革传统儒学的“外王之道”。

现代新儒家以“返本开新”为纲领,补救传统儒学“外王弱”的不足,“开新的外王”就是在儒家传统的道德伦理主导下,引进西方的科学与民主。总而言之,现代新儒家所说的新儒学,就是要恢复传统儒学的“内圣成德之教”,“接续民族文化生命的本源大流”,并开出学统和政统为内涵的“新外王”,从而使儒学演化适应当代世界新文化环境的精神需要。

时至今日,新儒家不仅在香港、台湾、美国成为学术界众所皆知的术语,而且也成为中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现代新儒学正是传统儒学的自我更新、自我变革,它以适应新的文化环境的新精神、新的时代特征而与传统儒学有所区别。

因此,海内外学者都异口同声的称之为“新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