彖的拼音
彖的拼音为:tuàn。
彖,拼音为tuàn,汉字,总笔画9画,上下结构,意为《易经》中解释卦义的文字:彖辞(亦称“卦辞”)。
《易经》中解释卦义的文字:彖辞(亦称“卦辞”)。又称《彖传》、《彖辞》。分上、下两部分,为《易传》中的两篇。说明《易经》各卦之义,专门解释卦名、卦象、卦辞。而不涉及爻辞。唐孔颖达依据汉魏以来的注释,将“彖”训为“断”,即判定一卦之义。
认为“夫子所作彖辞,统论一卦之义,或说其卦之德,或说其卦之文,或说其卦之名。”分为三类:以卦象象征万物释卦义;以义理、德行释卦义,以爻象在卦中所处地位释卦义。认为“天地盈虚、与时消息”是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普通法则,承认世界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之中,认为天地万物存在对立、统一关系。
易经的“彖辞”:
《易系辞》彖者,言乎象者也。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 《又》彖者,材也。虞翻曰:八卦以象吿。彖说三才。故言乎象也。三才即天、地、人三才。(意思是,先观天文知道上天以及天子的信息,观地理知道地方富贵家族的信息,观人文知道许多人的信息,然后把这三种信息框在一起分析、判断就能决断事情。)
彖言成卦之材,以统卦义也。《周易正义》彖,断也。断定一卦之义,所以名为彖也。 周易卦辞谓之彖。爻辞谓之象。爻即组成八卦中每一卦的长短横道。
“彖辞”,就是古经六十四卦中每一卦开头的卦辞。它与“爻辞”相对而言。例如乾卦,“元亨利贞”就是彖辞或者卦辞;其余六爻的筮辞就是爻辞。爻辞只断定该爻的吉凶,彖辞则断定整卦的吉凶。古人把“彖”解释为“断”,就是“断定”(吉凶)的意思。这种断定是根据整个卦象来进行的,所以《系辞上》说:“彖者,言乎象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