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在中医里五行是属什么

乾为头为肺为骨五行属金

中医与《易经》

中医这一概念迄今为止没有满意的解释,实际上中医源于中国古代朴素的哲学思想,不偏不倚是为“中”,不偏不倚即是平衡,治疗为“医”。中医即是调平衡,平衡医学即是中医学。

《内经》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如何调平衡,中药有寒热温凉四性,针灸有补泻;儒家有浩然之;道家有导引;佛家“戒”掉“贪”、“嗔”、“痴”、“慢”,在禅“定”(离妄想执著求得清静心、平等心)中开悟大智“慧”(觉),摆脱“分别”、“妄想”、“执著”、“烦恼”这四“罪”从此再没有生老病死之痛苦,也就是所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人为什么生病?因为人想生存就必须从社会索取生活必需,既然是“索取”就有有道与无道之分;取之有道,心安理得,但有体力劳动与脑力(心)劳动之分,体力劳动劳“身”,身劳太过则身病,脑力劳动太过则心病;取之无道,偷摸拐骗,因非正道,心里不踏实,惕惕然如被捉。心惊胆颤。人有“贪”心,欲望无穷,没有欢乐,心病成然。不合己意,“嗔”恚他人,肝肺因此而病,“痴”迷于某物,食不香,寐不安。懒惰“慢”则筋脉弛缓。轻慢他人会遭到鄙视。

中医诊病有望闻问切四法,通过四诊分析人体阴阳气血津液的盈亏,经络的虚实。通过中药、针灸、推拿、导引等法,有余泻之、不足补之。

初学中医往往为阴阳气血精津液的概念所惑。实际上阴阳气血精津液归结到一处,就是阴阳,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人身不过一阴阳化气而成。实际上中医学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她涵盖了中国古代天文学、地理学、哲学、军事学等各个领域。尤其与古代哲学有密切的关系,哲学实际上就是能使人明白事理的科学,不明事理就不明医理,孙思邈所谓:“不知《易》不足以为太医”。《易经》是宇宙的代‘数学’,当今也有其极高的科学内涵,下面就简单地介绍一下。

《易经》是由八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组成的,八卦即涵盖宇宙事物特性的八种属性,八卦由阴阳两种符号(爻)组成。《易经》曰:太极 (宇宙在混沌状态)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八卦定乾坤(天地)。八卦错综形成六十四卦,使事物分类更加详细。凡具备刚健、上进、纯阳特性的都属乾,具备向下、流动、中满特性的都属坎,具备静止、隆起、覆碗特性的都属艮,具备动摇、响声、仰盂特性的都属震,具备向内、入、下断特性的都属巽,具备向上、艳丽、火热、明亮、中虚特性的都属离,具备广大、柔顺、纯阴特性的都属坤,具备喜悦,善言、开口、上缺特性的都属兑。宇宙万物的八种属性在人体:乾为头为肺为骨五行属金,坎为肾、膀胱、血、津液五行属水,艮为脾、胰、乳房五行属土。震为肝、四肢、筋五行属木,巽为胆五行属木,离为目、心五行属火,坤为腹、胃五行属土,兑为口为大肠五行属金。

八卦错综形成六十四卦。上坎下离,坎为水,离为火,水加于火、心交与肾则“气”化成,酣然入眠,卦象既济。上离下坎,坎为水,离为火,水火失交、心肾不交,气化不成,难以入眠,卦象未济。其他八卦错综形成之卦象来说明人体脏腑功能状态并以此指导用药,疗效显著。

以既济为例, ‘水’加于‘火’既济,‘气’化成,津液上乘于口。中药分辛、甘、淡具有发散作用的为热(阳)性药,酸苦咸寒涌泄(阴)性药。阳性药加在寒凉之病(阴证),气就化成。同样阴性药加在阳证(实热证和阴虚发热病),气也化成。 ‘气、津、液’的概念,‘水’加于‘火’是为‘气’;‘阴’为里、内、水、寒、夜、下等,‘阳’为昼、火、热、燥、上、天等。‘阴’加于‘阳’是为津,‘阳’加于‘阴’是为‘液’。‘津、液’渗入血管为‘阴’。血液渗于组织即为‘阴’。五脏六腑,五脏藏而不泻,六腑泻而不藏,藏泻平衡则‘阴’平‘阳’秘,是为‘平人’,医者明斯理,天下人同登寿域为期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