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傅雷家书之以身作则
1960年,傅雷给长子的家书《致傅聪》第二篇中写道:
“ 世界上最有力的论证莫如实际行动,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则;自己做不到的事千万勿要求别人;自己也要犯的毛病先批评自己,先改自己的。”
很寻常的见解,很古老的忠告。
古人诚不欺我,“身教大于言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简洁有力的言语,代代流传,为治家之本。
然而,做到这一点,却很难。
这个五彩缤纷的网络时代,信息人心涣散,游戏,娱乐,八卦扑面而来,笼罩在家庭上方,大人孩子一片沉沦。
孩子爸爸在公司一天处理各种技术问题,回到家里想要放松神经,从以前在线追军事或玄幻小说连载,到如今抖音、头条,及时满足的娱乐需求一发不可收拾。
而我,作为家庭教育和邻里亲友的主要管理维护者,尽管忙着家务时常常忘了手机放哪,一擦干手,也不得不在两个孩子的六七个以上的学校班级群、课外辅导班群里来回爬楼,每天查看好几遍消息,生怕遗漏重要通知。
都说好邻居是个宝,有幸在这个小区里结交了几个关系不错的邻居,日常生活交集密切,也需要和邻里群互动交流少许。而和亲友们因距离带来的缺憾,感谢互联网的速度,感谢微信的便捷,得以弥补一二。
至于那些各种原因添加的不太熟的人,和朋友圈里五花八门的内容,这些无谓的社交早已被我阻断。即便如此,在家里孩子们还是会看到我时不时点开手机查看信息。
电商时代购物基本靠网的生活方式,淘宝、京东、当当、京东到家等更是必不可少的占用了手机使用时间。
孩子们从学校回到家,想要放松一下,小孩子尚且会玩玩积木玩具,大孩子除了看会书,也想和分别了的小学同学们在线聊聊天,或是玩会大家热衷的小游戏,或是刷会头条抖音追踪热点,丰富课后的谈资。
网络所带来的信息方式不可避免的渗透到生活各方面,不必视它为洪水猛兽,也不必被它牢牢捆绑,学会有所为,有所不为,适当即可。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教育孩子同时又是在教育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