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术莫用
武术不是简单的花拳秀腿,它不仅可以强健身体,还可以明心见性。这本书中的拳经解释很详细,还有很多的练功心法,对于喜欢武学的人士大有益处。
《逝去的武林》《武人琴音》《高术莫用》是徐皓峰的武术纪实三步曲。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历史、自己的精彩。经过作者加工后的民间武学前辈口述史情节跌宕起伏,丝毫不亚于金庸的武侠小说。
这本《高术莫用》三分之二都是武学大师薛颠记载的形意拳拳谱(薛颠是北方武林大豪李存义弟子)。
象形术与形意拳同源,薛颠将象形术创立的时间定为上古先民发明文字、创立八卦同时。薛颠强调象形术不是寻常武术,是“古圣之喻言”。喻就是谕,皇上的话叫圣喻,象形术比皇上圣论理还尊贵。象形术简洁高雅,没有跳高折腰的耍弄,是自然的手舞足蹈,不受场地、服装局限。
薛颠的徒弟卢克捷对薛颠的描述是:“所谈皆易理易数,所演皆象势象形,全革花势浮文之俗套。阐扬禅理,发为武术,学者一经指授,莫不洞明窍要,不但能锻炼身体,且可由此明心见性。”
中国的道家、佛家各有一部《参同契》,道家的《参同契》是汉代魏伯阳所作,以周易和丹法相互参照,佛家的《参同契》是唐代石头希迁所作,以万物相互参照。
石头希迁是六祖慧能的小徒弟,在慧能死后,一天梦到自己和慧能同乘一只大龟,游入深池。此梦令他作了此文。
文中"回互不回互“一句,说万象都是佛性的变化,万象如树枝,佛性如树根,千条万缕总之是一个根源;万象虽都是一个根源所变,但成形后又各有各的功能,比如人的左右腿分别迈步,才能走起路来。
万物本同源——是回互,万物自有功——是不回互。参究”回互不回互“,便是禅法了。明心见性,是见到自己与万物同根同源的,石头与六祖同乘大龟,便是此喻此理。
众人与佛祖也是一个根源,不过众生没有觉悟,佛祖觉悟了。佛法不是佛发明的,而是世界的真相。禅宗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
禅宗直接向你指出了佛性,原来成佛是顷刻而成的。但人的习气太重,喜欢求繁琐,不喜欢简单的,越神秘越相信,人生就是一场舍近求远的游戏。
石头希迁的《参同契》探索万象与佛性的关系,借具体事件来明心见性。象形术的五法八象,十三组动作之间相互兼容又彼此独立,正是”回互不回互“的关系。
象形术上溯道家,中通禅宗,薛颠将其定为道艺,不是武艺。将拳术划分武艺道艺,是薛颠的惊世之举。
”心意象形任性行“一句,表明了象形术的渊源。形意拳又叫心意拳,象形术是形象拳的变种,两种拳法的核心都是九要八论。
桩法入道、抻筋拨骨:桩法是形意拳、象形术的基本功,是站立不动之法。桩法是慢性锻炼,不但锻炼肉体,还可以呈现心灵。上品功法简单而效果快,中品功法巧妙而效果慢,下品功法繁琐而很难有效果。
“五法”(形意拳的五种功法:飞、云、摇、晃、旋)与阴阳五形、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相契合。
”八象“(龙、虎、马、牛、象、狮、熊、猿)用的是先后天八卦合一图,此图装上了先天八卦、后天八卦、太极图、五行生克之理、八种动物,将各种不同的理论体系合成一体。能理顺这些关系,便掌握了象形术。
记述看似简单的功法中,却蕴藏着深刻的道理。书中的拳谱基本都看不太懂,但作者都做了详细的解读,即使能看懂了,除非悟性极佳之人能看拳经习练,一般的人都是需要在师傅的指点下习练的。何况最简单的基本功更是需要时间的积累,通过自身的体悟才会有效果。
看完这套书对这些已逝去的武学前辈的德行和技艺充满了敬佩之情。