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崇拜的典型代表
西方
追溯西方人偏爱数字“3”的原因,估计与基督教文化和希腊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古希腊人偏爱数字3和3的倍数,基督教文化中,数字“3”以及数字“12”的出现十分频繁。雅各生了12个儿子;以色列人有12支派的祖先;耶稣犯门徒等等。
西方人喜爱“三”与基督教文化有密切联系。在西方人的意识中“三”代表一个完美的整体,如:圣父、圣子、圣神即“三位一体”。基督教文化中数字“三”频繁出现,“圣经”里关于“三”的故事有:以色列有三大圣祖;先知约拿在鱼腹中活了三天三夜;耶稣降生时“三王来朝”;彼得三次不认主;犹大出卖耶稣要了三十银元;基督受难第三日复活等等,都为数字“三”披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中国
汉语中,3是一个极为活跃的数字,除表示数量3外,还往往表示许多、很多、极多,甚至还具有限度、极端或极少的意义。如“事不过三”,“三生有幸,“三寸不烂之舌”,“三户亡秦”,“三寸金莲,”等。有人认为“三”是尊贵而成功之数,应该说不无道理。我国传统观念认为“二”表示天、地、人,当然是无比尊贵。《史记》称数始于一,终干十,成J飞二”。《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有商标调查显示,在1115件商标中,以数字命名的商标***87件,占全部商标总数的7.80%。最值得关注的是用数字“三”命名的商标有:三诺、三红、三人、三源、金三塔、三全、三鱼、三鹿、三A、三枪、三利、三角、三力士、三一、三环、三江源、三精、三金、三征、1398360、779315、3537、361、3F***计24件,占全部数字商标总数的27.59%。中国驰名数字商标分布图说明带有数字“三”的商标除具有数字商标特有的吸引力、便于记忆,使人印象深刻这些特点外(除3件按商标注册证号或中国人民解放军工厂代号命名外),都含有商品生产者希望生产的产品数量多、规模大,期盼生意兴隆、事业长久等特殊含义。
日本
在日本文化中,常用数字“三”把美好的事物连结在一起,还赋予其威武、崇高的气概,也常用“三”作为表达吉祥、平安的象征。数字姓名是日本文化的一大特色,其中带有数字“三”的姓氏不胜枚举,如三浦、三宅、三上、三好、三木、三轮、三岛、三谷、三井、三原、三村、三泽、三桥、三田、三枝等等。还有众所周知的日本最大的垄断财团“三菱、三井”都是源自日本人的姓氏。 农历七月初七,“七夕”源于古人对数字和时间的崇拜。传说中牛郎织女最初没有“七夕相会”这一情节,但“七夕相会”是传说的精美之笔。古人选择七月初七绝非偶然,是人们对“七”有一种神秘感情,也与数字崇拜有关。古人对“七”的崇拜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文化现象。
据《太平御览》记载:“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麋为珍。”“七月七日为良日”,故把它作为庆贺秋收的吉庆日子。汉魏时把这一天作为集会游乐的日子。这一天还是天宫神仙们聚会的日子。《续齐谐记》载:“七月七,织女渡河,诸仙悉还宫”。但更多的是把这一天视为相爱之人会面的美好日子。以后牛郎织女的相会期,被王母娘娘亲自指定为“七夕”,实际是人们对“七”,更是对“七七”所包含美好意蕴的希望。
“七夕”还来源于古人对时间的崇拜。民俗专家介绍说,在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在民间表现为时间的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结。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 八固然与“发”音近,同时,也与“罚”、“乏”等字的发音相近似呀。从字形上看,阿拉伯数字8是一个循环结,预示着循环往复、无始无终,并不是一个吉利的东西;中文的“八”则两划斜立,无依无靠、无帮无助,更不是什么吉利数字。许慎《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 这样的字有什么吉利可言呢。所以,应该先学点儿关于数字的知识,再做取舍。
如此推断,北京奥运会的开幕时间2008年8月8日晚8时8分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过才决定的。 九是一个高贵的数字”,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九在阳数(奇数)中最大,有最尊贵之意,“九五之尊”,“三跪九叩”,“一言九鼎”。凡是涉及到与“九”有关的词语,所包含的意义离不开“高高在上”的意思。形成这一现象,是因为古时候的中国,数字最早不是代表数量的,代表的是一种哲学思想。比如“一”是汉语中最基本的数词,于是赋予了万物之祖、万事之源的意思;“九”是基数中的最高数,而且又与长久的“久”谐音,所以便被赋予了吉祥如意、平安久远等民俗文化内涵。
南京地名
或许因为对数字的崇拜,南京城内,地名上有数字的很多,位于珠江路浮桥西南的一枝园,水西门的二道埂子,模范马路西段的三牌楼,大桥南路东的四平路,还有御道街附近的五龙桥,中华门西的六角井,龙蟠中路的七里街,南京市北长江中的八卦洲,东水关附近的九龙桥以及迈皋桥附近的十字街。
央行在上调利率时,并不是像其他国家一样上调0.25%、0.50%,而是上调0.18%或0.27%,缘于小数点后两位数之和必须是9的倍数;
2009年9月9日
2009年9月9日成为众多年轻人喜定终身大事的好日子。不少年轻男女选在这一天去登记结婚,有的选在今天大摆喜宴,他们看中的是这个日子里蕴含的百年一遇的“久久久”好彩头。民俗专家解释说,2009年9月9日,因谐音读起来像“爱你久久久”,吸引了许多年轻人选择在今天喜结良缘,祈求婚姻长久。这一现象源于古人对数字的崇拜,现在人们利用汉字之间的谐音,以祈福表达良好祝福。
发展
随着时代变化,国人对数字的理解又加入了更多的含义。《新华汉语字典》收录的汉字有五万多个,但汉字的读音算上4个声调,最多也才2000多个,所以出现很多同音字。后人正是利用这一点,从读音上给数字又衍生了新的意义。“九”由最初的至高至大,由于读音和“久”相同,衍生出了长长久久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